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想法成长励志
听说你的人生也被父母搞砸了

听说你的人生也被父母搞砸了

作者: 杨拾桉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7:02 被阅读4次
    图片来自ins

    知乎上有个话题――父母有哪些令你难以接受的思维模式?

    最高赞的回答是: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讲伦理”。

    伦理就像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十字架,因为一层血缘关系而被钉在肋骨上。

    明明可以狠下心拔掉,却还担心拔出以后十字架会不会被毁,那些深深浅浅的窟窿会不会愈合。

    它就是有这种神奇魔力,一个再怎么坚强的人,只要处在这层关系网中,就无法完整剥离。

    在伦理面前,人们总会轻而易举妥协,毫无防备崩溃。

                                  ❤

    11年前,豆瓣网有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成员超过10多万人。

    那里聚集了一群在家庭关系中受挫、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

    “父母皆祸害”言论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攻击,称他们为一群大逆不道的“逆子”。

    而在今天来看,“原生家庭伤害”被频繁提起的自媒体时代,这种反叛宣言,我们不能再把它简单归类为集体情感的非理智表达,或者情绪失控。

    在某种意义上,跳出中国几千年“孝文化”的思维模式,应该反思家庭教育的失败。

                                ❤

    在美国密苏里州,一位名叫吉普茜的女孩身患重疾。

    她牙齿脱落,半身不遂长期坐轮椅,用帽子遮挡光秃的头顶,智商只有七岁。

    贫血、癫痫、肌肉萎缩、脊髓损伤、对糖分过敏等。所有你想到想不到的疾病,都发生在这个可怜女孩的身上。

    而她唯一的朋友就是母亲,蒂蒂。

    蒂蒂为了照顾女儿,放弃了个人的生活与工作。

    女孩不能咀嚼吞咽,吃东西时母亲要将导管直接插到她的胃里。亲自帮她洗澡,每晚要戴上呼吸机才能入睡,她小心翼翼地看护女儿,防止接触东西过敏。

    蒂蒂十年如一日地辛苦照顾女儿,成为全美人民的典范。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尽心尽责的完美母亲,却上演了一出“爱的罗生门”。

    神奇的是,到了晚上,女儿悄悄起床,开始站起来活动僵硬的四肢,从冰箱里拿出一大瓶可乐和蛋糕,黑暗中登陆自己秘密的facebook账号,发泄情绪。

    可到了早上,她又变成一个病怏怏的孩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看似“完美母亲”的背后,却藏着骇人听闻的真相。

    其实,女儿从始至终都没有生病,她是一个完完全全健康的小孩。

    从出生到20岁,所有的病症,都是母亲杜撰的。

    女儿不能直接和医生对话,因为母亲怕露出破绽。儿童社会服务组织来调查,她会给女儿吃安眠药,看低幼动画,让她看起来就像一个智商低下的儿童。

    每次医生都说:“你女儿很健康啊,一点问题都没有,不需要采取你说的那种措施。”

    蒂蒂就是不信,自始至终都觉得,她的女儿有病。

    所以,为了让吉普茜显现出病情的严重,蒂蒂把女儿所有的牙齿都拔光,把头发剃光。

    事后,蒂蒂会告诉女儿“妈妈这都是为你好”,可这样的“好”透露着偏执和扭曲。

    以上这个故事出自美剧《The Act》,更恐怖的是,它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

    也就是说,在密苏里州,真有这么一对母女,以这样极度变态的方式生活。

    母亲以爱之名,操纵着女儿的身体、头脑,控制她整个人生,包括生和死的权利,这种畸形的母女关系让人不寒而栗。

    可这毕竟只是小概率事件,发生在你我身上的可能性少之又少。

    但不可避免,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会经常陷入这种“罗生门”式的亲情关系中而不自知。

    如果说,美国独立自由文化的熏陶,也未能消除这种家庭教育的错位和偏见,那在固守伦理孝道的中国,是不是更应该思考这个永恒的命题?

                                ❤

    继《都挺好》之后,电视剧《青春斗》频上热搜,引起热议。

    该剧除了感情线引起广泛关注外,人物丁兰妈妈,被网友笑称“比苏大强还能作”。

    女儿丁兰凭借四年的努力,和男友好不容易拿到慕尼黑大学的offer,两个人正高兴地商量着一起去德国念书。

    然而,丁母为了阻止女儿出国,决绝地将她的护照和录取通知书烧毁,剪掉身份证和银行卡,一心要把女儿绑在身边。

    不仅如此,她还拆散丁兰和男友,并以“孝顺”为由,对女儿进行精神“打压”。

    本该拥有完美人生的丁兰,却被捆绑式的母爱把人生彻底搞砸了。

    这种扭曲的爱,将自己的主观意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导致他们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且还要带着这份“爱”负重前行,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暴力”?

