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钉子和宇宙,需要说明一下缘由。
钉子是一个很微小的事物,而相对与宇宙,它却是宏观缥缈抽象的。
昨天,我和女友乐此不疲交流了数小时,从午饭过后,一直到凌晨熄灯。其中的内容各异,但由于交流,我的心抵达了一种彻底宁静状态。
这种状态的感觉就是内心平静如水,又好比是寂静夜空中温柔夜色里有叽叽喳喳的虫鸣与微风的声音,又好比是开阔湖畔永寂的水面没有任何波澜。在平静状态里,我能听自己呼吸的声音和心跳的节奏。
交流的最后,女友说:“当你只站在上帝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时候,你永远也不清楚一颗钉子的样貌!”
她的这句话引发了我内心共鸣,于是,我陷入沉思。
以前,我和我姐夫有过一次聊天,正是那一次聊天让我知道了一个关于理解的六个层次的说法。
什么是理解的六个层次?
六个层次具体有六点:环境、行为、能力、身份、信仰、灵性。
六点便是六个方面,可以是从下到上,可以是从上到下。往往可以用来界定一个人。
举例浅显说明如下。
对一个人首先起到作用的是环境,在乡村出生的人,便会知道耕田种地的事情,这也可以是成为他的能力。在城市里出生的人,就又是例外一回事。
正因为有环境原因,才引发了一个人的行为。这个同样可以单独举例,比如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他具备的能力和在设计公司或者说种地的人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而由于一个人在环境里有了特定行为才会有可以称之为的能力。
能力塑造身份。
身份的成型又和信仰有关系。
人的信仰关乎灵性。
这六点内容可以反复去推敲,但不一定是死板和绝对,用以参考可以有实用价值。
但是我说这理解的六个层次和女友最后说的那句话有什么关联呢?
关联就在于人的层次。
比如,农民和工人,农民一辈子种田,工人或许一辈子在工厂里,他们的愿望就是年年地里好收成,年年工资福利待遇好。这两个人身份多半和环境有关,而他们的愿望可以就是他们的信仰。假如,这时候,一个外企工作的人员,他接受的是现代知识体系,当这三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对比就很明显,外企人员向农民聊价值观的事情,农民可能什么也不明白,农民向外企人员聊化肥的事情,外企人员可能也不清楚。
而随着社会越来越现代和科技化,在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外企人员最有可能因为信仰的高度而跃迁,但农民的信仰如果达不到整个时代进化过程中的普遍高度,很有可能就被边缘化和落后。而只有一个办法是通用的,如果农民对深奥自然规律和哲学有所领悟,那他一定也不是一个非凡的农民。
因为环境是人们无法选择的,而灵性的高度,换句话说也可是一种天赋里的悟性和后天学习的造化。
但是,理论归于理论,如果按照理论去践行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设计到从高到底的方式方法问题。
如果一个人想要去偏远地区开发新市场,那一定是关系到当地的人们的整体精神面貌,这也会影响到很多方面。就像一只鹅放在一群鸡里,鹅可能会死亡,也有可以鹅会生活得很好。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
就像在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里提出的一个维度的说法。降维和升维,和理解的层次相似,甚至完全可以践行于生活。
仅此,纸上闲谈而已。没有绝对不变的道理,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
常思,常践行。
生命之美,爱的力量大过于对力量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