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典当岁月
格桑花(图片来自于好友木槿) 玛尼堆上飘扬的风幡(图片来自于好友木槿)我有几个朋友,在高度缺氧的青藏高原行走,吹着来自唐古拉山口的嗖风,抬头可见蔚蓝的天空和巍峨的雪山。玛尼堆的风幡在耳边响起,格桑花开遍路边的每个角落。他(她)们是一群可爱的赴藏志愿者,在高山之巅做着令人钦佩的工作,和老一辈一样将青春绽放在那片广阔的大地。
2016年的5月,大多数同学们都沉浸在毕业的狂欢和离别的伤感之中。有人天天应酬饮酒为乐,有人在网络游戏中与天涯客华山论剑,有人在海量的求职中投出一封封自荐信,也有人做着不一样的事情。他(她)们立志去西部,为了一个缥缈的向往,也为了一个做不醒的梦。
在五月报名后,经历资格审查,面试,复试筛选。7月底他们终于能踏上那片佛教圣徒的领地,去靠近触手可及的天空。坐火车从郑州出发,途径西宁,转乘飞机,在拉萨机场落地。
朋友说刚去的时候高反很严重,难受、恶心,有人因身体不能适应被迫返回。抵达拉萨,除了克服高反所带的不适外,还要适应高紫外线的照射,昼夜温差过大所带来的不便,还有时差所导致的生物钟失调。在拉萨进行一个多星期的集中培训,全封闭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美丽的布达拉宫和熙熙攘攘的八廓街一角天空隔开。
准备晚会节目的藏族小姑娘(图片来自于好友木槿) 林芝的桃花(图片来自于好友木槿)培训结束,所有人都分好了单位和工作地点。朋友们的运气不错,一个被分到拉萨,一个去了素有藏上江南之称的林芝,《西藏密码》中犬神藏獒的出身地“墨脱”就在这里。只有一个后到的朋友被分去了条件最艰苦的那曲,听说那里的平均海拔有4500米,平均温度也仅有—2.1℃。
先说说去了林芝的那个朋友吧,大学期间一直很优秀,成绩优等,大一大二是学生会干部,大三是学生会副主席,典型的女中强人。在拉萨培训结束后,与同事坐汽车在惊险刺激的悬崖山路上经历八个半小时的折腾终于到了目的地。
好友(怕被打,只放了背影,天很蓝) 2016年10月的第一场雪(图片来自于好友木槿)这两年的朋友圈里少有抱怨和堕落,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与藏民深入接触,面对一张张红扑扑的脸,心情也是极好的。10月的林芝迎来了第一场雪,渐入冬季。朋友在朋友圈里说:现在过得很惬意,很享受这样的生活状态。
两年的签约结束,前几天我问朋友是否要回来结婚,朋友说目前没有回来的打算。也许那片天空有着一种魔力,可以在束缚一个人的自由时,同时放飞他的梦想,洗刷灵魂。
再说那个去了那曲的朋友吧,这个真的是女汉子。大学野外地质实习时,2400米的尧山,朋友脸不红心不跳的和我们这些男生在前面带路爬上山顶。她喜欢摄影,总是单着一个单反记录生活的美丽瞬间。毕业后,扛着相机,一个人或结伴跑遍了沿海的城市,也在遥远的黑龙江雪村留下身影。
在那曲的艰苦是可以想象到的,半农牧的生活,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冷并没有让她畏惧,相反她把这看做一种冒险,一个人徒步穿越小型沙漠,在空无一人的荒野坦然自拍。
西藏的签约结束后,她选择了旅游。一个人从西藏跨越国界到了尼泊尔,在哪里滑翔跳伞,在佛国中流连忘返。然后是途径孟加拉国到了印度,在阿三的土地上见了不一样的葬礼仪式,在恒河边体验印度人对神的虔诚。之后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之旅更加丰富多彩,因为朋友圈设置了三天权限,现在仅能复述这些。
相比于他(她)们的选择,甚是惭愧。西藏是十多年前的梦想,自从大一读了十来本西藏佛学、小说、游记之后,就深陷其中。每每与友人聊起都是一声叹息,有时是手头拮据,有时是感叹时间不足,其实说来就是缺乏勇气。
做事总是犹犹豫豫不能定论,顾头顾尾约束了自己脚下的路。就像6年前的志愿,一时犹豫不决错失与草原的相会。说来也是奇事,每每有与理想接近的机会都会错失交臂,害怕了太多主动人带来的失望,让自己畏缩在不知名的角落,默默无闻度过这大片的岁月时光。
原创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