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综艺咖
八位导师也救不活《奇葩说》:为什么辩论的才华那么容易就被榨干

八位导师也救不活《奇葩说》:为什么辩论的才华那么容易就被榨干

作者: 天合达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2:25 被阅读11次

美国投资大师,原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经对电视娱乐节目作出一项调研结论:一档火爆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寿命通常在7-12年之间。

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调研结论。目前国内的综艺节目可谓是群雄逐鹿,烽烟四起,竞争之大,更新迭代之快前所未有。

观众的口味变化快和观看选择多,这个结论似乎不怎么准了。

比如曾经火的一塌糊涂的《我是歌手》办了5年就变得不温不火,今年也黯然“下架”了。

要说不准吧,“跑男”火了六年了,似乎还是很热。

实际上,抛开火与不火的表象,《奇葩说》迅速没落的核心原因还是人才的匮乏和断档。

就像现在《奇葩说》第五季的导师李诞说的,“《奇葩说》,曾经火过的节目!”

《奇葩说》从第四季我就没看了,一期也没看。据说,点击率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穷则思变”,第五季的变革,如期而至。于是,我看了一期,看过一期,可能就不会再看下一期了。

(一)

奇葩说第五季彻底改变了赛制,导师有四名,除了蔡康永和高晓松外,新加入了“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奇葩说第一黑粉”、中国脱口秀第一人李诞。

有了四名导师还不够,前四季的冠军也不当“奇葩”,当“奇葩队长”了。这样,《奇葩说》有了八名导师。

第一轮的赛制也改了,提升了对抗性,直接1V1进行淘汰。晋级率是“明码标价”的百分之五十。

然而这些都是噱头。观众之前爱看奇葩说,最核心的还是因为内容。前期火是因为有好辩题,有金句,有蛇精病,有嘶吼,有专业,也有综艺娱乐,有火花,还有争议。

这符合综艺节目要火的所有要素。

有被主流媒介抛弃已久的“辩论大神”们贡献普罗大众因陌生而有兴趣的辩论技巧,有奇葩、爱撕逼、口才上佳、不温不火的观众们不熟悉的“通告艺人”,也有各行业的幕后人员来“解放自己的天性”,有关注热点、立意新颖、发人深省、甚至脑洞大开的辩题。

有专业、有内涵、有搞笑、有奇葩、有冲突、有内幕、有批评......

(二)

但在《奇葩说》的第三季之后,在“大神”黄执中走到前台来拿了当季的冠军后,就失去了所有吸引眼球的要素。

辩论大神们不再“神”。因为专业辩手们反反复复就是那些套路,陈铭这名曾被余秋雨称赞为“可能是最会说话的年轻人”的辩论大神级人物,被戏虐为“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因为同样的套路用多了。

于是,马薇薇开始剑走偏锋,面对所有辩题,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硬找非主流的角度去辩。高级一些的黄执中每次都请君入瓮地构建一个特定场景,让你深陷其中。但是套路用多了,就不好使了,新鲜感没了,观众不买帐了。

通告艺人们呢,蛇精病的噱头用一季也就用完了。

后来你再怎么继续整容,整的你眼睛都闭不上了,也就是“第一季的奇葩”,而内容越说越好,无非就是变成专业辩手了;

专业辩手越来越多,嘶吼的中年女艺人的发言也显得越来越空洞乏味;

其他领域的不知名人士们来到奇葩说,得到些曝光率,镀完金也该回自己的圈子好好赚钱了,留下来的基本都是回去了也没法赚钱的。

(三)

原有的人不够用了。新人的引入,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奇葩说前期能火成那样,主要得益于高校华语辩论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人力资源库”的爆发,然而高校辩手最大特点是持续时间短,绝大多数辩手打辩论的时间只有四年,可能技巧和积累刚刚成熟了就随着大学毕业而离开了。

