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三到六岁缺少亲人交流与照顾,情感发育迟缓,之后的人生,很长时间里,在许多事情上,我都要比正常小孩反应慢半拍。
六岁来新家后的头几年,听母亲讲,我特别闹人,脾气又坏又爱哭。母亲最常举的例子是吃饭的时候,我不让哥哥吃菜,非说这是我家的菜,不给他们吃。母亲从碗里拨出小半碗给两个哥哥,我还是不愿意,觉得自家的东西不许给别人吃,哥哥就说我们不吃了,都给妹妹吃。母亲觉得我无理取闹,打了我,我委屈地大哭不止,直到堂姐把我抱走,我还不依不饶,在堂姐怀里扑腾着哭喊着不让哥哥吃菜。这件事我隐约有一点印象,只记得我哭的时候,堂姐把我抱走了,为了什么事,我已忘记了。现在想来,我才是那个外来者。不过,从我清晰的记事起,我几乎没和哥哥争过任何东西。总是烙了发面饼,哥哥先吃。看电视剧,遥控器也永远在哥哥手里,可见母亲教育的成功。母亲也常以此自夸,得意地说,你小时候一点教养没有,都是我把你教好了。
人情世故我懂得也很晚。印象很深的一件事,那时我大约十岁了,甚至更大一些。村里是常常有外村人骑了三轮车或自行车(车后座两侧各一个大铁筐)来卖菜。是个夏天,有人骑了三轮车来卖菜,母亲和二娘(二伯母)问了价钱,大概是六毛一斤,她们觉得贵,没买。过不多久,又来一家卖菜的,母亲问多少钱一斤,那人说五毛,二娘说,刚刚有个来卖菜的,一样的菜,才卖四毛钱,你家咋真(四声)贵。母亲接着说,就是呀,你的菜真贵,谁买嘛,干脆便宜点,四毛一斤,我们俩都多买点。两人一唱一和,卖菜的人犹豫着。母亲和二伯母边说边开始拿菜了。我在一边听着,越想越不对。刚刚那个人卖六毛一斤,这个人卖五毛,分明便宜了一毛钱。我以为母亲记错了,大声提醒道“妈,刚那人的菜卖六毛一斤呀。”母亲狠狠瞪了我一眼,卖菜的人听了骑着车走了。母亲的菜没买成,脸色很难看。二娘的脸色也难看,两人一起埋怨我不懂事,不会说话。我心里直纳闷,我没说错话呀,明明是她们记错了。怎么怪到我头上了。我想起有次偷吃西红柿被母亲打,母亲说,小孩子不许偷东西不许撒谎,母亲自己怎么说起谎来了呢?很多年里,我没想明白这件事。
这样的错误,我犯过很多次。都是觉得母亲说错话了,或者说的话和发生的事情不一致,直接指出母亲的话不对,让母亲在人前失了面子。为此,母亲没少训我。
直到初三,我十四岁了。有一次忘记因为什么事,家里买了很多好吃的(零食)。二娘家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堂姐来我家玩,我兴奋地说起这件事。话刚出口,母亲使劲瞪了我一眼,我马上闭了嘴低下头来,不敢看堂姐姐的眼睛。那一次,我明白了母亲的眼色。我知道,母亲不希望我说出口的话,是不想让堂姐知道家里很多好吃的。母亲当然拿出了一两样东西给堂姐姐吃,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了,堂姐很乖巧,也懂事,什么也没说笑呵呵接过了母亲递给她的苹果。现在想来,也不能完全怪母亲,母亲确实小气,但那个年代生活不容易,尤其是家中遭遇变故,境况大不如前了。
这件事大概是我成长的标志之一。我开始逐渐了解到一些大人的世界了,再也不像从前一样,童言无忌。
不过,在学校,我依然很笨。
小学的时候,有那么两三个小伙伴总是处不好关系,会打架。记得有个很厉害的女孩,个子比我高,相貌很凶,皮肤很白,经常和我吵架。我性格直,嘴又笨,很容易火气就上来,我们两个好几次打得不可开交,彼此的手上脸上都是深深的指甲印。有次,她还把我的鼻子一拳打破了,流了很多血。但是,有些女孩子,就会和所有人关系很好,成为大家拥戴的孩子王,我从来都没做过孩子王。小女孩们虽然年龄小,也会分帮派的,每个帮派都有一个领头的女孩,大家都听那个领头的女孩。我常常是两派中的女孩子都不和我玩儿。那是我孤独的童年。母亲为了这件事,常常对我表示不满,说我太独。看我放学没人一起,又会叮嘱邻居那个八面玲珑两派之间关系都好的女孩带我玩儿。那时候小,脾气轴,常常不领情。现在想来,小时候的我,大概有一点交际障碍。
初中三年,成绩都在中等,母亲气急的时候会说,你吊死到那里了,怎么动也不会动。那时候,我依然很少朋友,不过在邻村上学,小时候同村的伙伴们倒是融洽了许多,每天一起上学下学。
开朗了许多,骨子里还是自卑。路上遇到非同村的同学,依旧不敢打招呼。总是低下头默默走过去,或者把脸扭向一边,假装没看到。其实,心里忐忑不安,恨不得化作隐形人,祈祷对方没看到自己。这个坏习惯一直持续到读研,才改掉。以至于很多年里,被人说高冷,其实,是心里害怕。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打招呼。熟人面前,又有点人来疯,活泼的过分。
与人交际之外,恋爱方面开窍也很晚。我这样的人大概不会早恋,因为感情发育过于迟缓。
高中的时候,忽然好起来的成绩,让我觉得父母对我的态度也好了许多。为了这一点,我拼命学习,整个高中都很用功。高三,整整一年,都是那所不入流的高中的第一名。很多年后,遇到一个高中同学,他说,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你是疯子。我听了一笑。都过去了。至少现在的我,越来越好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人都是要恋爱的,是大二。想想有些人初高中早恋,我大二才意识到人要恋爱,真是够晚的。那时候,我身边的几个同学都开始恋爱了,有了男朋友。有次晚上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一个人一路走一路想,大家都恋爱了,大概,我以后也是要恋爱的。在这之前,我对未来的规划,都是一个人的。我对人生最美好的向往是大学毕业就工作,工作满三年,攒一点小钱,周游全国;看一看地理书上那些地名,现实生活里的模样。这个愿望后来当然没实现。我读了研。
