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对联
古风为继 杰构是图——赵继杰诗联印象

古风为继 杰构是图——赵继杰诗联印象

作者: 曾联惠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21:21 被阅读714次

    (收入《丹桂五枝年并少——当代联坛青年五人作品集》,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曾小云

    知道赵继杰的名字,始于网络。在征联揭晓名单中,频频见到他的名字。第一次当面见到他,是2012年6月一同出席河南省商丘市清凉寺楹联征集颁奖活动。让我大感意外的是,继杰竟然是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中学生,当时就对他佩服不已。分别时,继杰特地馈赠我碧螺春茶,又感动于他的明礼重情。后来,他考上了我省的一所大学。两个月前,继杰找到我,告知他和其他几位青年诗联同道合作出一本集子,想让我写篇赏析性文字。我既为他如此信任我而感动,又觉得难以胜任。一来,在我认为,此类文字不是普通人能写的。我不是名家大家,实在难以为集子增光添彩;二来,我自己的诗联创作水平也不高,且为别人书稿写点评也是从未曾有之事,深恐写不好。但考虑到继杰这么信任我,我也可以借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故应承下来。

    通览继杰诗词、楹联,从题材的来源来看,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命题应征,一类是自抒性情。当然,这只是大致分类。学生的身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继杰写作的取材,无论是应征命题,还是自抒性情,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通俗点说就是“无病呻吟”。我这样说,绝无丝毫贬损之意。其实,“无病呻吟”最早出现在辛弃疾的《临江仙》:“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本是一句抒发情感的词语,后来才成了贬义词。有人认为,艺术来自于敏感与无病呻吟,一个有情感的人,必然会无病呻吟,阿猫阿狗只会有病后才呻吟。我深以为然。“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恰恰符合创作源起和创作过程的规律。一个学生,一个初学写作者,在生活阅历和创作经验都欠缺的情况下,要掌握诗联格律等形式的东西(即“赋新词”),自然要找到一种寄寓于形式的主题或者内涵。这个主题或者内涵很多情况下就是“愁”。愁,无论是乡愁还是其他什么愁,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流淌在血液里,出现在课本里,千载传承,多年濡染,纵然心上无愁,也不妨碍笔下说愁。

    继杰的诗词,相当比重的作品,包括自抒性情的作品,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成。检索继杰诗词作品,直接出现“愁”字凡4处。七律《信州夜叹》:“年少未经尘世苦,蹉跎愁叹事无成”,七律《酒后有怀》:“愁心退扫雄心外,不负年华望建功”见年华流逝,欲取功名之愁,古风《夜行信江》:“水远山长又一秋,秋风容易惹人愁。”“梦断长杨恁可怜,闲愁几许送残年”见感物融愁,与天地共愁然之愁。此外,在未着“愁”字的诗词中,也表达了浓浓的愁意。如这些,都体现了一个青年学子特有的善感。在“强说愁”中,继杰熟谙了七绝、七律、小令、中令、名胜联、庆贺联等各种诗词楹联样式的格律和作法,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在各类大赛中屡有斩获。

    继杰的诗词,大多表达一个知识青年的情趣志向。如七律《自嘲》:“层楼倚处晓风寒,心事踌躇不复言。近瞰群山遗世外,遥看四野入帘间。年华愧许甘丞相,意气犹投霍景桓。欲吊前贤偏异代,明湖栏外一青衫。”颈联用典,大有醇厚之味,可见其书生风貌,胸有不平之气。七律的对仗,如《近生日有感》颔联“二十年来攀杏桂,八千里外起鲲鹏”,《忆卿卿》颈联“梧叶黄来多瑟瑟,梅花谢了为卿卿”,《兰亭咏怀(二)》颔联“斯趣斯人斯韵事,一觞一咏一兰亭”,均属对工稳,畅达流美,可见性情,我很喜欢。《夜行信江》是继杰写的第一首七言古风,我的第一印象是“笔法纯熟”。其小序有云:“是岁辜月上弦,余一人夜行于信江江畔。举目四顾,浅月如钩,继而已逝。寒风瑟瑟,江水沧沧,心中惆怅之情感景而发,遂作古风一首。”故此诗并非完全“强说愁”。诗作语言清丽宛转,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生等的思考,亦有明月寄相思之意。从中可看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子,显出作者深厚的诗词积累和素养。当然,问题是存在的,全诗表达的基本上是旧思想旧感情。《破阵子·生日遣怀》:“枕上一壶浊酒,心中三尺青锋。铁笔铿锵说恨事,豪情恣肆斩长鲸,春秋一笑中。    往事东流逝水,韶光北去孤鸿。本是诗文懒散客,偏向功名大醉行,茫然问此生。”借生日抒发人生感悟,豪放中有沉郁,有苏东坡、辛弃疾之风。尤其喜欢上下阕开头对仗。自然,表达的感情依然偏于古气。

