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了情境互动和沟通精神健康领域的行为表现或症状,往往不能被正确的解读。
问题并非总是脱胎于深层次的,潜在的心理问题反而可能来自互动模式与沟通模式。
策略性心理治疗的出版,标志着认识治疗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视角,从个体向人际的转变。
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体验到的最重要的人际生态之一,就是他们出生于其中的生态也就是他们的家庭。
个体自诞生开始就被卷入习得沟通规则的复杂过程。(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开始进入了沟通与关系的过程)
人的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对函数,对其所涉关系的认识,这与个体如何讲这种认识具体化无关。
对于感觉和大脑的研究已经明确证实,只有关系和关系的模式才能被感知,而且他们对于经验形成至关重要。
我们感知觉的本质并非事物本身,而是函数关系。
从感知觉障碍到自我意识问题,现在都已被大量关于感觉剥夺的文献所揭示。
黑箱概念:忽略内部结构,集中注意去研究输入输出关系。不要求调用根本无法验证的内心假设,从而讲研究局限于可观察的输入输出关系,即沟通。将症状看作家庭系统的一种信号输入,而不只是内心冲突的表现。
为什么做某事含糊不清的时候,为了什么做某事,则可以提供有效的答案。
沟通模式的循环性
不管是行动还是静止不动,说话还是沉默,所有的一切都携带了信息,他们会影响他人,他人也不能不对这些沟通作出回应,于是就完成了交流。
一种人际关系越是自然健康,沟通的关系方面就越不重要,反之病态关系是以在关系的本质方面持续斗争为特征的,沟通的内容方面则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元沟通第一条原理假设:没有人可以不沟通。
元沟通的第2条原理假设:每次沟通都有内容和关系两个层面,而后者对前者进行分类。
对外部观察者而言,一场沟通可以被看作一个持续不断的互动序列。
在分隔事件序列上的分歧是无数纠结关系的根源。
困境原自序列分割的谬误,它允许人们将他人的行为置于序列的起始处,是一切显得好像是对方有错在先。
沟通的两个层次:内容和关系。
元沟通的第3条原理:关系的本质视沟通者之间信息交流序列的分割方式而定。
几乎所有的非言语沟通都是模拟沟通。包括姿势,手势,面部表情,语音拐点顺序韵律和言词本身的节奏,生命体所能够执行的任何其他非言语的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任何互动情境中的沟通线索。
关系成为沟通的核心问题,数字语言几乎是无意义的。
总结:人类既进行数字沟通,也进行模拟沟通,数字沟通极为复杂,且拥有强有力的逻辑句法,但在关系方面缺乏语义学意义,模拟沟通具有语义学价值,但却缺乏足够的句法来对关系的本质进行明确界定。
对称型互动和互补型互动、元互补=伪对称关系
所有沟通都是对称的或互补的,一切基于平等性还是差异性而定。
精神分裂症性言语是一种将决定权留给听者的语音,听者需要从众多可能的含义中作出选择。这些含义不仅互不相同,甚至还可能互相冲突,因此很可能需要否定某条信息中的异常甚至全部含义。如果术者被要求澄清他所说的话,是否具有某个含义,他可能会很随意的回答我不知道,我猜我一定是疯了。如果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向他提问,他可能会说不那根本不是我的意思。即使他的话被压缩到难以被及时理解的程度,他仍不失为一则关于其矛盾处境的令人信服的表述。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试图逃避沟通所涉及的承诺,就会出现回避沟通的情况:1.拒绝沟通,2.接受沟通,3.无效沟通(自我矛盾、前后不一致、转换话题、词不达意、语句残缺、误解、晦涩的说话习惯或言语怪癖、对比喻进行字面理解、过度进行隐喻阐释)沟通形式与贫乏内容有一贯性。
任何人如果置身于必须与他人交谈的场合,自己又想逃避沟通,与处于相同困境中的所谓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没有本质区别。他们不能离开现场,又不能不沟通,但有可能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而害怕,或者不愿进行沟通。结果就是胡言乱语。疯狂的沟通行为并不一定是病态心理的表现,也许只是对荒谬的沟通情境的唯一可能反应。
4.借助症状来沟通:沟通理论构想,出一种作为非言语信息的症状,并不是我不想这么做,而是存在一些不是我控制的事物,比如神经,疾病,焦虑,视力,酒精,家教,妻子等等。
沟通的层次结构:很多时候分歧处在元沟通(关系)层面,但却试着在内容层面解决不和。
问题的内容和关系层面的混乱,尤其是夫妻沟通中的矛盾。