    比起肉眼可见的伤疤瘀血,精神暴力带来的伤害就是沉疴宿疾,会随年岁增长而无限拉长、膨胀。

    它就像是一个不定时炸弹,或许,将在人生的某个重要时刻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威力,猝不及防,避无可避。

                                  ❤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提及“伦理孤独”,即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

    “孤独”这个词第一次和家庭伦理挂钩,带着悲凉的底色,这是在华人社会中普遍的亲子伦理压力下的产物。

    父母以爱之名强制赋予儿女某些责任,当反叛和伦理对立,在孝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兀自画地为牢,固守着伦理责任,以至于有时丧失自我。

    反叛往往找不到出口,而伦理被发酵得越来越浓烈。

    如果足够幸运,有那么几个反叛之徒得逞,单枪匹马和伦理叫嚣。

    那后果很可能就是断绝关系,或者陷入“为你好”和“你不懂”的争执漩涡。

    蒂蒂对女儿变态的控制欲,丁母对女儿的过度干涉,体现出来的恰恰是一种伦理孤独。

    她们俩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身处家庭关系中最强硬的一环。

                                ❤

    樊登说:“女人这辈子子最大的敌人是母亲。”

    这几年,母亲的角色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

    在探究家庭角色影响力的命题中,如果母亲过于强势,那家庭矛盾往往都比较尖锐。

    一般来讲,当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

    24岁时,蒂蒂和17岁的高中生罗德有了孩子,两人结了婚。但男生还年轻,承受不了这份责任,于是,在蒂蒂还没生的时候就跟她离婚了。

    单亲家庭里,失去爱情的女性将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放在女儿身上。于是,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就把爱打碎了,并且无论如何都拼凑不出它本来的样子。

    那后来的爱呢,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影罢了。

    而丁兰爸爸长年患病,身体每况日下,夫妻感情在几十年的琐碎中消磨殆尽,父亲的角色影响力几乎被母亲的强势挤压,直至这种父爱消亡、缺失。

    这两位母亲都是孤独的,当失去丈夫以后,会本能地抓住孩子这根救命稻草,连同对丈夫的那份攻击,也一并投射到儿女身上。

    这有错吗?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被不断重复、怒吼,在父亲参与感极低的家庭,也不能把这种伤害完全归咎于母亲。

    他们那代人,男人和女人的社会分工不同,因为养家糊口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父爱缺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家庭教育。

    我们也很难解释父母带来的“养育之痛”,是性格使然还是命运重演,又或是能力不足,可或轻或重,类似的悲剧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生活中。

    除此以外,个人的反抗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人抱怨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性格上打上烙印,陪伴了一辈子的阴影。

    试想一下,十八岁的时候,你想报艺术类院校,父母说梦想不能当饭吃,你只好放弃喜好。

    28岁的时候,你把谈了8年恋爱的对象带回家,父母说你俩不合适,逼你去相亲,挣扎无果,只好分手。

    那年,你和他们中意的女孩结婚。

    30岁的时候,你想离婚,父母以死相逼,你再次妥协。

    这样看来,人生重要时刻的所有决定,都被父母操纵着,他们剥夺了你幸福的权利。

    也不是说被放弃的那部分就一定好,只是,眼前选择的人生也不怎么开心。

    可不能否认,自身的懦弱妥协也是伤害的一个根源啊。你怪父母对你控制太多,父母痛心你做事没主见,帮你抉择。

    所以,到底是谁的错呢?

                                ❤

    心理学家曾奇峰,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

    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

    选择什么的父母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原生家庭之痛,可能终其一生都未必会痊愈。

    原来以为“逃离”或许是唯一的出口,异地求学,远方安家,自认为剥离出来了,可他们的风吹草动到了我们这儿,都变成山洪海啸。

    也许,对待伤害,最好的方式未必是和解,大团圆的结局是让我们偶尔陶醉一下。

    反抗不是不孝,也许是爱的另一种迂回,是自我意识迟到的觉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说你的人生也被父母搞砸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kx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