    综观当今联坛,限于目力,我尝试大致分成三大派别:复古派、应征派、老干派。三大派别各有特色,又相互影响与融合。复古派以清联为圭臬,追求风格古雅与属对工巧,强调对联的文学性;应征派主要以征联大赛为创作舞台,强调对联的实用性;老干派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强调语言的通俗性。它们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复古派的一些作品几乎每联言必称琴棋书画诗歌茶酒花风雪月,离开了这些词就几乎做不成联,看不到人间烟火当代生活当代人感情。应征派的一些作品一味迎合主办方和评委的口味,甚至沿袭获奖作品的风格和句式,缺少个性和创新。老干派的一些作品内容太时事化,语言直白无味、流于标语口号,欠缺文学性。我认为,三个派别应该抛开门户之见,互相靠拢,取长补短。复古派应多向应征派和老干派学习关注社会现实,从玩弄风雅中走出来,大胆用当代语言入联;应征派应多向复古派学习如何跳出别人的窠臼和俗套,自出机杼,融入自己的个性和灵性;老干派应多向复古派学习遣词文雅、属对工巧,增强对联的形象性。

    令人可喜的是,综观继杰的联作,内容广泛,各具面目,融汇众长,少有以上三大派别的缺点。既有“落笔未能全俊逸,拥书亦若顾风云”(学书感)、“欲隐江湖闲饮酒,不言贫富乐栽花”(偶感二)这样的性情联,随感而发,不见雕饰;又有“世上烟波皆有主,山中风雨不知年”(鄱阳风雨亭)、“天岳鉴冰心,将地税精神,昭于众目;涓流丰宝库,把通城雨露,洒向民生”(通城地税局)这样的应征联,合乎气象,见乎文辞。既有“谈笑见鸿儒,久慕风仪,妙笔神来生气象;诗联同逸趣,相逢吴越,奇缘天定是师徒”(与恩师太品先生)这样的题赠联,温文尔雅,以情以景御笔;又有“椿柏登堂,寿之北海;梅兰酌酒,祝以南山”(贺孙登兰老人九十大寿)这样的喜庆联,藏有机巧,亦显得大气厚重,合乎祝寿的吉祥祝福。既有“云水一亭,平分沧海;风烟万籁,坐对青山”(黄州快哉亭)这样的风景联,苍茫大气,短短两行文字,立见胸怀海岳之势;又有“宦海化鹃啼,馆我何妨蕉有泪;他乡托月照,福民岂独柳招魂”(柳州柳侯祠)这样的怀古联,情感真挚纯朴,借物以喻人,更见对柳侯的追吊之情。又如挽联类:“公本风流人物,文武著馨香,记汉水当年,墨倾四字;吾虽浅鄙书生,感怀思孟老,痛京华那畔,鹤驾九霄”(敬挽中楹孟繁锦会长仙逝),肯定孟公的文武馨香外,又抓住曾与自己的交际,联语顺势而下,值得一读。内容不同,多能体现当行本色。个人尤其喜欢以下几联。五丈原联云:“磊落自千秋,忠骨长存,隐隐风云连太古;雄奇何五丈?峰峦并峙,苍苍气象寄余思。”抛开人物具体功业不谈,着意营造一种苍茫高古的意境,引人遐思,饶有余味。自题联云:“守几分真,与山与水;得一点悟,亦蝶亦鱼。”语言质朴自然,足见真性情。贺刘婉姐大婚之喜联云:“佳日引鸾和,嫁一女如得一子;良缘歌燕尔,偕百合必到百年。”得喜庆联写作的真味,将喜庆氛围烘托得非常浓烈;二分句运用散句句式,很是独特,且重复数字,甚是巧妙,令人耳目一新。古人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继杰的文字大抵如此。

    作为在校学生,继杰能诗联兼修,且能写到这个水平,已经非常非常不错了,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复兴后继有人。我在他这个年龄还刚刚入门。当然,继杰的诗联还有一些初学者必然存在的问题。作为同好,我提几点建议:题材和视野可以再拓宽;内容上尽量增加当代生活的气息,表达当代年轻人的感情;自觉追求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另外,一些名胜应征诗作,如《过问津书院》《过黄鹤楼》,如果未亲临吟咏对象,以“过”为题似有不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功夫在诗外”,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

    继杰出书了,自然应该表示祝贺。很遗憾,我自己却没有出一本诗联集子。记得古代某位诗人出诗集非常严格,自己一删再删,保留精品才罢休,并不忘声明别人不能将其应付之作收入其中,否则要打人。我们今人也要有这种精品意识。我想,继杰等年轻诗人的诗集出版,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可喜的事。可贵的是,他们都还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信他们会把精品当作自觉追求,更加勤奋,不断创新,在诗联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期待他们有新作出现并结集出版。相信他们的作品必会更上一层楼。若干年后,他们再翻阅这部初阶作品,一定会感慨良多。

    初次点评他人诗联成文,拉拉杂杂乱说一通,或许离题,还望见谅。最后赠给继杰一副嵌名联:“古风为继,杰构是图。”表达对继杰和其他4位青年诗联才俊的鼓励和期盼。

    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

    第三课:用这一秘笈,曾老师不止“八大山人杯”征联获奖

    第二课:  “东方太阳城”征联,曾老师是这样写太阳神殿对联的

    第一课:玉田寺征联这样写,可以大大增加获奖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风为继 杰构是图——赵继杰诗联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xk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