内容和关系的混淆会造成沟通紊乱。内容和关系层面都可能产生分歧,他们彼此影响。面对分歧时,双方必须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互补的还是对称的。
内容和关系的混淆会造成沟通紊乱,内容或者关系层面都可能产生分歧,而且他们彼此影响,面对分歧时,双方必须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互补的,还是对称的,还是对称的?在关系层面上,人们不会超越关系来谈论事实,而是告诉对方,自己对双方关系的界定,其中暗含了对自身的定义:确认、否认、不确认。
一个社会的人性化程度就取决于其成员彼此确认和接受的程度。
确认和否定在正式的逻辑里分别对应对与错的概念,不确认对应的概念则是不可判定性,它的实际含义是你不存在
沟通双方接收者对信息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用否认确认或者不确认来回应,比如我是这样看待自己的,我是这样看待你的,我是这样看待你,怎样看待我的,我是这样看待你,怎样看待我?怎样看待你的,可以无限循环。
他人对自我的不确认,主要是由对人际知觉的一种特殊的不查引起的,称为不透性。
人际知觉存在于许多层次,不透性也存在许多层次,每一个层次的知觉都对于一种语气类似的无知觉或者不透性
忽视和误解未准确传达信息就会出现不透性的不透性
典型的模式是父母的不透性,存在于第一个层次,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透性存在于第二个层次,换句话说,父母往往不能留意到孩子的真正想法,而孩子也没有留意到他的想法,其实并没有,或者不能够被父母感知
沟通序列分割方面未解决的矛盾可能会直接引发沟通僵局,最终导致互相指责对方疯狂恶毒的情况产生
病态沟通都是无法打破的,恶性循环,除非沟通本身成为沟通的对象,换句话说,除非沟通者能够进行元沟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跳出这个循环,要解决某一偶然事件,首先必须置身于世界之外。
起因与效应
自证预言
所有的模拟信息都是对关系的调用,是关于关系未来规则的提议
贝特森指出,通过我的行为,我可以表达或者暗示喜爱,厌恶或者反对等对我的暗示赋予积极还是消极的未来价值观念,则由你来决定,这就是无数人际关系矛盾的根源。
被拒绝会引发绝望,又不能证明自己并没有恶意,就导致暴力的发生
人类设计否定表达的问题,唯一解决办法是先做出表达或暗示性动作,以期得到否决,若没有得到否决,便可得出结论
对称型(积极的,放大偏差的反馈)和互补型(消极的,起稳定作用的反馈)沟通
对称型关系中始终存在竞争的危险
对症沟通中的病理现象,多多少少以公开冲突和离心离德为特征。
如果对称性关系中断,我们更常看到的是对彼此自我的否决,而不是不确认。
僵化的互补:股东双方往往会选择对对方的自我不予确认,而不是予以否决。
婚姻倾斜、惊悚双人行、共谋
在这些关系中,我们可以在一方或者双方身上发现其不断增强的挫败感和绝望感,一些人频繁的抱怨那种与日俱增的,可怕的自我疏离感和人格解体感,抱怨意志力丧失以及强迫性发现,但他们在家庭之外却表现的非常完美。单独会谈是可以很好的调整自己,如果让他们与其互补对象一起访谈他们的表现,就会发生戏剧性的转变。
理论上可以在治疗中较对称翼如何,或者叫互补引入对称,实际在治疗过程中实现直接切换。
系统的内隐性是一个时间跨度,由于本身的性质是系统由互动构成,这意味着只有掌握了行动和反应的序列,我们才能描述系统的任何状态,我任何状态变化。
系统的定义:一组对象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再加上他们的属性之间的关系。
任何对象最终都被自己的属性做限定。互动系统中的对象并不是个体,而是人们正在进行沟通的人。
重要的不是沟通内容本身,而是人类沟通的关系。
互动系统其实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沟通者,正在定义彼此关系的本质,或在这一层面上进行沟通。
家庭稳态
行为互锁,双重控制
对称型逐步升级,双方互相追赶,根据谁让对方接受了自己的分割法来判定胜负。只要一方有哪怕一定点不够友好的举动,另一方就会立刻采取报复,以确认自己的平等地位。
一方的行为是另一方行为的回应。
反应的反应
问为了什么比为什么要好
家庭神话代表了关系中的节点和停顿
稳态机制,稳定的对称型联盟
和其他稳态机制一样,神化能防止家庭系统损坏或毁灭,它具有安全阀的特性,这就是它的生存价值。
真实的孩子对婚姻来说,既可以是药膏,也可以是借口。症状性的行为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家庭治疗的视角去看孩子的病症是有功能的)
事件序列分割法:觉得自己在回应对方的行为,却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激发了对方的行为。
反身法则引发悖论,阻碍系统内问题的解决
乔治和玛莎游戏的互锁性、共享的神话,以及无处不在的对称,都展现出稳固的限定性,这种限定称为关系规则
母亲的悖论式沟通:
给马文两件运动衫作为礼物,当他第1次穿其中一件时,母亲伤心地看着他用平静的语调问他,难道你不喜欢另一件吗?
