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作者: 王童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12:21 被阅读25次
    《送别》

    第一次接触到《送别》这首歌是在小学的一节音乐课上。不记得是教哪一门课的老师教我们唱的这首歌,也忘了是几年级。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许多年后我会爱上这首歌,了解这首歌。是的,有一些歌曲总是一听就爱上,而后才特意或偶然的去了解它。《送别》就是。

    在我小的时候,我爸爸是一个酷爱听流行歌曲的追赶潮流的青年人,家里有许多他弄来的CD,由于从小跟爸爸一起听流行歌曲,所以当我在小学听到《送别》的时候,对这首歌并没有多大兴趣。那时仅仅觉得这首歌是一首适合出现在小学音乐课本上的优美的歌。

    尽管当时对这首歌没有兴趣,我也还是一直记得它。记得在学校学完之后,回到家中我还自己哼唱起来,第一句就跑调。我想,这就是命中注定在许多年后我会重逢它并爱上它吧。

    去年四月,阳光总是灿烂,出门最大的感受就是温暖,仿佛在太阳底下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在提醒你,这就是人间,这就是春天!被拥入在那样温暖灿烂的阳光中,我的心绪仍有些浮躁。我呆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眼睛游离在门外视线所及之内,看到最多的是地上的阳光,耳机里在放着推荐列表里的歌,我有意无意的听着,心里想的全是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到野地里摘点水萩。可是我始终呆坐着,错过了那么好的天气,也错过了那个春天唯一一次可以去野地摘水萩的机会。尽管我心里为这事懊恼,身体却还是无动于衷。

    这时候耳机里响起伤感的的伴奏,人声出来了,是《送别》。伴奏里的鼓声颇有古人奏鼓而歌的味道,这里的鼓敲的悲伤,为这首唱别离的歌增添了悲感和孤独感。人声是一个经历世事沧桑的声音,他唱出了别离时该有的既不舍又洒脱的感情。整首歌曲既有庭院深深,宁静的夜晚为寂寥而歌的意境,又有仙风道骨般的歌者为洒脱而歌的感觉,我被吸引了,同时心里也清净了。这个乐队叫秘密後院,我点进歌手主页,看见乐队有一个专辑是李叔同先生乐歌小唱集。

    看见李叔同这个名字我又惊喜了。惊喜什么?只是惊喜这个名字我听过。高中的时候买过一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写的就是李叔同。顿时似乎感到有些惭愧,在那之前我确实没有听过李叔同这个名字。原来小学学过的那首《送别》是李叔同先生写的,我恍然大悟,又惊喜了一番。当时不懂的惊喜,如今补回来了。

    接着我找到了李叔同先生的一本诗、词和闲谈归集成的一本书,书名就叫《送别》。开篇是丰子恺先生作的代序。丰子恺先生是李叔同先生的学生,有幸看到那篇代序,真是倍感欣喜和满足。代序里的内容大到李叔同先生一生的故事,小到李叔同先生与学生相处的细节。是那篇代序让我对李叔同先生心生深深的敬意,也让我无论如何要在李叔同这个名字后面加上先生二字,否则我一定会觉得不够严肃,不够尊敬。

    李叔同先生的一生贯穿认真二字,他是把认真做到极致的人。

    他自幼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乐善好施,晚年喜爱佛经,在这一点上,李叔同先生有他父亲的影子。可惜在他五岁时,父亲就逝世。李叔同先生从年少时就才华横溢,可以考上进士做官。十八岁时,他奉母之命娶了大自己两岁的茶商之女俞氏。近二十岁时,李叔同先生携母妻迁往上海。据说,从二十岁到二十六岁是李叔同先生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那时他二十来岁翩翩少年,作词交友,自由快活。李叔同先生与几位志同道合的知己好友并称“天涯五友”,诗酒作乐的风范不输古人。“天涯五友”中一位好友名叫许幻园,后来不幸家道中落,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他与李叔同先生在门外告别,道一句后会有期后便只留下渐行渐远的背影。李叔同先生当时就回到屋里含泪写下了那首流传百余年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当然,不止是《送别》写得好,其他的词文也写得好。他自己也自信的写道: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李叔同先生在母亲逝世后悲哀不已,甚至为自己取名为李哀,后留下一首《金缕曲》告别祖国,东渡日本留学。自他去日本做了留学生,就真正告别了那翩翩少年的时代,也迎来了他在艺术上更广阔的天地。

