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一朋友说,换工作之后你变了,变得都不像你了。
我第一反应,不对!我不是为了你对我的固有印象而活!
原本我可以浩浩荡荡地辩个三百个回合,我哪里有变,你才变了呢,你全家都变了...但是停!
但是我回过来擦掉了这行字,回顾了一下来龙去脉。
我为什么要反驳他呢?我确实是变了呀!
然而为什么,为什么第一反应总是拒绝的?
或许在我心里,住着一个“评断小人”,她总是活跃在思维第一线,在我发起一个话题之前,其实潜意识已经有一个“不成熟的小预期”。并且她一定要讲她的观点表达出来,和这个世界发生关系。
其实,当我写到这里,我已经意识到她的存在。
最近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这件事,是最近火遍大半个上海的《欢乐颂》最具争议的人物--奇点,似乎对他爱恨两极化特别极端,我最好的朋友洋洋洒洒加班写了第一篇自媒体的文字就是为了这个角色,身边的同事午餐全在争论安迪到底适合谁?奇点还是小包总?还是老谭?
我没看全这部电视剧,每次都是回家瞄到两眼片段,有两段让我枉下了推断:
奇点为了挽回安迪,去外地和她弟弟相处了两整天,回来声情并茂地表达他们完全可以一起生活没有障碍。所有的事情,当然前面听大家转述的擅自带安爸来见安迪等,都是奇点“我自己认为”这样对你最好,永远是以“我”开头,我来判断事物,甚至“我”来控制自己的潜意识。在安迪一次简单的大力油门地试探下,那个害怕未来内心惶惶的潜意识终于不小心跑了出来,让他彻底清醒。
因为“我的眼里只有我”,才会想要争辩,让世界接受我的观点,我就是有无限的控制欲,甚至要控制我的另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