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课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书上没有啊?怎么回事?
我晕!
前几天刚说了我和儿子大吵一架的事情,向大家求助(教龄20年的心理咨询师妈妈,与儿子大吵一架后,陷入认知危机…)。我还没反思清楚呢,今天就又受到一次惊吓。
1-THE FIRST-
儿子上网课,我在旁边待着看书。并没有想陪伴、监督他,就是给他批改完作业,顺便靠在床边歇歇。因为最近他都是自己看网课,也已经学会操作iPad到不同的上课端口找课。
开始,他先问我:妈妈,我们数学课是人教版对吗?
对。
他就点开看了。
中间我看到他乱翻东西,还提醒他专心听课。老师让拿出纸笔计算,我还问他为什么不算,人家回答我“早就算完了(预习过,那时候就算完了)”。
20多分钟很快过去了,开始完成作业。只见他拿出数学书,按照老师说的,打开了x页,咦,怎么没有老师说的题啊?于是又打开视频,拖动到最后,再听老师说的作业,又到书中去找,还是没有。
妈妈,书里没有老师说的题啊!
你是不是看错课了?
没有啊!他看看视频,确认,又找了找作业,还是没有。
妈妈,书里没有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看看。我按他说的找了一下,确实没有。
你是不是看错课了?我再次发出灵魂拷问。
没有啊。他嘟囔着,这回我没信他,自己确认。我看看视频标题,再退回到选课界面,就是点错了!点—错—了!应该看人教版,他点开的是北京版。
上网课以来,这是我第一次陪他,就发现了这么大的问题,我—简—直—了!
你不是还问了我吗?
是啊,我明明点开的是人教版啊!
那怎么回事?
呃……
哎,你上周学到哪儿了?
这里,十几页吧好像。
我一听他说“好像”就头疼,你学到哪里不确定吗?还“好像”?那你看看这周应该学什么。
嗯……
除法还没学完呢,今天就学乘法了?你没觉得有问题吗?
……
你上课的时候,就没觉得不对劲儿?
我觉得了。他小声地说。
那你怎么不问问我呢?
……这家伙一到自己犯错,就无言以对,浑不似平时小嘴吧吧吧的样子。
我心里那个滋味啊,真是一言难尽。
我既为他的马虎生气(气倒不大,被打击习惯了),又为浪费的这20多分钟可惜。
人到中年,我是一个特别珍惜时间的人,最介意的,就是时间在无意识中悄悄流逝。用心流的观点来说,时间怎么使用,是自己的自由。你可以学习,可以玩,可以休息,哪怕发呆也行,就是不要毫无意识地使用(其实就是浪费)。人生苦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断消逝,要好好珍惜啊!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毫不夸张。
只好重新看课。并且惩罚今天少玩30分钟。
2-THE SECOND-
我忍着不去批评他,以免浪费更多的时间。转头向自己的爸妈吐槽。
老人的意见嘛,你懂的。他们说:那你就陪着他上课啊!
我说:人家都说我,是不是包办代替太多了,所以孩子才会觉得学习都是家长的事?
老人说:别听人家的,你儿子这样,就得包办代替!有的家长就是懒,不想弄孩子,才这么说!
我说:从小到大,我对他的学习是怎么抓的,你们也都看到了,我给他整理东西,启发思考。照顾他的需求和感受,课程安排合理,保证了他玩耍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但是,包办代替多了,就带来2个问题,一是他依赖心理严重,二是他觉得理所应当,这事儿就成我们的了。
那你也不能不管啊!你不管,他还不知道什么样呢?
我也不能总这么管他啊!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别人家都不这么管了(注意:别人家的孩子上线了,别人家的家长也出来了)!
大了就好了!老人倒是想得开。
有那么容易吗?别像新闻里的那些孩子,上大学还得妈妈跟着!
不会的,我爸妈肯定地说。我真服了他们,说的好像他们能看见将来似的。
3-THE THIRD-
唉!说了半天也没解决这个问题。管吧,是包办代替,不利于孩子成长。不管吧,就出妖娥子,丢了三再落个四。总是这样下去,那学习退步不跟坐滑梯似的?
还是爸妈疼闺女,开启马达全力安慰我:
你总是说他们班同学xxx、xxx,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好多么自主,你又不和人家一起生活,你怎么知道别人家的爸妈付出了多少心血?
没有一个好孩子,家长不花心思的。只不过,有的人做了喜欢说,有的人光做不说;有的孩子相对自觉点(这是说他们班优秀同学呢),有的孩子偏幼稚点(嗯,这说的就是我儿子)。
嗯,这话我听懂了,也想明白了。
家长做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培养得怎么样。
是不是包办代替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成长得怎么样。
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自主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孩子是什么特点,你作为家长,要针对你的孩子,给予指导和帮助。
所以,我决定:
1.继续关注、陪伴、帮助、监督儿子的学习。
该提醒的提醒,该检查的检查,该强制的强制。
有什么课,什么作业,要提醒。写完了没有,正确率如何,要检查(检查后给定范围,让他自己检查)。孩子商量要先玩儿再写,原则问题,不同意,没什么好商量的,这就必须强制。
2.教儿子处理自己的事,慢慢放手。
我们在教学生学习方法的时候,都有“帮—扶—放”的过程,那培养自主能力,涉及到更大的范围,比单纯掌握一个学习方法更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啊。
3.尽量少讲道理(少批评),减少消耗,多动手做。
我们家长多动手,帮他收拾东西,检查作业。
让他自己也多动手,指令清晰、简短,比如:关上灯,把纸屑扔到垃圾桶里,收拾好书桌。
4.摸索尝试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培养他的自主能力和习惯。
结 语
总而言之,我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自己孩子的现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导他,希望他成长得快乐、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