大四的时候,有了人生中第一次恋爱。一个在火车上偶遇的男孩,现在想来,我真的很不靠谱。那时候对世界一无所知。那个男孩,我们谈了一年半,见面的次数有限,我在东,他在西,在陇海线上的两个不同城市上学。我从头到尾没有爱过他,觉得他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依赖他,也觉得父母可能会接受,毕竟,长得不错,身高正常,家境不错。他是典型的工科男,每天打电话的问话一成不变,总是问你今天吃了什么饭呀,你今天做什么了呀。我那时候特别任性,整个人也很生硬,我还不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他总是说,我和他讲话,不像情侣,凶巴巴的。我当时的心理特别奇怪,觉得谈恋爱仿佛是丢人的事。每当有朋友好心问我,是不是恋爱了,我总觉得像做错了事似的,很丢人,支支吾吾的。虽然不爱他,毕竟是初恋,还是会幻想和他结婚。那时候觉得,恋爱了,就是一辈子。
他虽然不浪漫,但是性格温和。分手数年,想起他依然会感激。他是人生中第一个当时觉得无条件关心我的人,包容我的任性与无理取闹,他让我的性格在乖戾生硬之外,有了一种叫柔的东西生根发芽。他大概也不爱我,他总是说,你应该多谈几次,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样的男孩适合自己。分手的时候,他鼓励我多去恋爱。我现在当然懂得一个男孩如果爱一个女孩,才不会分手鼓励她多多恋爱,即使明白他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依然感激他。在我青春的岁月里,有他陪伴,成长了许多。
我记得,他在电话里说分手的时候,我正在西南某高校的图书馆,眼泪直接喷出来,打湿了桌面。但我努力使语气保持平静,装作漫不经心答应了。一整个月都像梦游,不知道在干嘛。醒了和睡着没有区别。初恋就这样结束了。那时的我,真的是倔强呀!半点不通融。
半年后,我迅速谈了另一段恋爱,一个小我三岁的男孩。长得特别好看,有点像胡歌,会跆拳道,成绩很好。是我理想中的样子。恋爱后才知道,他比我还幼稚。母亲听说也不同意,觉得太小,怕他不会和我结婚。我受初恋影响,总以为人是要恋爱好几次才会结婚的。以至于后来,看到几个闺蜜都嫁给了初恋,生活幸福,在祝福的同时,止不住的感伤,每次都哭的稀里哗啦。
这段恋爱,很快结束了。不到两个月。
对性格改变最大的,是龙猫。我是他的初恋。他性格温和,总是波澜不惊,让一贯急躁的我,终于慢下来。他解开了我与家人之间多年的心结。他在知道我的身世后,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在与我相处时,潜移默化引导我,春风化雨,成效还不错。我能成为现在的样子,要感谢他。我对家人如今的理解,也要谢谢他。
在我们毕业的时候,见了家长。各种原因吧,我们没有走到一起。以至于到现在,看到有同学结婚,都会想起他,无限的感伤。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句当年作为qq空间签名的话,如今才体会到其中的苍凉与无奈。
前几天,有个大学同学结婚,与男友都是彼此的初恋。我点完赞祝福过后,无限怅惘。正在看的书也看不下去了,只好通过综艺节目缓解。临睡前,还是忍不住,哭了。哭了很久很久,总觉得此生再也遇不到一个人去爱了。在最好的年纪,最好的心态下,遇见最好的人。这样的爱情丢了溜了。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心境去爱了。
对于结婚这件事,我依旧反映慢半拍。我记得,和龙猫见父母时,我并没有觉得要结婚,总觉得结婚还要等个三五年。那么遥远的事。但我也记得,大学的时候,大我两岁的室友,和她的闺蜜,大二的时候已经计划着要抓紧找男朋友毕业结婚了。那时的我,觉得婚姻遥远到不能再遥远。就是后来恋爱了,也从未想过一两年内结婚,见父母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现在,我终于意识到该结婚了,却成为了一个人。母亲心急火燎,在她的观念里,女人无论多高的学历多成功的事业,如果不结婚,就是失败的。当然,没能生儿育女,也是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残缺的。我无法说服自己的母亲,我只是晚一点结婚,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能忍受每一次通话时,她对我的训斥。
前天,闺蜜打电话,说她四爷爷去世了,是童年时代对她最好的四爷爷,一生勤劳,没享过一天福,七十多岁还跟着建筑队干活。她的语气沧桑悲凉,使人听了忍不住泪眼婆娑。她说,她终于理解父母的担忧了;过两年,父亲就六十了,她依旧单身,让父母操心。人生呀,有太多无奈。我也渐渐懂得了母亲的焦虑,也明白自己到了结婚的年龄。却不会轻易去爱了。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也许,我在的时区本就慢半拍。
——2017.5.29 依烟于海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