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说过:完全孤独的人,不是上帝就是野兽。
人的基本属性中包含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我们是天生的社交动物。
在这个由人组成的社会中,除了极个别愿意选择孤独的人,大多数个体每一天都会和形形色色的“其他人”产生交际。
其中的一些会让我们觉得脾气相投,甚至相见恨晚,来往次数多了,在心底深处会分泌出信任和依赖,友谊树上也会结出新的果实。
这是朋友一般的产生过程。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我们生活和成长也离不开朋友的参与,在我看来友谊的存在对我们人生的意义丝毫不亚于生身父母。
那到底什么才算是“朋友”呢?
百度百科上对于朋友的定义是:
“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度时,可称之为知己。”
雨中伞,指路灯,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
根据上面的定义和相处模式的不同,我们常常把身边的朋友称作“书友”,“骑友”,“驴友”,“票友”,“街友”,“发小”;
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我们会把朋友称之为“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
根据心理需求的差异,我们还会从另一个纬度把朋友划分为“知心好友”或“酒肉朋友”等等~
这些细致的分类,标识着我们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兴趣焦点乃至波动性的心理需要,
它们相互交织,彼此融合,与我们每天的生活严丝合缝地融为一体。
友情这个东西,在我看来跟爱情和亲情其实并没有多大不同,都可以算作社会共生关系的一种。
积极的朋友选择和相处需要遵循基本的共生原则,这个原则,我认为应当是:
1+1>2。
俞伯牙钟子期相见恨晚,马克思恩格斯思维共鸣,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优质的朋友和相处会自动激励双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彼此相处的时间里两个人的快乐感受会成倍增加,从而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
哪怕是遇到麻烦和苦难,相互扶持的时候内心充盈的依然是信任和依赖带给人最直接最纯粹的幸福感受。
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会有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和品质,
自私自利、大手大脚,或者是不讲卫生,没有规则意识······
我们不能对自己和他人太过苛刻,只要不是根本的品质问题,一些小的毛病朋友之间值得包容。
只不过在包容的同时需要自省和彼此的介入更正罢了。
朋友是我们接触这个世界的窗口,良好的友谊会让人更加积极开朗,更容易感知幸福;变质的友谊则会使人显得浅薄无知,充满戾气。
这是我衡量友谊是否正当的标准。
同时在和朋友相处过程中,我很少去想象和猜测我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
因为从一些常识看来,
朋友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基本就可以等同于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你所对待朋友的方式也就是对方应当对待你的方式。
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则有两种可能:
1.你需要反思自己
2.你需要重新定义这位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是平等的,如果想要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压迫,捆绑,奉承,和一味的付出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这句话适用于爱情,也同样适用于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