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说起,高中时候读的书,如今已经全然没有印象了。只记得读过,有一些零星的片段情节记忆。
最近重读《半生缘》和鲁迅的杂文,去年重读《围城》,感官和高中时候读,又完全不相同了。翻了翻旧书柜,有大约五六册张爱玲的书,然而我丝毫描述不来她的文风和故事情节,也丝毫不了解她,根本算不做读过她的书。而在当年,是认认真真读过,可以说得出一二的,甚至有同学认为我是张迷。意识到这点之后,有惊讶也有怅然若失。
这些年的荒废和如今的生活习惯,读书真的是吃力,但不读,体谅生活时,就会更吃力。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理解。一边读一边感慨,原来作者写这个情节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啊。也感慨,为何几年前读过的书,我竟完全无记忆不了解,莫非真是个文盲。
最近一直想起来高中的事。我的文学阅读启蒙和积攒,大概真的可以算作是在高中。那时候的书,和现在的书,差不多价位。但那个时候,在学校食堂4块钱就能吃上两荤一素,一本书25块至30块,每个周末剩余的零花钱,留一些备用,还可以买两本课外书。每周都买,乐此不疲,晚自习的时候就可以看。那时也看杂书和小说,沧月郭敬明之类的也看,但不多。多数买的看的还算是比较严肃的书,只是不大在考试范围内的那种。不带翻译注释的《资治通鉴》《汉书》《战国策》之类的,唐诗宋词之类的,张爱玲三毛余华鲁迅之类的,还有被我当做知音故事看的三言二拍和明清小说,等等。那时,课文都会教古文,读起这些书来毫不费劲。如今重读,难啃得很,又没有耐心。那个好读书的脑子,大概被岁月侵蚀,吃掉了。
高中之前,所有人都以为我的强项是数学。我自己也这么以为。高一的时候,一个不算太过相熟的男同学,在异地读书,托他的妹妹带了一本书给我,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在封闭式学校,用宿舍的座机给我打电话,说放假逛街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一看就觉得很适合我,于是托人带给我。那个时候,大概是我所谓的文学气质初显,而自己并未发觉。我确实好喜欢这本书,时隔多年依然喜欢。那会儿,刚巧语文老师在讲三大境界,读了《人间词话》的我,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融汇贯通,所思所想所作之文,受到了当时的语文老师极大的鼓舞。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喜欢宋词,甚至喜欢古文,概有这本书的前因在。
如今读鲁迅的杂文,和上学时候读的感受又不一样。以前当学生的人,多数怕鲁迅,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阅读理解不好做,也可能是语文老师把他讲得太严肃。现在是半个中年人,经受了生活之后才读他。觉得可爱又正直,虽然时代不同,倡导和感观不同,但有股正直勇敢向前冲的力量,社会形态虽衰败,但仍有曙光。是真的为了这个社会,忧国忧民,才能作出这么深刻的思考,才能这样发声。反观我自己写的文章,不提也罢。
希望这种阅读好文章之后的羞耻心,也是一种进益。生活还需多思考,读史读诗读文读懂自己,脑子一片混乱,但又畅快。回头看文,通篇都是那时候,改也改不完,改不掉。大概是年岁大了,伤春悲秋也明显。总之,看文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