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读书想法
我从小活在恐惧中,我很怕妈妈。

我从小活在恐惧中,我很怕妈妈。

作者: 一寸日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18:07 被阅读9次

01

前两天刷新闻时弹出了一个标题为“武汉江夏一学校教官掌掴女生被开除”的视频。视频中一位穿着迷彩服的男子正和一个矮他半个头的女生理论着什么,随后争吵越来越激烈,迷彩服男子突然猛踹了女生两脚,女生也不甘示弱,扬起巴掌就照着所谓的教官抡过去,教官瞬间炸了,劈里啪啦连扇了女生三耳光,那个力度,作为旁观者的我,脸上都能感觉到火辣辣的痛。且不说教官是一名职业军人,就是一名普通男人,如此使出蛮力地对女人痛下狠手,都能构成轻伤的标准。

原来视频中的女生是住读生,按照规定需向班主任请假后才能出校。但这名女生在未向班主任请假的情况下准备出校,被视频中的教官发现。教官对其进行了批评,并要求她写检讨。但这名女生迟迟未交检讨,教官询问原因时双方发生口角,愈演愈烈,开始动起手来。

点开评论,网友们清一色地为女孩抱不平,对于开除教官这个处理结果显然是不满意的。有人教女孩怎么自我防卫,有的说教官误人子弟应当被拘留,有的甚至骂教官是没有文化的痞子……

来自微博截图

这些评论,有些出乎我意料。二十年前,在那个通讯设备不发达的年代,父母和老师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体罚学生在那个年代太普遍了,对于叛逆的孩子,唯一的惩罚途径就是动手。记得小时候每次父母把我们送到学校,临别前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他(她)不听话,就狠狠地打!”如果真的挨打,回家后是不敢告诉父母的,因为父母认为:如果挨打,一定是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心里却在为老师的认真负责点赞。

在那个年代,动手打学生,已经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看过鲁迅的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旧时私塾里的先生们会随身携带一样东西,那就是戒尺。那是专门为了对学生实施体罚用的木板。

02

前两天和发小聊天,聊到童年时共同的那个幼儿园。我们依稀记得哪个老师温柔招人喜欢,那个老师凶神恶煞,至今见了还要害怕得绕道而行。发小说:“我永远记得刚上幼儿园那天,我妈把我交给老师后急匆匆地上班去了,我趴在牢笼一般的铁门上声嘶力竭地哭着求她回来,老师拿着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棍,狠狠地抽打着我的屁股。妈妈终于回头看了一眼,她眼里没有心痛,没有对老师的责备,而是一种满意和放心,随后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当时刚刚三岁,那一幕到我三十岁的时候还记忆犹新,我心里很难受我妈会那样,这件事我默默埋怨了我妈三十年。我的孩子我一定不会让他受这样的委屈,伤害太大了!哪个老师敢动我的孩子,我会跟他拼命!”

翻翻旧新闻:“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陕西米脂恶性伤害学生案”……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家长明白,对孩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已经构成了犯罪。庆幸的是现在的家长们清醒地意识到棍棒教育的严重性,因为挨打成为习惯的他们都长大了。

03

台湾著名演员陈乔恩外表光鲜阳光,却自爆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非常静距离》节目中她说:“我从小活在恐惧中,我很怕妈妈。”

来源于网络

原来,小时候的陈乔恩经常被妈妈打,甚至有次被妈妈把枯树枝捆成一把,打到她浑身流血,这成为她生心理阴影,也让她的性格孤僻,不善与人沟通。

提起妈妈陈乔恩还是瑟瑟发抖:“妈妈很凶很严厉,常常会打我,我听到妈妈的脚步声从楼梯上来,越来越近,好像魔鬼的声音一样,她要来揍我了,完蛋,她要来掐我。”当说起自己的童年往事依然是满脸的恐慌,甚至不由自主地回头再张望,害怕妈妈突然出现在身后。童年的阴影在陈乔恩的心里挥之不去。

来源于网络

陈乔恩写过自传,提到自己经常转学,高中更是三年转学三次,而转学的原因是成绩不好。母亲一看到她的成绩变差,便毫无例外地拳脚相加。

她始终做不到的是和母亲亲密相处。在真人秀节目《旋风孝子》中,陈乔恩和自己的妈妈是那么尴尬的存在,俩人一同靠在沙发上,由于找不到共同话题,一人拿一本书自顾自地埋头,持续半个多小时缄默不言。当着母亲的面,陈乔恩甚至麻木地自己最亲密的人是工作。无论是母亲还是陈乔恩,在节目中都反复提到“不知道怎么相处”。本该亲密无间的母女之间仿佛隔着层厚障壁。

