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作变现,课没少听,书没少看,字没少码,却总是雾里看花。兜兜转转了一年多,循环往复于:听课——阅读——写字——自我怀疑——放弃——再听课……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魔咒”,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个人就是卡卡老师。
卡卡,知名媒体记者、作家、编剧,2018年有书智库年度达人。作品有:推理小说《雕题国的宝藏》,和编剧的动画片《冰雪冬奥村》。
2019年有幸参加了卡卡老师的写作进阶课,收益良多。我的收获主要有两点:信心和方法。
1. 信心。
不得不承认,对于写作,我一直心存疑虑。两个疑问,一直在我的脑海盘旋。一是,我是零基础的小白,有可能写好文章吗?二是,错过了讲书稿的大风口,写作现在还能变现吗?
在写作中,思绪混乱,拎不清重点,卡文,稀松平常。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就会占据上风。它会不停地游说我放弃。这是我反复开始,重复放弃的主因。
通过卡卡老师的课,我信心满满地找到了答案:必须能!
没什么比事实,更具说服力。在课程推进中,我看到,不停地有小伙伴们上了青云计划,上了有书,上了收稿的公众号。
同样听老师的课,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可以?
是的,大风口确实错过了。现在大平台都收缩不收稿件了,而且稿件的价格一降再降。但是,还会很多的小风口遍地开花。只要打磨好基本功,写作变现绝对可以实现。
而且,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错过了这一次的大风口,难道还要跟下一次的风口擦肩而过?
2. 写作方法
听了卡卡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我对写作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写作,并是不随便写的。它有必须遵守的规矩。
写作最基本目的是,传播信息。这里涉及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文章要让读者能读懂,二是要让读者愿意读。
如何才能做到?答案是:结构清晰,有对象感,文字简洁,素材贴切,思想有深度。
一、结构清晰。
卡卡老师说,学会金字塔结构,能够通吃90%的稿件类型。
金字塔结构中,中心主题,是各个分主题的概括;分主题是中心主题的解释和说明。各分主题之间,是横向或纵向的联系。横向联系,说明主题的广度;纵向联系,说明主题的深度。
说实话,一开始我不太相信。
但是,当我试着用金字塔结构去拆解文章和书籍时,我却惊喜地发现,我能迅速地抓住重点了。抛开内容的正确性不说,我能一眼看出,其逻辑是否合理性。
知道了金字塔结构的好处,我又开始担心自己不会用。
但是,卡卡老师的一番话,戳破了它高大上的表象,直击本心。他说,这种结构,我们人人都会,天天都在用。写作时用,主动搭建这种模式,只不过是将我们大脑中隐性的逻辑显现化而已。
不相信?想想你小时候淘气,脏兮兮的回家时,你父母是怎么说的。
小朋友应该爱干净。(中心主题)
爱干净的小朋友,招人喜欢。(正说)
不爱干净的小朋友,没人喜欢。(反说)
看你这脏样,没人喜欢你。(结论)
妥妥的金字塔结构啊……
二、有对象感。
简单说,就是明确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你是想跟人说理,还是想要煽情?
这就像在职场中,对于同一项工作,老板和下属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老板关注的是结果,业绩是否达标,有哪些实际的困难,下一步的计划等。而下属关注的是细节,需要做的事情,特别注意的重点,被给予职权和资源等等。
不同的人,关注点不同。只有呈现与读者相关信息,他们才会耐心地读完。不然,费老大的劲写文章,就图个自嗨?
三、文字简洁。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社会,谁会愿意花十分钟,看三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短句更有力量,动词能让文字更加鲜活。
四、素材贴切。
积累的素材多,当然是好事。在素材有限的情况下,学会灵活使用更重要。
以西楚霸王项羽为例。
刚愎自用,自毁前程的,是他;
侠骨柔情,英雄气概的,也是他;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还是他。
素材不合用时,与其生搬硬套,不如吃透一个。
五、思想有深度。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要提升文章的深度,需要个人有足够的积累。但在听了卡卡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原来主题进阶也是有套路的。
知识的分享,没有高低之分。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认知是不同。同一个,不同阶段,认知也不相同。
以“我”为主,学会书中的方法,很好。
若能从书中,认识到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更好。
若是从方法论中,认知到对人生,对生命的意义,好得不得了。
总之,学习了老师的写作提高课,提升了我的写作信心,指明了写作方向。
我能清楚地定位现在的位置,也能看到未来的方向。
我相信,只要不畏惧,不彷徨,跟着老师的节奏,多写,多想,多问,胜利就在前方!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