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是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不知道大家这几天,有没有跟朋友各种聚呢?
这七天,我参加了好几场聚会,最后发现一个现象,大家都是刚见面的时候聊两句,十分钟之后,只要有一个人掏出手机,其他人便会陆陆续续拿出手机刷起来。
一开始还面对面聊天,有说有笑,后来就变成集体低头跟手机谈心了。
昨晚跟两位朋友一起出门,走进约定的那家奶茶店,点完单后,大家坐下来,便开始谈工作,询问各自的生活状况。
最初都聊得蛮好的,但后来一位朋友手机提示音响了一下,有人发微信消息给他。
于是,他就开始抱着手机聊天,聊完后又刷起了朋友圈。
一场一个小时的聚会,也就前20分钟在聊天,后面40分钟,都在低头玩手机。
手机,似乎更能给我们带来所谓的安全感。相比起与人交流,跟手机对话,更加让我们觉得舒服自在,没有压力感。
年轻人最好的朋友,非手机莫属。
02
跟朋友聚完以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试着回想,以前没有无限流量,没有各种短视频的时候,我们的聚会,都是怎么过来的?
那个时候,大家聚会,是真的在聊天讲话。即使聊到无法可谈了,也会使劲找话题,防止陷入尴尬的境地。
而如今呢?大家都不愿意去找话题了,简单寒暄几句后,如果没话讲了,那就各自刷短视频吧。
国庆刚回家那天,我约了两位高中同学一起出去吃饭。饭一上桌,坐我对面的那位朋友,就立马掏出手机,打开抖音,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握着手机。
抖音配饭,乐呵呵。
埋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两秒手机,完全忘记了,还有两个人坐在他对面吃饭。
看到这副场景后,我跟坐我旁边的朋友打趣说:“我们是来同他吃饭,他是来跟手机吃饭的。”
刷手机的那位朋友听到我这句话后,抬头笑了下,接着便收起了手机。
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吃饭必须看手机,不管是看小视频,还是追剧,反正没有手机,总觉得吃饭少了点东西,浑身不自在。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他这种状态呢?手机无时无刻不离身,出门最怕的事,就是手机没电,又找不到充电的地方。
手机,就是再生父母,没有它,天简直要塌下来。
看着这位朋友边吃饭,边刷手机的场景,我忽然想起网上流行的那句话,叫做:
人与人之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玩手机。
03
我大学室友阿伟,是我见过最有“手机瘾”的人。
他手机瘾到什么地步呢?
每天跟他一起走路去上课,寝室到教室之间的距离,步行只需要5分钟。这5分钟内,他有4分钟是在低头看手机。
每次跟他一起去上课,虽然他走在我身边,但我总有种错觉,我是一个人走在路上,右手边只是一堆空气。
每次寝室出门聚餐,只要一坐下来,大家还没开口,他就掏出手机,双手撑在桌上,先打开微博,看一看热搜,微博刷完后,再打开微信,看一看有没有人发消息,没有的话,再刷两下朋友圈。
刷朋友圈的原则是,一定要刷到上次刷的地方,绝对不能错过任何一条动态,有图片的消息,必须点开大图看一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朋友圈刷完以后,你以为他会抬头聊天了,那你就大错特错。刷完朋友圈,他还会打开浏览器,刷一刷NBA新闻,看一看各种篮球视频。
期间,如果我们跟他讲话,他会回我们几句,甚至也会一边盯着手机,一边向我们提出问题。
好几次,我们都受不了他这种行为,告诉他出门能不能别玩手机,大家讲讲话。
他听后,把手机收回口袋,说:“好好好,不玩了,聊天!聊天!”
结果呢?大概10分钟后,他又默默将手伸进了口袋中。
他说,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碰手机,10分钟见不到手机,整个人就觉得难受。
后来,每次出门,我们也都不再为难他了,随他玩手机。因为大家都清楚,想要让他放弃玩手机这件事,太难了。
04
其实,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也快变成一个手机控了,有时候走在路上,都得低头玩着手机。
仿佛没看手机,整个人就觉得特别不安。
这一次假期跟朋友聚会的时候,我也在尝试逼自己不去碰手机,花更多的时间与朋友聊天。
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天晚上回家,都发现手机还有将近50%以上的电。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就清楚,今天碰手机的时间少了很多。
毕业以后,跟朋友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少,有些人,是聚一次,少一次。
所以,如果有机会跟好朋友坐下来聊聊天的话,还是尽量少玩会手机,多找点话题讲一讲。
毕竟,手机时时在身边,但人却不是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