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每天拥有同样的一千四百四十分钟,一年约八千多小时,如同手握同样的资金做本钱,如何使用,则各不相同。如何令其增值?能够摆脱时人的焦躁,打开视野之门,便是成功的投资。“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朝于谦已经告诉我们:读书吧,可以获得心神宁静,心无杂想之境。
时已年末,盘点一年来读书收获。不重数量,只谈感受。这一年读书涉猎类型有所改变,从中国古代经典堆里探出头来,阅读一些国外文学大家的作品,尤以毛姆的作品为多:《人生的枷锁》、《刀锋》、《面纱》、《自传》、《毛姆读书随想录》;几本现当代中国作家的散文集:汪曾祺、沈从文、余秋雨等(周国平、阿城的散文填补闲暇未看完整本);另有几本描写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状态的作品,以及带领书社学生阅读的书,不再赘述。
徜徉书海,心游万仞,“在方寸间,周天地所”。不需要太大,一张小小的书桌,可以承载读书人此时“不可与人道”的快乐。书本很小,心灵世界很大,身在方寸之间,精神已遨游天地。在别人正汲汲于眼前的蝇头之利,困扰于明日未到之烦,“阅者”已如“透网之灵”,成为精神上的“悦者”。
要不要专心读一本书?笔者谈谈个人体会。当书籍批量而至,如同美食瞬间涌现,多么想一口吞下。迫不及待地想看,怨读书速度太慢,嫌某本书太难,那就同时打开很多本,想看哪本看哪本?这样做的后果是,只略识其表,未解其味,已然搁置,可能再会无期。
时间充裕时,同时看两三本书完全可以,可以增加读书乐趣。但,不是“见异思迁”频繁“换口味”的理由。毛姆说过,只要打开一本书,就一定要读完。读书与做事是同样的道理:养成潦草粗率的习惯,获得的只能是浮光掠影浅表收益,也就是到过“门口”。没有“升堂”,何来“入室”呢。
因此,专心读一本书,即使不是“深耕”,总会有不错的“收成”。
如何“榨取”一本书的养分?就状态而言,就是要“走进去”,最好能够与书中世界“浑为一体”,获得心流。好状态,是饥渴,是愉悦,是享受。可以有意着力培养,日久可得。
阅读一本书,不可流于“看”,尤其是文化、理论类书。例如,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如果像看小说一样,就会是“到此一游”的效果。书中介绍的古代哲学流派,虽早有听闻,却不够系统的知识,引用的文本大多颇为精彩,也需要“住下来”,细心品读。这时候,即时贴等彩色纸条,就可以派上用场——当时的想法或疑惑,记下并贴附书中,利于日后查阅。
为读过的书留下永恒的印迹,最好的做法是——写书评(或读后感)。对书中的内容、思想,以读者角度加以评述,是个吃功夫,见功力的事。这个过程也可以检验读书吸收效率,如果少了状态,没有思考,漏掉必要的笔记,这个“永恒印迹”是不能实现的。
关于读书,毛姆说过,就是喜欢读,享受读书过程。书里的世界很大:可以“看见”古今中外沧海桑田之变;与最伟大的智者“交谈”;让我们视通八极,活出几世人生。然,行事有方,读书亦有道,乃是“方寸间”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