来源于网络

节目尾声,妈妈含着泪,满是自责:

“我要澄清的一点,是我自己并不知道。做一个妈妈绝对不会说刻意去对一个孩子不好,这是一定的。妈妈一定是很爱孩子,可是那个方式可能错了。乔恩真的很对不起,妈妈不知道这样会伤害你这么深。”

看到妈妈的忏悔,隔着屏幕的我泪流满面。太感同身受了。

04

在我孩子出生以后,原本严厉的母亲好像变了一个人,从小对我的非打即骂在小外孙女身上瞬间变成轻言细语,一脸的宠爱。即使女儿有时因为淘气犯错,母亲也笑着原谅。我打趣地问母亲:要是换做童年的我,您是不是就动手狠狠地打了?母亲沉默半晌,眼里泛起泪光:

难道我以前的错误还要让我再犯一次吗?

听了这话,我不停的控制着自己的哽咽。从小嗓音条件好,老师都夸我是学习声乐的好苗子。我却认为这和我妈的教育密不可分。从小大大小小的错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暴力。小时候,因为考试成绩退步,上课忘记带书,甚至丢了一支钢笔,都会战战兢兢不敢回家。有时候会害怕地躲到同学家,待父母找到我时,毒打会变本加厉。我的嚎啕大哭声方圆一公里出了名,夜里只要听到孩子哭,大家都会见怪不怪地地摇摇头:“可怜的孩子又挨打了。”所以我一直以为我的嗓子是这样越练越好的。

那时的我恨父母,但是无能为力。我想过离家出走,想过自残,甚至想过自杀。在我心里,父母这样对我一定是不爱我的,那么如果我死了,父母会不会有一丝心疼呢?

有次因为一次家长会,老师说我成绩退步了。母亲的拳头像雨点一样落到了我身上,打到她自己累了,打到她自己满眼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泪。我那次没有哭,亦没有反抗。默默地走到了窗台前,打开窗户,爬了上去。母亲吓得撕心裂肺地喊着,双手死死地拽住我,拼命地将我拉了下来。她紧紧地抱着我,泪水哗哗地流,不停地念叨自己错了,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打骂我了。那一次,我忽然觉得母亲还是爱我的,不然她怎么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我,为了保证我的营养,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上下学专程开车去接送。但是暴力惩罚这件事对我伤害太大了,以致于到现在,我的性格还是胆小自卑,不爱与人交流。

“打是亲,骂是爱”;“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严师出高徒“;“"打你是为你好”……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家长们挂在嘴边的这些话吗?但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却一个个表面正常,实则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

母亲曾说过,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习成绩跟上来。对我的学业要求如此严格,我也没让母亲如愿过,从小到大成绩平平,如果不是曲线救国学了艺术,可能还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了。记忆中母亲经常在另一间房的阳台上偷偷观察着书桌前的我,我每次都装作认真学习的样子,在教科书里夹着本漫画,并把封面对着窗户。每次作业都做到深夜转点,因为我觉得睡觉的时间越晚,母亲会觉得我越认真。于是到现在,我还保留着童年时遗留的拖延症,我努力地用鞭子抽打自己的心,不停地骂自己,但是改掉这个毛病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就像心理学家荣格说的:“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自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05

人分三六九等,这种阶层的划分抛开家庭环境的因素来说,更和是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美国FBI的心理分析专家,调查过100多名连环杀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杀手在童年时,普遍都受过暴力伤害。也许是来自学校,也许就是最亲密的父母。

加拿大家庭科学教授Joan Durrant研究发现:对孩子的体罚程度越高,儿童反社会行为的程度就会越高;容易导致对兄弟姐妹、同龄人、父母的攻击行为以及约会暴力,且这种关联性是惊人一致的。

棍棒教育就像毒品,毒瘾发作时能控制一时,伤害的却是人的一生。

其实孩子所谓叛逆不过是希望自己受到更多的爱和关注,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那么你的棍棒告诉他的只是,你想要的爱,想要的关注,想要的自由,统统没资格获得。你是我的孩子,只能经过我的手,像女娲造人一样,把你捏成什么样你就得按照那个模样去成长。因为单方的所作所为,让对方体会到的不是爱的传递,而是赤裸裸的伤害。

一个从小在父亲打骂中成长的男孩伤心地说:“也许以后等父亲老了,我会给他花很多钱帮他找好的医院,但我再也还不了他一份温情的孝顺了。”