双重束缚理论
其他理论把精神分裂症视为某种内在精神紊乱,影响病人同他人的关系,并最终危及他们同自身的关系。
贝特森等人却是从反方向询问自己,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体验训练能够导致而不是产生那些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行为假设,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定生活在一个特殊的世界中,他们不同寻常的沟通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够适应其中的事件序列。
双重束缚的要素:
1.对于紧密联系的两人或多人而言,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生理或心理上对他们中某个某些或所有人具有重大意义。这种密切关系常存在于不限于家庭生活,特别是亲子互动疾病物质依赖囚禁友谊爱,对信念或意识形态的忠诚,受社会常模和传统影响的情境,以及心理治疗场景之中。
2.在这种情境下给出一条结构严谨的资讯,A陈述了某件事情. B也对自己所陈述的事情做出了陈述,并且这两条陈述是互斥的。
3.最后这条资讯的受众不能跨出这条资讯所设定的框架,无论是对其进行语言沟通,评论还是加以回避,都是不被允许的。
处于双重束缚情境中的人,很可能因为正确的感知而受到惩罚或至少是被强加上负罪感。并因胆敢暗示真实,所见与李莹看到的不符,而被定性为恶毒或疯狂。这是双重束缚的核心。
如果双重束缚导致悖论式行为,那这种行为反过来也会对施加双重束缚的人进行双重束缚。
界定双重束缚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两条标准:
1.当双重束缚长期存在,并很可能顽固地持续乃至整个世界的本质的习惯性及自发性期待,即无需进一步加以强化的期待。
2.双重束缚强加的悖论性行为(要素三)反过来也具有双重束缚的本质,导致这种沟通模式具备自我推动性,如果单个检查,那么其中紊乱最明显的沟通者就满足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标准。
双重束缚并不只是简单的矛盾式命令,而是真正的悖论。
二律背反必然是逻辑矛盾。但逻辑矛盾却不一定是二律背反。这是矛盾式命令和悖论式命令即双重束缚最重要的区别。
总结:矛盾式命令和悖论式命令,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面对矛盾式命令时,人们有能力选择其中一个而拒绝另一个,结果当然不够令人满意,但面对悖论时命令时,从逻辑上看作出选择是不可能的,同矛盾式命令不同,悖论式命令把选择本身完全摧毁,凡事皆不可能,从而启动了永不休止的摇摆不定和犹豫不决。
语用学悖论使人无力作为
双重束缚部分可能的应对方式:
1.面对荒谬的两难处境,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或许忽视了存在于情境中的或有重要他人提供的关键线索。他会执着于找到这些线索,并试图确定目前在他身上和他周围发生的一切所具有的意义,最终不得不把对线索和意义的搜索范围扩展到最不可能最没关联的现象上。双重束缚的一项基本要素,就是禁止察觉其中的矛盾之处,使得这种离题万里的搜索更显得有道理。
2.完全按字面意思服从一切命令,彻底放弃任何独立思考。这种模式没有能力分清轻重缓急,有无道理。
3.离群索居,尽可能的物理孤立自己来实现。或进一步阻断沟通的信息输入通道。比如知觉防御,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人,会给观察者留下回避,难以接触自闭的印象。逃离双重束缚也可以通过多动行为实现,多动行为密集持续,可淹没输入的大多数信息。
以上三种行为方式对应精神分裂症的三种临床表现:偏执,青春型和紧张(木僵或激越)。
精神分裂症性沟通本身是悖论性的,也会将悖论加入其他参与沟通的人身上形成恶性循环。
悖论只存在于人际间的持续互动中。
信任——囚徒困境
语用学悖论的两种类型,是悖论式命令即双重束缚和悖论式预言。
关系困境
治疗性双重束缚是病理性双重束缚的镜像
唯一有影响的是躺在症状“背后”的东西。
以毒攻毒——任何已知能使人们变得疯狂的事物,必然最终能被用于让人恢复理智。
人处在社会关系中,与他人互动的载体是沟通,即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