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子共读】谢谢有趣的童书,把我们照亮

【亲子共读】谢谢有趣的童书,把我们照亮

作者: 邵小兔sakina | 来源:发表于2020-03-06 11:26 被阅读0次

去年写了一篇亲子共读的“骑鲸之旅”(引用粲然的书名《骑鲸之旅》),记录了我和汉堡共读的一些记忆。此前,对一本书的喜好停留在感性的阶段。随着共读书目的增加,逐渐开始注意到绘本的语言、图文、创作者的故事等等。读得越多,愈发觉得如同打开了一个秘密通道,走进一看,芳草萋萋,鸟语花香,是一个诗意美好的世界,是我喜欢的世界。

这一年,也知晓了更多的童书人。

3月一席上海场,主题是“阳春有脚”。阳春有脚,是当时的时节,也源自蔡皋的书《一兜雨水一兜禾》。蔡皋先生讲述她画画、创作、做童书的经历。她在天台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蝴蝶、虫子、鸟儿都来了。在她创造的世界里,生命各自领受,各自遇见,各自生长。她说,生活,是一万个值得。

11月中旬上海国际童书展,因为参与新童书志愿者,有幸参与了唐亚明先生的采访,他是世界级绘本专家,是日本最好的童书出版社福音馆第一位华人编辑,目前是国内原创图话书“小活字”的总编辑。

借着采访前期资料收集,阅读了各大媒体对唐先生的各类专访,以及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先生的书和文章,对“绘本之力”“亲子阅读”有了更深的理解。唐先生说,他希望把他的日本经验带到中国,让中国孩子读到自己国家原创的好书。

12月,聆听了杨志成先生的讲座。先生是大师,被称为是“站在西方讲中国的故事”。他创作了一百多本绘本,并三度获得代表绘本最高荣誉的凯迪克大奖,两度获得安徒生国际大奖提名。他的每一本童书都非常独特。

全程2小时,先生都坐在瑜伽球上讲。他说,这个球就是我的立场。球有很多的点,每一个点都不同。同样,人生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球,坐在每一个不同的点上,都会看到不同的世界。

微小、普通、寻常如我们,要怎么样让生活少一些苟且,多一点希望?

大概就是借着先辈们的光。

以下是这一年,对绘本、亲子共读的一些粗浅的笔记。

01

绘本语言不可忽略

在我国,图文互动的低龄阅读物,通常称为“绘本”,或者“图画书”。绘本源于日文,图画书源于英文“picture book”的翻译。唐亚明先生引用了国内一位学者的概念“图话书”。

唐先生认为,图话书中,“图”和“文”是合奏,一起讲故事,不可忽视其语言。因为“图画书”和“绘本”约定俗成,所以大部分研究文章中使用这两个词更多,但“图话书”的提出强调了绘本文字之重要。

我意识到绘本语言的重要性源于汉堡的日常说话。她的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翻译语言,诸如,“我的天呐”“妈妈,这可怎么办”“我感觉很不好”……我才发现,我们共读的书单中几乎全部是引进绘本。

而引进绘本的翻译参差不齐。买原版时也会发现,有些绘本,可能并不适合翻译引进。比如,艾瑞·卡尔《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读过的应该都知道,英文原版非常押韵。

Brown Bear, Brown Bear ,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 .

Red Bird, Red Bird ,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

……

排斥读英文的汉堡也非常喜欢这本绘本,我们把它作为家庭游戏,经常会这样互相问“mummy mummy what do you see , Baby baby  what do you see ” ,也唱成歌谣。而中文版失去了语言的韵律,读起来索然无味了。

在小活字的一篇谈论绘本翻译的文章中,作者引用了“BOB THE ARTIST”的大陆版和台版的译本,其中最后一句:

Bob’s SKINNY legs are making him feel So SAD…

版本一译文:鲍勃因为有一双小细腿而受到大家的嘲讽…

版本二译文:巴布有一双瘦巴巴的腿,这让他觉得很难过…

这其中的差异可见高下了。

于是,我开始逐渐意识到绘本语言的重要。我非语言学家,但直觉相信,好的母语输入应该会带给孩子更好的语言感觉。由此,就稍加注意绘本的译者,很多译者本身也写故事,创作儿童文学或者是儿童文学研究者、资深阅读推广人,比如童书界大咖彭懿老师、梅子涵老师,阅读推广人阿甲,台湾的柯倩华……他们更会熟悉和慎重对待孩子的语言。

02

为书架增加原创绘本

整理我们的书架,几乎都是引进绘本。一个家庭的书目大致也能反映国内整体的童书市场。国外很多绘本,由于各类获奖,或者好几代人都读过,这样的书经过筛选,确实都非常棒。和汉堡读下来,她也非常喜欢,比如艾瑞·卡尔、安东尼·布朗、佐野洋子、加古里子、五味太郎、松冈达英……这些绘本界令人敬仰的前辈,他们的作品都深得孩子和大人的共同喜爱。

