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巨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天资聪慧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决心,有毅力。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有收获。
看到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他是一个总比别人慢半拍的底层士兵,聪明跟他是不搭边的,但是他靠着一股韧劲,蜕变为一个强大的士兵。
勤能补拙是一个褒义词,但是我从根本上不相信勤能补拙,我甚至还认为这句话有害,会误导人们去做一些错误的事情来。一个人的成功,方向,方式和目的更为重要,而不在于时长和付出。
我举一个反例,大学时,每到学期期末,大家就一起在那里利用最后的一个月学习,从早到晚,这应该算是勤奋了吧。然而我们也都见过最终的成绩,考的最好的,并不是那个最勤奋的,最勤奋的也可能挂科。想要在短时间内学习一门课,并考出好成绩,你需要先去研究教材和考点,思考这门课老师到底想怎么考,然后你还需要选择适合难度的习题,最后在每一次解题的时候重复相同的拆解步骤:分析题干,列名已知条件,寻找隐藏条件,判定题目类型,分析出题人的意图,最后是连接知识点做出解答。
这是一个太过复杂而且太过痛苦的过程,多数人不愿意这么去做,他们宁可拿起一本教材就从第一页读起,直接做题,随即就去对答案,为了每次正确率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感到高兴或者难过。他们没有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勤奋为他们带来的收益几乎为零。他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考试要考什么,没有牢固的掌握知识点,他们的确通过看答案记住了一些解题方法,但最终还是无法灵活应用,题目出得稍微灵活一些,他们就立刻失去了方向。这个人就是我。
所以我坚持说,勤奋的人比较懒惰,他们不肯真正努力,总是幻想高强度地简单的重复就能带来质变,一次掩盖他们回避问题实质的事实。最后又把一切归结为他人聪明。很委屈地说:那些聪明的该吃吃该喝喝,最后还考这么好。但真正的问题是,你知道别人是如何备考的吗,你不愿意用那样的备法,你选择了更为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已。
勤能补拙里面的拙,就是自己对某一方面不擅长,俗话就是这方面的笨蛋,我不相信一个人是全面的笨蛋,人只是存在擅长和不擅长好的领域。
我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显得要聪明很多,而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内则显得相对笨拙。因此,问题就转换为如何去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而不是勤能补拙,用后天的勤奋来弥补先天的笨拙。
我甚至要多问一句:为什么要补?难道一个人当真可以一无所长,一无是处吗?但凡有所长,为什么不先去增加它的长度,却想着用勤奋去弥补短板呢?在我看来,一个人但凡有一样长处,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下来。
回到文章开头说到的许三多,他笨吗?确实笨,他不擅长沟通,不擅长学习新鲜技能,智商偏低,但是他体力好,耐力强,对生活充满希望,心思单纯,老实本分。电视剧中,他也从头到尾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一个兵王。想如果让许三多做一个IT男,他即使付出几十年,估计连一个 hello world 都写不出来,最终他肯定是得被裁员的那个。幸运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擅长点,并付出时间和努力,且最终有了回报。
当你发现自己在这一领域不擅长怎么办?在这种时刻,最为要紧的事是继续前进,赶紧再去尝试一个新的领域。
很早我就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往往心灵手巧,他们在技术活上更有天分。我也发现那些不善于言辞的同学,当他们偶尔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他们的话语比大锤还要有力。但是,如果他们认定了自己是个笨蛋,那么多半就不愿意去尝试了。如果他们又听信了勤能补拙的说法,继续重复简单的劳动,大量投入时间精力,其结果是更加挫败,于是更加强化了自己是笨蛋的自我认知。
每当我听到某个人很勤奋的评价时,我都会忍不住问一句:他在干嘛呢?这个问题听起来很无礼,但我心中并没有羞辱他个人的意思,我只是问出来我的疑惑。说一个人勤奋,我问他在干什么。如果回答不出来具体干什么,那么答案就只能是他正在勤奋。而勤奋是个形容词,这里应该回答我一个动词。没有动词,说明这个人只能看出他正处于某种大量消耗时间精力的状态中,除此之外什么都说明不了。
正所谓假勤奋。
而如果谁跟你说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勤奋,我想他应该是没跟你说实话。
勤能补拙是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但是它总是能很方便地给出一种针对现状的解释:你没能弥补起来,说明你勤奋得还不够,而勤奋永远没有最高形态。所以,对于我们“笨蛋”来说,最好不要寄希望于用勤奋去弥补什么,而是去找到让自己愿意主动勤奋起来的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