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仅呈现本课题的理论性、原理性知识核心概念,至于在课程化过程中产生的实践性、操作性知识核心概念,不在这里呈现,而是在后文“成果创新程度”部分介绍。
1.写作思维
也称广义写作思维,包括赋形思维和路径思维。赋形思维分为重复(渲染)与对比(反衬)。赋形是为了主题的渲染、造势、清晰而运用的空间性写作思维操作技术。路径思维,可分构成、原因、功能、相似等思维操作。路径思维是对赋形思维进行时间性、逻辑性、程序化、方向感的具体操作。
2.时空美学
美,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对象的表象中直观或折射出来的艺术家或造物主的生命时空、心灵时空,它就是生命生存、生命自由的确证,或者说,它就是产生自由这种“功能”的“结构”(精神实体)。
美感,就是审美主体对从审美对象直观或折射出来的生命时空、心灵时空感受的情感状态。
审美行为、审美活动,就是对审美对象中的心灵时空、生命时空的直观或折射的心灵判断的思维活动过程,这是一种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主体间性关于生命自由体验的交流、对话、共鸣的过程。
3.言思美文
写作言语运行的背后是写作思维的运行,写作思维运行的背后则是写作美学活动的推动,而写作美学背后又受作者的时代、地域乃至文化精神的制约、推动、控制。故而,言、思、美、文就是写作行为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内在机制。
非构思语文认为,写作思维,也是阅读思维。写作是赋形和路径思维的展开、发展,而阅读就是赋形和路径的反推、聚焦。无论是写作教学还是阅读教学,真正有效的是对写作(阅读)思维模型的建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言语语感的陶冶、积淀。
由于广义写作(阅读)思维模型的发现,在阐释学上,就有了客观的、思美的非构思阐释学。
实验│非构思20年:课题实验的理论核心概念4.非构思阐释学观
阐释、理解、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客观性。不能把阐释、理解与创造、表达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行为。在阐释中、理解中创造、批判是创造行为、表现行为而不是阐释行为、理解行为,二者应该具有时间的先后相位。作者未死,不能随心所欲,阐释、理解要具有依据性。反对构思性先入为主的有意识“偏见”,而无意识偏见无法去除,这是理解、阐释的自然背景。非构思阐释学是一种现象学阐释学,它“面对”的是文本作者的“表达思维操作模型”这个“表达行为”的“事情本身”。阐释学“本质还原”的就是这种文本作者的“表达思维操作模型”这个“表达行为”的“事情本身”。
5.非构思阅读观
阅读是一种生感、生识、生情、生美的过程,并且是通过言语思维与美学思维的操作及文本的感受和认识成果来实现的;因此,阅读教学要回到阅读的情感、思维、美学的意识,回到文本语境,回到过程。
6.非构思写作观
写作是一种运用一套写作思维操作模型来生成文章的材料、语言、结构,甚至思想观点的写作行为状态,即不进行构思谋篇布局拟写提纲的写作状态、境界。其基本特点是淡化构思,强调思维,强调表达。非构思写作的优势在于真实、自由、开放、有路径、有导引、容易、有效。
本课题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具有前沿性的原理性的非构思阅读和写作观,在中学语文界进行课堂教学化、课程系统化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二版),马正平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2.《高等写作学引论》(第二版),马正平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3.马正平《作为“实践哲学”之知识观及语文知识体系的非构思写作学、言语学、阐释学、阅读学》,首届“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高峰论坛论文集,2013年11月22——24日, 成都。
4马正平《生成主义教学观: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第三条路”》。
5.马正平在江西教院的“国培”讲学课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