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书友谈《论语》

北京书友谈《论语》

作者: 菊花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3-12-25 13:25 被阅读0次

    最近,梨城青麦读书群的文友在线上共读《论语》,群主海蓝特邀请她认识的一名文友给大家介绍读《论语》的心得。我把远方的文友发的语音整理成文字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书友大家好,我在距离你们三千公里之外的北京。海蓝也是我的书友,她邀请我给大家鼓鼓劲儿,谢谢她对我的信任。

    说实话,读书是非常个人的事,尤其是我们这种不是为了考试或者评职称而读书。我一般不喜欢给别人推荐书,你读的书基本构成了你的精神世界,更不需要如海蓝所说为大家鼓鼓劲,因为你真的获益了,自然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之所以答应海蓝跟大家说几句话,是因为我这二十年,一直直接或间接的跟读书会有关,深知做读书会不容易,也知道做读书会的必要。

    我爱上读书是从大学毕业开始的,上学的时候不喜欢看书,机缘巧合,认识了很多学界的大咖,在他们的熏陶下,慢慢的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我知道,大家接下来要读的是《论语》,巧合的是,我正式读经典也是跟着一个读书会,读的就是《论语》。

    大概是在2013年,也就是十年前,这十年,无论我读什么书,《论语》从来没有放下,每天都会读一点,真的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我能坚持呢?其实坚持这个词儿,大家想一想,在我这儿已经不合适了。可能刚开始读的时候是在坚持,但现在就不是在坚持了,就真的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动作。

    大家为什么要聚在一起读论语呢?我想大家来了,就不用再想这个问题了,大家肯定各自都有答案。

    我就分享几点我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点,读经典,要不求甚解。有些朋友总是试图弄懂经典的原意,真的没有必要,即使是历史上再有名的学术大家也不敢说是真的懂了。有那么多的解释,有那么多的理解,真的就说他理解的就是原意,不可能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有恒长的意义。常读常新,无论处在什么年代,什么环境,都能给我们启发,给我们当下遇到的困境提供一些解决的思路,这就够了。当你读不懂就翻过去,下一次再来看也许就懂了。

    第二点,我们读经典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允许对他有不同的理解,我们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跟各自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教育背景等都有关系。比如,我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还干农活,很向往富足的生活,当我读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我就不理解,这有什么好乐的呀,没吃没喝也没地方住。这是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自己生命追求的维度,哪怕自己物质不富足,经历各种挫折,我们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第三点,我想说的就是,我们习惯把孔子当成一个圣人,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没错,他是一个圣人,但如果这样,我们很难真正把他说的话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和想法发生联系,就会变成一道鸿沟。我更愿意把孔子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也有吃喝拉撒,甚至孔子说自己是丧家狗,但这丝毫不会减少我们对他的敬重,孔子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也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他和他的弟子们讨论的内容,其实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北大李宁老师的话说,读孔子的书既不捧,也不摔。

    好吧,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说这么几点吧,希望大家能够读起来。在《论语》中学习到仁爱、智慧和勇气,谢谢大家。

    听了这位文友读《论语》的感受,我深受启发。读论语不一定非要完全理解了再去读,只要坚持每天诵读,哪怕其中的某一个观点能带给我们启发,读了就有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书友谈《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kh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