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暴力沟通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造成对彼此的伤害;非暴力沟通关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让由衷的给予得以发生。冲突大多来自于策略层面、行为层面,而通过非暴力沟通进入需要层面时,会发现原本冲突的双方的需要并不冲突,甚至会有时是一致的、同样美好的。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是我们的语言确是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坦诚和关爱是可以被感受到的。先跟自己建立连接,再跟对方建立连接,把冲突变成对彼此的关爱。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允许孩子不开心,这是Ta要经历的,不必时时事事都帮Ta处理,给Ta空间,让Ta自己有机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这个功课。
生命无常,孩子眼中的公平是孩子的功课,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是用公平考量的,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有心力化解观点带来的痛苦更重要!
日常生活中听到批评,我们会申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时,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
无论人们做与不做,都是为了满足自我某种内在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自我连续,持续地觉察内心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建立连接,也就逐渐能够达到沟通的效果。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四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无论是入门还是精进,对四要素的觉察都是必经之路。
1.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想起你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注意:不包括评论。
2.感受:上述观察引起的你的感受是什么?体会感受在身体上的体现,并描述它,是情绪的感受,而不是头脑的感受。
3.需要:我所看重的什么需要得到或未得到满足。需要是普遍的、抽象的,不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4.请求: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此刻我对自己和他人有什么请求呢?这里的请求是积极、正向、具体可操作的,我们希望能够由衷地给予的请求。
当我们褪去隐藏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淌。
道理都懂,事发忍不住怎么办?
确实,这是很多家庭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用非暴力沟通来解读,我们深入到内在的需要去看一看:
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吃够了就好了,不能多吃,他们的内在需要是爱孩子,希望孩子身体健康。
爷爷奶奶总是喂孩子吃很多饭,背后的需要也是深深地爱孩子,想给孩子更多的、更好的,但是这份爱背后有爷爷奶奶对于失去食物的深深恐惧,这是爷爷奶奶曾经历过的自然灾害、粮食关差点饿死的年代的印迹。当爸爸妈妈看到爷爷奶奶在这一点上的执着时,把对爷爷奶奶的不满,转变为理解和同情地去与爷爷奶奶沟通时,可以没有指责,可以心平气和地与爷爷奶奶说。
当情绪上来时,我们先给一个灭火的方法,请你先与孩子隔离,先离开,不要跟孩子发火,因为你知道,发火后效果并不好,要么孩子害怕,因为害怕写了作业,写作业的效果不一定怎样,还会破坏亲子关系;要么孩子非常生气,最后两败俱伤。
所以,你先离开孩子,在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大喊大叫、砸枕头、出去跑一圈。当我们这个火没忍住出来时,怎么办?情绪是我们身体里的一股能量,它一定是要出来的,它不出来就会伤害到自己。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让它出来时就伤害到了别人,所以我们需要看到:情绪深处到底是什么?是一些什么事情导致了我们这样的情绪?我们去处理最初的那个伤痛, 去疗愈最初产生情绪的部分。这样,我们内在的空间变大,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能量去接纳。
家有二宝难以平衡,这也是很多家庭会遇到的状况。我们邀请父母来体会一下,有了二宝之后,大宝的需要是什么呢?Ta需要自己跟二宝一样重要,Ta需要爸爸妈妈爱Ta,我不知道爸爸妈妈能否收到这样的反馈?生活中我们做一些觉察,我们给到大宝的陪伴是这样的吗?有了二宝之后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到大宝,但是,如果把大宝完全交给爷爷奶奶,一定会让二宝觉得,因为有了二宝,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只有当我们做父母的,让大宝觉得即便有了二宝,你依然是爸爸妈妈重要的孩子,这个孩子被爱到了,Ta才有可能去爱二宝。
至于孩子在外面的不自信,也是与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的爱多少有关,当一个孩子确认爸爸妈妈是否够爱我的,Ta自然就会相信这个世界是安全的,我是值得被爱的。
调整一下心态,先对大宝少一些期待,不要觉得Ta是哥哥或姐姐就怎么样,而是当做我们独一无二的、重要的孩子来对待。当我们足够爱Ta时,Ta就会给到二宝更多的爱。
也先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多出很多事情,因为有了一个孩子,我们确实需要努力很多,两个孩子真的是蛮辛苦的,所以也祝福这个家庭。
仅仅用四要素与孩子沟通:宝贝,妈妈知道你很害怕,你需要安全,是吗?你放心,妈妈在这里保护你,你是安全的,我们一起去看看放鞭炮是怎么回事吧!我们一起去看看黑暗里有什么吧!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陌生人会做什么吧!
这是很棒的一个沟通模式,这些建议对有些妈妈和孩子是有用的,而有些没有用,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关键在于妈妈的状态。
当孩子害怕时,妈妈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呢?这里很重要,是担心孩子总怕这怕那的,担心孩子胆小逐渐的怯懦了。还是内心很平静,觉得这个是孩子的成长阶段,没有焦虑,有信心过去。
感受是需要的信使。
如果妈妈带着担心说上面的话,就容易被问题带走,所以就一点也没有用了,因为妈妈已经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也就不可能传递出妈妈可以保护孩子的、安全的感受来。
这时邀请妈妈看看自己的担心,这会是真实的吗?好象不是,只是担心。孩子小的时候,大多都会经历一个害怕的阶段,妈妈看见自己的担心,原来是个假象,也就可以放松许多了。再用上面的四要素沟通,有效的激励就会提升很多。
我们倾听、协助孩子的前提一定是回到大树树根的位置(自我连接),当妈妈能自我连接时,自己的内心是平静的时候,才能真正协助到这个害怕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