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微妙玄通--我读道德经(15)

微妙玄通--我读道德经(15)

作者: 南溪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2-03-20 10:43 被阅读0次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时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且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正因为他深藏不露无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强用下面一些比喻来将他描述:他的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赤脚涉水过河时那样逡巡不前;他的警觉戒备啊,就好像居于强邻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万分;他的拘谨严肃啊,就像在做客一样;他的融合可亲啊,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质朴啊,就像没有雕琢过的原木;他的旷远豁达啊,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他的浑厚宽容啊,就像浑浑浊浊的江河大流一样。谁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在安静中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使其慢慢显出生机?保持上述道的要义的人,不肯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这一段虽然写的很长,但是我觉得她还是在阐述古代得道的人是怎么做的?开篇他先说了,古日修道的人能够微妙通玄,深不可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到本来就是一种很玄妙的存在,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所以修道之人也无法用很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为了能说清楚修道之人的道是什么样的?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就像冬天过河时的豫,像胆小的犹,待人既严谨又亲热,质朴宽厚,豁达深远。说这些,也是为了说明,浊与清,静与动的转换共存,这就类似于阴与阳的平衡转换。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所以要保持不满,保持不满,才能相互平衡转换,生生不息。这就是我理解的道德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妙玄通--我读道德经(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mo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