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文章提到房地产,有个朋友留言说,“房地产是一个友尽的话题,说多了,别人跟你翻脸。。。所以,一般我都说,嗯,一直涨。。。” 对这个回答,深以为然,棒!
昨天有个同学跟我聊到房地产,明里暗里炫他在在成都又搞了套房子。我问搞来干吗?他说,钱放在那里只能贬值,房子还要升值,一直都会涨的。我回答,恩,一直涨。
这个同学他爸是个包工头,不算小。同学毕业后,在外面混了一年金融,然后就跟他爸干了。他们转战成都不久,给某公司修了个房子,不幸的是,被搞了。消防怎么改都不达标,公司不收房子,不给结款。于是他们欠了材料商、工人一大笔钱,这个事情到今天都没了结。于是他又出来单干,做贵金属期货交易,把所有的债务和麻烦都扔给了他老爸。
从他爸那里出来时带了资金,加上贷款,他在成都三环边边上买了套房,赶上了成都房价暴涨,两三年涨了几十万。于是,或许就开始了对房子的迷之信,加入了杠杆买房的大军。炒房子的确比炒贵金属风险小。
认为房价单边上涨的人大概是对ZF对于房价的控制力有着信仰般的相信,同时太看低经济规律的力量。
经济规律跟政体、制度这些关系不大,它背后的人性在全世界都一样。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近期ZF对于房地产的种种举措,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房价大跌。房地产ZC的频频出台,正是说明了这些ZC开始达不到预期......
另外,放水已经失去了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分析房地产,我们再看买方市场。全民炒房的时代,能上车的都已经上车了。
房地产之所以能在我国炒的这么凶而没有发生系统性的风险,个人认为根源之一是老百姓的储蓄作了支撑性的贡献。储蓄支撑了房地产的持续走高,其它的比如居民福利绑定只是手段。因为老百姓有钱,所以近几年,ZF降杠杆,企业降杠杆,居民加杠杆,杠杆部分转移到了老百姓手里。
任何东西背后都是有价格的,高房价的代价就是储蓄的大幅减少。很多家庭,多少钱包,多年奋斗努力后的积蓄,因为一套房子一朝耗尽,同时还欠了银行一大笔钱。看到有人还在怀疑我们的房子有没有泡沫时,我就笑了。先不谈租售比,这么多的努力=一个房子(与别人共用墙壁和天花板),如果这个等式成立,那肯定是没泡沫的。
通过房子,财富从老百姓那里转移到了一小摄人手里。
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
按这个速度,我们的住户贷款将在2023年超过住户存款,也就是说,那时候全民将进入一个借钱消费的时代。
如果没有了高储蓄,房地产高价就失去了源头。
另外,全球经济收缩,我们的经济下行压力也大。经济下行意味着挣钱难,许多问题就会出现,比如近期听得比较多的降薪裁员。很多人买房是因为工作稳定,收入稳定,认为自己以后工作也会稳定,收入会越来越高,只考虑到了未来增长的预期,而没有或者是不愿意去想到可能出现的其它情况。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以后的收入一定比现在高,然而这种想法很多时候都是一厢情愿。
搞了高杠杆,再遇到失业,家里如果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怎么办?
刚需买房也是个美丽的陷阱,很多人一说到刚需,眼神里就闪过一群单身未买房的男人......
这里的刚需,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个伪名词。
什么是刚需?
没有就一定不行,这才是刚需。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机是不是刚需?算是吧,因为人人都在用,没有就没法社交。但你离了手机会死吗?不会。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疯死掉?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没有任何内容的空间里,呆上几天,人就可能发狂。这个时候,自由才是刚需。
没了房子,命运将会发生重大改变,这是刚需。刚需就是不管房子啥价,都要买,因为不买的损失是自己无法承受的,或者是买了后的收益远远大于价格的波动,这才是刚需。比如小孩要上学,非这里的学校不可,而且小孩是你们的全部(想想都黑人)。
而大多数人,买房的主要动力是看涨,这其实就是在投机。
低利率以及高通胀,钱放在银行是变相缩水。道理是这样,但当下普通人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钱存在银行里,因为普通人很难摆脱被BOXUE的命运,同时现在是微利时代,投资变成了专业人才干的事情,就算是他们也很难保证赚到钱。
对于普通人来说,经营好自己是刚需。经营好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更迭的潜意识准备,因为工作需要的是合适的,你干着干着就可能不合适了。而婚姻的本质是匹配,匹配不上了,基本上就只有分手这一条路。
当下现金为王,这句话不是白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