    李叔同先生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学习音乐、书法,并创办了春柳剧社,在这些艺术领域,他都有所成绩。他曾义演话剧《茶花女》,为祖国淮北地区的水灾募集捐赠,令我欣喜的是,李叔同先生扮演的是茶花女玛格丽特一角,这使我对他颇为崇敬。自古反串者雌雄同体,都有一种如痴如醉的美感和非凡的气质。后来春柳剧社迁回祖国,李叔同先生便是中国话剧的引进者和开拓者之一。

    李叔同先生回国后,先是做编辑,后在杭州和南京两地担任教师一职。教的是绘画和音乐。据丰子恺先生在代序里所说,李叔同先生的课堂总是认真而严肃,而李叔同先生又是那样和蔼。他总是早早的端坐在讲堂上,批评学生时也总是等到下课时将学生叫到一旁,用亲切的语气说一句,“下次不要那样”,说完总要对学生鞠上一躬,就算是再调皮的学生也会脸红。所以丰子恺先生说用“温而严”来形容他最合适。李叔同先生还是学生在学校最敬重的老师,不仅是因为他的学问大,最主要的就是他的那份认真。

    李叔同先生的艺术造诣是极高的。在当时封闭的社会环境里,他毫不避讳的拿出裸体雕像来教学生绘画。我就想,这样一位开放的艺术家应该是热爱生活的。另外,好的创作与艺术应该是源于生活的,可是李叔同先生怎么舍得走出红尘,这对于尚且年轻的我来说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李叔同先生的一生和他的为人品性是容易让人了解的,却不易被人理解。冥冥之中总有一些事让李叔同先生产生皈依佛门的想法,尤其在接触到道之后,或许更加坚定了那个想法。一百年前的七月十三日,世上再也没有李叔同,只有弘一法师。任他的日籍妻子百般挽留,他也决意要剃度为僧。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起初和大部分人一样不明白,为何李叔同先生慈悲对世人,却抛妻弃子剃度为僧。看到丰子恺先生所述和李叔同先生写给妻子的信之后,我也就理解一些了。人生有三种追求,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灵魂生活的追求。许许多多的人一辈子都停留在物质生活的追求,一些人到了第二层,追求精神生活,少有人到第三层。而李叔同先生是一层一层的上,他自幼家境富裕,更何况他是那样一位受人敬佩的艺术家,物质生活对他来说应该是容易满足的。他精通音乐、绘画、书法、戏剧等各类艺术,该早已到达精神生活的最高点。而艺术的最高点,或许就是灵魂,是宗教。这样一来,他便成为潜心修佛的大师。对于艺术境界极高的李叔同先生来说,常人眼里看重的家庭、牵绊,和逃不开的红尘,都不是那么的能打动他的心,或许他就是一位被艺术带到人间的使者。

    李叔同先生在留学前身着翩翩公子装,去日本留学时穿着西洋装,回国任教后便换粗布衣,出家后又着僧衣。他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角色,和每一件事,都做的认真、彻底。用丰子恺先生的话说是:“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而这一切都是认真的原故。”李叔同先生出家后同样将认真做到了极致,以至于成为修行深远的弘一法师,也成为近代振兴律宗的一代大师。

    朴树曾说,若能写出一首《送别》,便死而无憾了。我想,他是真诚的。听到每一位歌手翻唱的《送别》,我都能想起李叔同先生那张清癯和蔼的脸。先是喜欢一首歌,而后崇敬一个人,再之后更爱那首歌。

    不知道世间还会不会遇到下一个李叔同。我不想送别,只想留别。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落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sg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