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顾城哲思录—传统/1

顾城哲思录—传统/1

作者: 青莲李 | 来源:发表于2022-07-07 21:53 被阅读0次

    李白的诗歌,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这些诗歌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空灵的真谛。你不知道它是哪里来的!

    它不是来自人间,不是源自一个感情,一个希望、一个痛苦;它是天然的,像天化作了情意那样,这真是神灵!

    中国只创造了两个桃花源,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

    中国只两次描写了人间天国。一个是陶渊明的桃花,一个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对于红楼梦的精彩评价:

    对薛宝钗的赞美,认为她是一个天然生性空无的人,屋里一片雪白,不在寻找中执中参透看破。

    对于林黛玉的看法跟常人有很大不同,不是重点写木石之缘,也不提金玉良缘,而着重从世间的为人处世,从世间生存角度来评价二人。

    这样说起来,林黛玉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能力,自是比不上在尘世间滚打摸爬的薛宝钗的经世致用。

    林黛玉的心性强,甚至对于薛宝钗有一种深深的恐惧,那是林所不擅长的才华所在,她要面对无能为力的世界。

    真性情的人们之间,并不都是友好相处的,往往有一种残酷的竞争,特别是熟人之间,觉得尴尬而又无奈!

    薛宝钗是儒家的代表,知道生活毫无意义,也不会执留,不为失败而伤心;但是又知道这就是生活的全部,会做一些女工,会安慰母亲,会帮忙打理家族的生意,会为不争气的兄长断后,一个人活成了一支团队,因为身后无可依!

    薛宝钗算是最早悟出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人了,天性如此!在世间做事,会遵循世间的规则和社会法则,而不怎么关注自己的本心(对于道家和佛教是忽略的),会采用一种中庸之道的处事方式。她能随意应变,合人合事,是非常适合社会的运行法则,但不一定全都合乎人性!

    她会选择好好地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她与生活唯一的不同,就是她还能看得见虚空和走进虚空的人才看得见的幻影。

    只有她听清了宝玉最后的遗言!她代表的空而无我,生性平和,空到了无情可移!应物不藏,月映万川,对于她是最好的诠释!

    林黛玉、贾宝玉都是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代表,追求的不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心的空灵及灵修!

    顾城先生对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看法也比较特别,重点是讲二人假如穿越时空,继续生活在人世间的假想空间,大概是相看两厌了吧。原本《红楼梦》的作者,就是写了一群少年少女们的青春梦,梦醒了到了现实,照见了现实的残酷和昏聩不堪,才会如此的怀念青春年少时的最美的大观园风景。

    诗如禅,如顿悟——看万物万象,明媚自如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莫非般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佛意的透入,给暗淡的世界添加了生机,以一种清凉干净的神态,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诗境!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今夜谁家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恰如飞蛾扑火,他们的感人不是因为他们的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绝望努力的本身成为一个瞬间的永恒光明。

    树枝因疏忽,使我得见月;而月不见我,亦不见树枝!

    中国文化有显性的一面和隐性的一面。隐性的一面在自然中间,它不断给显性文化提供着营养供给,提供着一种安宁的哲学观照,使人能够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而从容不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用它严密的统治,和有限的现代技术,摧毁了所有村社,摧毁了人们的自然生活,寺庙和桃花源般的理想诗境。

    中国文化失去了它寂静的核心,它的根彻底被摧毁!人也离开了她的传统生活和自然情味,就像离开水的鱼那样妄然。

    这是我难以承受的,满街都是茫然的,一阵风就能吹起所有尘土。

    (人被抽去了精神,只剩下躯壳和皮囊,缺少了风骨,骨头便也缺了钙。被打断了风骨,人就跪久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人生活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建立人世自足的生活秩序,维护其形象,不逾矩,敬天,又知天道弥远, 儒家思想是支柱。

    一种是立足于世外,与自然同一。庄子和寒山的代表,分别是道家和佛家思想。

    庄子的代表作《齐物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表达了一种平等的思想,是了不起的进步。

    庄子好像继续继承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而老子的思想是继承了黄帝的思想。所以道家思想也被成为黄老思想!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绝圣弃智、绝竽瑟、灭文章、弃规矩、肖行、钳口等思想,实际上却在发挥道家意识的另一极,通过无为灭度,来达到无不为。

    齐物的思想主要是为了在天地日月之间取得更大的自由,乘云气、骑日月、游乎四海之外。

    道家思想影响深远,从魏晋风骨文化到泼墨画,再到孙悟空大闹天宫(一切秩序的破坏者),都是这个无不为思想的延伸!

    艺术上的空灵,无我之境,相当于哲学上的无为。

    没有目的是寂静,是超乎个性的;但是没有目的的我,则是自由的,有着可能难以想象的鲜明个性。

    目的和概念已经不再能束缚他,包括生死概念,人类的生存准则和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意识与他无关。

    他自性的灵动,使得永远处于创造之中,不仅生可为游戏,死亦然。

    庄周梦蝶,对于亡人鼓盆而歌,赋予鲲鹏之美,乘天地之气,以游无穷,都体现了他对于自由的最重要的注释,人不必相同,而与万物同,“万物大同,同于独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顾城哲思录—传统/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wp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