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转成了秋寒,夜里又被秋寒入侵了头部。昨天头疼了一天,除了不得已的考试,什么也没做。昨晚,回到了宿舍。宿舍很温暖,也有很多伙伴,呆着,很幸福,也很快乐,头疼也忘了。可最后还是回到了外面的住处,与秋寒相伴。学期初选择了离开宿舍,不是因为宿舍有多么不好,而是因为它太过安逸了,安逸得让我忘乎所以,终日不知所为。选择外面,我很明白,那不是一个美好的地儿,我会冷也会寂寞的。可是,与其在安逸里空虚,不如在寂寞里充实。
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贞节的烈妇,为了一块飘渺而虚无的贞节牌坊,死守长夜的寒冷与寂寞,放弃生命里本该有的快乐与幸福。也许也像佛祖释迦一样,选择了离开安逸而舒适的生活,只身跑到深林里,忍受精神和物质的苦行,只为了领悟这个世界的真谛。而我所追求的是一块贞节牌坊还是真谛?
佛说:人生皆苦。看过一本书,叫《寂寞圣哲》。它讲了,老子青牛西出函谷,一个苍老的身影在华夏之外的夕阳里漂泊。它讲了,孔子轻车拂尘在春秋路上,其中味谁解?然而圣哲寂寞吗?人生之苦因欲而生,欲又因我而起。禅语所言的空之境界,说的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内在的自我。空的最高境界不是世界是空的,而是自我的不复存在。假如说,自我已消失,那因我而起的世界安在,因我而生的欲又何存,人生无存,苦从何来?自我的不复存在,这种境界除了佛祖还有那些圣哲,古往今来,谁曾达到过?
曾经寂寞过,也孤独过。长期一个人生活的人也许会有一种感觉,当那种感觉袭来,眼泪常常不自觉的沿颊而下,心中只有一股莫名的悲痛,压抑着达到了最高峰的对他人的渴望。那种感觉很可怕,除了实现不了的渴望,就是悲和伤和哀和痛和苦,但也很有诗意,否则如何会有李清照的“莫道不销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诗人喜欢寂寞,因为巅峰的情感体验往往对应着巅峰的作品。而我不是诗人,也不想为诗人。
寂寞的感觉真的很可怕,当它袭来,什么事也做不了,只会一味的煽情。逃避它只会纵容它更猖獗的袭来。我不禁问自己:“我为什么寂寞?”每个人都会寂寞,但寂寞常常发生在一个人的时候,两个人时我们往往是在描述寂寞而不是在体验寂寞。有的时候,身在人群中,而寂寞更甚,为什么?扪心自问,虽在人群中,你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感情的体验是自身的,只与自己的认同有关,而与环境无关。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或者身边有人,而不认同时,寂寞才有可能。
那如何不寂寞?寂寞的时候认同身边的一个人为伙伴即可。身边无人,那找本书,认同作者为伙伴,与之对话。假如谁问我一个人生活寂寞吗,我定会回答:“不,我不寂寞,一个人有许多事可以做。可以学习知识,思考问题,也可以和先哲们对话探讨人生的真谛。”和书的作者对话多了,学会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慢慢的,甚至会喜欢上一个人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