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以后,过年越来越辛苦了,过年就是过关。
应酬越来越多了。各种聚会接踵而来,同学、同事、同乡和亲戚聚会越来越多,有些聚会是必须参加的,比如初中、高中、大学同学的聚会,很多外地朋友回来,很多人多年未见面,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共叙友情。有的聚会是要推脱的,比如带有功利色彩的,为了互相巴结的,还有就是为了喝酒而喝酒的,这些活动尽量推辞,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工作越来越忙了。越到年底,工作越忙,各种检查、会议、汇报很多,还有看望老干部、贫困户、在一线值班的职工等等。在县里工作时,一直要忙到大年三十才能松口气。
家里的事也越来越多了。年底了,得琢磨给长辈们买些什么礼物,给孩子买点什么玩具,一大年了,都得去问候下。白天没时间,晚上抽空去,尽量在年前把功课做完,这样就可以安心过个年了。
成年以后的年,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前些年,生活很简单,物质不富足,过年吃好的,穿新的,看春晚,逛花灯,感觉特别新鲜。现在不一样了,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高档消费追求不了,基本消费肯定没问题。过年了,没有了新鲜感,也没有了年味。
时代发展了,过年却没有与时俱进。如果说春晚是过年的一个创新的话,那么这么多年,再没出现任何和时代相关的过年方式了。
大年三十抢红包算不上创新。抢红包任何时候都可以,也是一种过度追求物质话的生活方式,谈不上文化品味。
这些年,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冲淡了年味。前些年,圣诞节和过年抢戏,年的边际效用递减了。
还有,年的文化之所以打造得不够,因为社会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感情气息越来越淡了。过年一年就一次,商家如果刻意打造它,成本很高,也不一定成功。当年春晚的出现,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果。如今,年的文化本来应该在互联网时代有新的升级,正因为缺少了物质利益的驱动力,才导致了几千年的雷同。
5g时代要来了,手机互联应该创造更好的文化。大家成天看手机,不妨改变文化从这里开始。
八十年代,过年大家追星。现在,人人都是媒体,都是终端,都是明星了。不妨给每个人一个平台,创造更好的年的文化,让每个人都来展示自己,让每个人都成为明星。
成年之后,更多的是责任,是取悦老人和小孩,是让别人更快乐的过年。年过得挺累,但因为价值得到认可,也挺快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