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悟

作者: 岸南杀我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21:37 被阅读0次

    《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会有一种压抑,自外向内的浸染,它强迫我对生命展开思考,从开始到终结,从起源到毁灭;经历一次次的灵魂的拷问,而思维也于此中一次次重生,升华。可惜,榆木脑袋始终都达不到先生参透命运的高度和大度,只侥幸见得其中些许皮毛,受益已然匪浅,以此自乐作此篇抒己薄见。

                                                ——题记

    病隙碎笔,先生的这本书如是名。另外,编者还给其留下了一个注释名“史铁生人生笔记”,其实先生的人生苦难居多,写此慰藉,此处唤作人生笔记倒不若看作是先生释然命运的独白。然当我想起“求生难,求死易”时,对先生之敬畏则又陡然升起三分。

                                 

    在书中,史铁生先生戏谑地将命运比作“人间戏剧”,“ 学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 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 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先生如是说。我想到佛家的的大千世界,众生纷纭又何尝不是呢。想来也是,人于世,活不出一般,即使再过平庸,也有差异万千。先生,勘破了人生。“人生本无意义,是我使人生有了意义”。

    万古长夜,千年方才有一圣人入世,可这抱患之世,以一身之力,要虚补苍天。难啊,力终有穷时,力殆所以不及。救世不成,救人则难。先生或许也想到于此,在狭小的病床上,一支笔来抗击命运。求神是虚妄,但求实际,不若求己。先生的笔尖写下了“人生,命运,金钱,爱情,道义。。。。。。”但凡个体生命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必须开解的难题,先生都没有回避与躲闪,而是调动了生命的全部激情与智慧给予一一地解答。这就是以生命追问的力度来拯救弱小的生命,乃先生的气度。

    生命的高度,先生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约莫遮了天,否则,又何以让人敬畏,甚至恐惧。

    轮椅响在了落满银杏叶的那时地坛,一步一步,它走的极其吃力,昨晚下了一场雨,满园中有着黄叶微苦的气息,那种气味,却叫人怎么也记不住,记一遍,却能忘的毫无征兆,忘记吧,记得倒也碍事。轮椅上的那个人向地坛深处望去,他的目光深邃,眼中似乎又是一片宇宙,一个他人无法进入的不可知之地。

    远处是枯木,荒芜的草坪,深秋,倒是枯了一堆杂草,多了几处萧瑟,心没乱就好。

    银杏树下还是一堆黄叶,只是枯叶被不断来去的脚给践踏的失形,学生拾起一片飞在角落完整的叶子,放在鼻尖,想去嗅嗅那微苦的奇特,抬眼,看见自北方的雁,还要飞回北方,“无声”。

    凑到鼻尖的味道像是被熨烫过的,伴着那种微苦,那,或许就是生命最后残留的气息。来的快,去的也快。学生学先生那时,往远处看去,这次一眼看到了头,那边是墙,没有温度的墙,这边人声嘈杂,学生往后退了几步,伏在了地上,将手放在了地上轻轻摩擦,那份褶皱,是不平的的水泥,带有生命温度的轮椅印死在了水泥下。学生哭了,祭奠死去。

    我曾看书时,闭目的一瞬,便见到了先生,我没见到他坐着轮椅,他是站在了不知名渡口边的一艘小船上,弯腰撑着杆,扶着江面上的铁索,摆渡一干灵魂,那些在天地间飘荡许多年,无处归宿的亡魂,以及那些失去方向,恐惧的胆小鬼。他们缓缓登上先生的渡船,先生的船要去往对岸,先生把他的不可知之地献给了迷惘的众生。

    先生谈及死亡,眉角流出的是一种超脱的轻松与淡然。

    芸芸众生,何人无我,何人不我,何人非我?佛说,慈悲。

    我不再畏惧,不再悲哀于这世界上终有一天会没有了我,我要恐惧于那无限的寂灭,先生教会我去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我,我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之中,我从无中来,又何惧往那无中去。佛以为我说,“我悟了”。先生只说“我以为,我悟了”当我的存在开始存在,便处处是我,亘古不变的生命的温度,从无再到无,也是有。

    我仰望先生的高度,只是一瞥,天边就亮了一片。

    在病榻的最后的那些日子,史铁生先生在痛苦中笑,笑这一世命运,要必然到来的死亡。笑那终将留存世间的叫“我”的精神意志体,笑“人间戏剧”。

    所以,人生这场戏,开头和临了先生说“各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fe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