只有继续读研、读博,乃至后来留校的辩手中的一小部分人,以及极少数像马薇薇、黄执中这种离开校园后仍以辩论为业的人能继续打辩论。

这些长期打辩论的辩手,也不都适合奇葩说的舞台,很多传统意义上的高手,来了奇葩说,也很容易“水土不服”,内容说起来“很干”。

再者,身为一名辩手,如果没能入到马、黄之类前辈的法眼,哪怕你也能“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也有较强的综艺感,想进奇葩说,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因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圈子。

你没进入到这些“大神”级辩手的,辩论名校的“圈子”,你如果是那一名来自大连高校的,马薇薇不认识的辩手,三两下被马薇薇KO了,也就离开了。

你还别说没能进入到奇葩说正赛的,就是进入到正赛的,只要和“大神”们不合,还是要走的。所以,当“大神”们的朋友圈资源用完了,辩手资源也就用完了。

所以,客观规律加上主观偏见,优秀辩手的储备很快就被榨干了。

娱乐圈的高手们,成名的只能来当导师、女神、男神,绝不可能也没有时间来和辩手们讨论辩题。

少了娱乐圈人士的加入,连“辩论应不应该娱乐化”这种“原罪”级别的对立和冲突都没有了。奇葩说又少了一个关注点。

辩论就像是相声、脱口秀一样,太多的人觉得我也能来啊,不就讲话吗?我也能讲啊,我讲得可好了,我们村里,我是最会讲话的。

但想要把辩论干称专业,却需要相当的功底和机遇。

所以,人才的匮乏和断档,在内容为王的互联网综艺界,是致命伤,却是《奇葩说》的先天不足。

内容跟不上,人才跟不上,靠疯狂的8名导师,靠更激烈的赛制,终究是“新瓶装旧酒”,骗得了自己,骗不了观众。

相关文章

  • 八位导师也救不活《奇葩说》:为什么辩论的才华那么容易就被榨干

    美国投资大师,原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经对电视娱乐节目作出一项调研结论:一档火爆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寿命通常在...

  • 观奇葩说有感

    今天看了奇葩说第四季的最后一期,导师和选手们对决,看完后被导师们的才华折服了,确实不一样,选手们的辩论听着只是过瘾...

  • 辩证思维

    拆解锻炼思维!黄治忠的奇葩辩论我也来拆解下. 第6期辩题论题:美术馆发生火灾,救名画还是救猫. 黄的辩论观点是:救...

  • 别把李诞当成偶像

    在“奇葩说”第六季“救猫还是救画”这场辩论里,李诞一改之前的姿态,完完整整的打完了自己的辩论。与之对位的罗振宇完全...

  • 奇葩说导师赛(救猫还是救画)

    奇葩说队长赛(精致穷,错了吗)文章链接 奇葩说第六季第一期淘汰赛文章链接 这一集被李诞圈粉了哈哈虽然正方最后赢了,...

  • 远方的哭声VS近处的哭声

    失火时应该救名画还是救猫,刚才刷微博时看到李诞在奇葩说里的辩论,拷问内心的同时,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在大多数人的...

  • 这群奇葩告诉了我们哪些真相?

    “奇葩说”,一部奇葩的网络节目。里面一个奇葩的主持人,两个奇葩的导师,带着一帮奇葩的选手,以一种奇葩的辩论形式和辩...

  • 美术馆火灾,你救画还是救猫?

    晚上陪家人看《奇葩说》,两支明星队关于救画还是救猫的辩论,其实讨论的是: 我们的选择,到底依据什么? 简单还原下咨...

  • 人心

    在《奇葩说》救画还是救猫的这场辩论赛中,李诞就是赢得人心的典型。 首先与教授相比,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俯视的视角,...

  • 有知者无畏

    前两天看奇葩说第四季的收官之作,导师组合和奇葩之王组合辩论我们最后都将变成我们讨厌的人是不是一件坏事。 在马东辩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位导师也救不活《奇葩说》:为什么辩论的才华那么容易就被榨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kl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