06

《卡尔威特的教育》相信很多做父母的人都看过,主人翁卡尔威特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是他父亲通过自己的教育,让儿子成为了一个天才:8岁学会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3岁发表数学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老卡尔威特极力反对那些动不动就怒气冲天的、对孩子非打即骂的父母。这些做法除了把孩子吓得浑身发抖,只能在表面上看起来管住了孩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卡尔威特犯错误时,他尽力做到心平气和,用所有鼓励的话语代替对孩子的否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他认为父母教育孩子时,必须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荣誉感。孩子一旦失去了自尊心和荣誉感,是非常可怕也是最难教育的。

在卡尔犯错时,我总以最简单的方式让他明白道理,而不是长篇大论和喋喋不休。我一直不主张体罚,也从来不对卡尔施行体罚。这样的教育方法绝不能培育出优秀人才,只能造就出懦夫和蠢材。

曾经红极一时的香港TVB艺人陈锦鸿,在事业巅峰之时,毅然息影,全身心地照顾患自闭症的儿子。医生告诉他: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亲人长期耐心地陪伴,6岁前是治疗的黄金期,尤其需要父母的精心照顾。

为了改善孩子的治疗环境,他把家搬到了农村,天天陪着儿子爬树,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与孩子交流,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儿子可能要学上几个月甚至几年。但陈锦鸿从来没对儿子发过一次脾气,甚至大声说过一句话。他用上了比普通父母多千万倍的努力和耐心。儿子的一颦一笑都饱含着他们夫妻的汗水与泪水。哪怕上厕所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陈锦鸿竟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在别人觉得是不可能的任务时,他的儿子逐渐恢复了正常,上普通的学校,同同学们和睦相处。甚至某次考试考了年级第一。陈锦鸿和妻子,用自己对孩子的爱,创造了同老卡尔威特般的又一个奇迹!

 韩非子云:“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

但一千多年前的教育方式,在现在人看来,早已不再受用。相反很多事例证明用爱来教育孩子更行之有效。

如果文首那位教官在得知女孩犯错以后不是当着全班同学面用暴怒地辱骂和用脚踢,而是悄悄地拉到一边,问问她有没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并且站在朋友的角度帮她想想生活中遇到的苦闷如何去解决,相信他们的关系一定是亦师亦友。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孩,不会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冲动地扇上那个耳光;那个急躁的教官也不会失去理智地动起手来,因此被骂上热搜。

用爱或者体罚都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但作为家长或老师,要认识到孩子的本能与天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需要被尊重,用平等的态度和合适的词语与孩子交流,用爱去感化叛逆的孩子。不要在他受到伤害时,再平添一道疤。

相关文章

  • 我从小活在恐惧中,我很怕妈妈。

    01 前两天刷新闻时弹出了一个标题为“武汉江夏一学校教官掌掴女生被开除”的视频。视频中一位穿着迷彩服的男子正和一个...

  • 行走在冬日的暖阳中

    由于从小就生活在寒冷的北方,一直很怕冷。每到冬天来临就想到寒风呼啸,风雪交加,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今年的冬...

  • 《真爱的旅程》读后感

    我一直在用信任交换爱,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信任。 从小父母亲的缺位让我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但这种恐惧是深层的,不...

  • 势均力敌的“吵架”,也是很爽的“合一”的体验

    今天是我抑郁颓废几十天中很特别的一天,因为吵架了,但是很爽。 昨天莫名的很怕很恐惧接近妈妈,即使我觉得她想跟我沟通...

  • 今日分享:爱与恐惧

    今天早上,对妈妈大喊大叫了,我又一次活在恐惧中,虽然心里有良好的愿望,却用恐惧和尖叫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早餐吃妈妈...

  • 恐惧的幻象

    恐惧是一股很强的能量,我曾经深深的活在恐惧中。 有太多太多的成长历程里,充满了恐惧。童年,爸爸妈妈一吵架,听到房间...

  • 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原因

    不晓得我现在为啥喜欢画猫。。。。生活中我是个很怕猫的人,从小就怕,见到猫就哭心。妈妈为了我改掉这个毛病,特地买了不...

  • 这样的我

    我小时候很怕爸爸,爸爸是一副很严肃的脸,没有多少笑容。我从小就没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是奶奶将我带大,在奶奶家读到...

  • 我很怕

    我很怕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因为还没有去看过的大海,没有踩在松软的沙滩,没有拣过贝壳,没有吹过海风。。。。 我很怕会一...

  • 我很怕

    我连和你说话的勇气都没有,只能默默喜欢你。 我听说有个又高又瘦长得还好看家境也挺好的女生喜欢你,我认识。听这个消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从小活在恐惧中,我很怕妈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qn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