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在教育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危机感强烈,总觉时不我待,赶鸭式、填鸭式的教育,匆匆忙忙在路上。顾不得孩子的情绪,听不进孩子的言语。
父母强势由一时权宜选择渐成一种习惯,孩子渐由最初的抗争变得习惯服从。父母强势生生关闭了子女希望与父母沟通的大门,孩子表面上的顺从是以心理情感的压抑为代价。
“曾经无限温暖的爸爸妈妈成了最不希望见到的人,家成了最不想去的地方”,一颗种子就此在子女心中生根、发芽……
这里且不说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只想坐着机器猫的时光机器去未来看看......
父母老了,当年的强势教育也许收获了现实的好处,已成年的子女也许有着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
父母的强势已不在,但那颗幼年时的种子已在成年后的心中长成。
一方面,或许会感谢父母当年强势教育成就了今天的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对爸爸妈妈的抵触心理和对家的逃避,深深根植于潜意识中,成了一种心理习惯。
看着垂垂老矣的父母,理智告诉子女要孝顺,但他们已丧失了沟通的能力和愿望,心中对强势的恐惧从未消退。
子女们也许为父母奉上了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物质生活。但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安静的坐上几分钟、聊聊天,却成为一种奢望。
人在心不在,心在人不在。咫尺天涯,遥不可及。
两代人心里都很苦......
就这样,成就了只可远观的“墙饰”一代:看上去也许不错,但没有触手的温度,没有情感的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