注意到绘本语言后,开始关注原创绘本。也因为采访唐先生的契机,得以了解到国内图画书原创的现状。

一同采访的姑娘,是一位来自潮汕的三岁女孩的妈咪,她更青睐原创。她在图画书领域也有很深的研究,给我很多原创绘本方面的推荐,让我学习很多。

比如《乌龟一家去看海》,周翔的《荷花镇的早市》。最近我们读了几本,汉堡很喜欢的有《团圆》《腊八粥》《棉婆婆睡不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妈妈,你在哪儿》……

翻开这些绘本,浓浓的中国风图画,语言简单凝练,非常舒服的阅读体验。我想尽管我们的孩子面临国际化潮流,然而本身的文化基因不可忽略。我相信,从自身文化出发,才能更好地拥抱多元文化。

                                                                                  这是近期汉堡非常喜欢的几本原创绘本

03

亲子阅读,父母的“读”很重要

过去近三年中,我和汉堡共读了上千本绘本。在最初的设想中,我希望生命之初的高质量陪伴,能为她带来更踏实的独立。绘本成为联结彼此的一个媒介。

我们从《蹦》《骨碌骨碌骨碌》《藏在蛋里的宝宝是谁呀》开始,一本书可以读几十遍上百遍。最初的绘本也被撕咬得七零八落了。到现在,慢慢开启故事类的阅读。目前为止,她非常喜欢书,我想大概是因为和父母一起共读的这个体验带给她很多快乐,而快乐带给人对一件事情持续的热情。

我们有一系列佐野洋子的绘本,比如《绅士的雨伞》《五岁奶奶去钓鱼》《我的帽子》这是佐野作品中孩子还挺喜欢的。而《奶奶你听 是那天的声音》,这本中文字特别多,而且对话的形式,更像是作者的自我表达。有一次,爸爸抱着她读,竟然听完了整本。

我想,她可能并不是喜欢这本绘本,而是更喜欢依偎在爸爸的怀抱里。

现在汉堡近三岁,能自己拿着点读笔看近一个小时。而现在,她喜欢自己翻书页,主动掌握阅读的节奏。这是近三岁时发生的改变。一个独立的小孩日益显现。

                                                                                        2-3岁,自主阅读的时间比较多了

小人儿愿意全心全意在你怀抱里听你读的时间很短,很快就长大,就会要求用平等的方式一起坐着,她自己拿起书本,翻开书页。这生命初始的时光,弥足珍贵。

而父母读,不可替代在于,父母的声音,带给初生孩子温暖。这样温暖的联结,在幼小孩子的心里,播种下一颗颗美好的种子。

04

快乐比知识重要

关于图画书的发展历史,读小库策划的《绘本大师》一书中第一篇文章《绘本百年:儿童的发现》论述得非常清晰,撰写者是阅读推广人阿甲。这篇文章中讲到,接受童书的游戏性,是维多利亚时代较为普遍的观念。这令人感慨,早在一百五十年前,英国就产生了有趣且美丽的图画书。

唐亚明先生也如此认为,图话书是带给孩子快乐的。让孩子感受到美好。他在很多采访中一再强调,0-2岁的亲子阅读,培养感觉很重要,而非学习知识。

浏览众多童书的推广,“专注力训练”“好习惯形成”“审美熏陶”“艺术启蒙”“数字启蒙”“情商培养”“情绪认知”等等功能性的关键词铺天盖地,而事实上,加上这样的关键词才会赢得市场的青睐。

对于唐老师坚持的“感性比知识重要”,作为一位资浅麻麻,在近三年的共读中,我有些模糊的体验。小人儿对图书的喜欢,似乎就是我抱着全心全意地陪伴带来的效应。

我只是把绘本当做和她一起玩的玩具,本能地跟随她。如果我很热情地读一本书,而她不要听,一定不是孩子的问题。事实上,要么是书不好玩,要么是那一刻她有更有趣的事情要做。抛开所有功利性的念头,纯粹地喜爱书,享受和小娃的共读时刻,这样简单的心情会带来真正的快乐。

                                                                              选出几本小娃喜欢大人读后也觉得非常妙的

松居直先生说,我想给孩子说的话,都在我给他们读的书里面了。

这其中,我想不全部是做人处事道理,更多的是,父母在共读中带给孩子的爱和信任奠定了一生温暖的底色。

刚刚潮汕的澄心妈咪发我一篇她写的采访手记,写的是尤斯伯恩的高级编辑安娜·米尔伯恩。澄心妈咪要做一个速写108人计划,她为这个计划写了一句文案:谢谢你把我照亮。 

我也想说,谢谢有趣美好的童书,把我们照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共读】谢谢有趣的童书,把我们照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ov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