作者:张蒙蒙 来源:嘉会读书微信公众号
提笔已经是2017,距离2012年我进入齐鲁工业大学学习已五个年头了,忍不住感慨,时间啊,好快!细回味,入校至今,我养成且至今仍在坚持的一个习惯可能就是读书了,这里要特别感谢老师们的指点和帮助。
我所说的,读书是一件“小”事,并非指读书不重要,而是说读书应该像我们吃饭、睡觉、上网、聊天一样,成为生活中之必不可少、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一个习惯,一种依赖,一份陪伴。未读书之前,实在无须想如何读书,只管读就是。
我要把我的读书体验,不能算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引起些许共鸣。
一是批判的精神,独立的人格。
读书多了,见识阔了,对人对事自然会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换句话说,读书恰恰是为了养成批判的精神,树立独立的人格。诸位试想,任何国家、社会、民族,其制度和风俗等的改良,以及个人的进步,不都是由批判而肇始吗?这种批判的精神,不是愤青,更不是完全的否定,而是对事物本身的思考与发现。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度过的(苏格拉底语)。当我们遇事能够坚持深入思考,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你一定会发现,你已经不盲从、不轻信于他人,你已经拥有一个不受人惑的独立人格。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有句诗“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翻译过来就是,“如今我们回来了,世界便不同了”。有独立的人格,就会有独立的民格,我想,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我们是不是也该记住这样一句话,如此,才能有梦可寻、有路可走。
二是传承与创新。
书本上的东西,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古人的创造,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如果想要尝试新的发展和更大的进步,我们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看得更高、行得更远。
曾有篇文章讲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在我看来,读诗是为了那一刻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是为了让生命更加丰满,人生体验更加深刻。不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还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论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还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总会有那么一句诗贴合此情此景此意,与此刻的我们寻得一份共鸣和寄托。
中国人偏好感性思维,西方人偏好理性思维。也许正是感性思维的偏好,使得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极为发达,并形成了抒情的传统,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永远的烙印。而这些,恰恰都保存在书籍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体味,去传承,更去创新。
读书的快乐大概就是“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今生的故事不会再改变,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若余生有书可读,有书常伴,也是一大幸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