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观影四十年之三:《巴山夜雨》

观影四十年之三:《巴山夜雨》

作者: 水边上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23:10 被阅读8次

    《巴山夜雨》是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领域的又一部力作,该片和《天云山传奇》一道获得1981年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分量可见一斑。

    电影片名很有诗意,典出晚唐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商隐的名作《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此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眷恋之情,愁苦的诗境也与电影叙事的黯淡相和。

    影片故事场景简单,就是在船上的咫尺见方之地,情节却是跌宕起伏,结局充满了戏剧性。

    文革期间,著名诗人秋实(李志舆饰)在重庆被关押六年后,又被“中央首长”钦点押往武汉,负责押送的是两个特勤人员,年长者为首,年轻的就是张瑜饰演的刘文英。

    秋实一行从朝天门码头的石阶上拾级而下,一阵喧闹过后,轮船起航,驶过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远处是斑驳的山景和江上往来穿行的船,整部片子从这时起,就一直在船上的狭小天地打转转,浓郁的川江情调,也是本片的一个看点。

    秋实等人住的三等舱里,职业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怀有底层人民大众的善良。当时文革已经多年,百姓已经从初期的浮躁喧腾中清醒过来,对极左的那一套做法虽然表面上不敢违背,内心却都极为反感。

    当发现秋实三人的不同寻常的身份后,都对秋实充满同情,有的人还认出了秋实,是秋实诗歌的粉丝。

    大家对刘文英等押解人员,则是痛恨与恐惧的复合体,京剧老艺人噤若寒蝉的表现,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三等舱里的室友的特点鲜明,影片的叙述先从这些配角的故事说起,叙述了乡村少女(张闽饰)被迫外嫁,和农村大娘到三峡用家里的大枣祭扫死去的儿子这两个故事。

    一方面,故事反映了文革带给普通百姓的灾难,是来自底层的控诉与反思;另一方面,故事情节中导入秋实,如抢救落水少女,与大娘、少女的沟通等,反衬出秋实的人格魅力。

    影片中,秋实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政治上受到打击,继而身陷囹圄。令人感动的是,他与妻子柳姑当时刚刚认识,柳姑恰恰是在他受打击时主动来到他身边,说“我来跟你在一起”,共同承担起生活的重负,这个桥段像极了《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只不过冯晴岚的这个特点在《天云山传奇》中渲染笔墨更多。

    影片的高潮大致有以下四处:

    第一处高潮是大娘祭扫时在三峡中洒大枣的场景,大娘唯一的儿子——解放前参军入伍——死于调停文革武斗,大娘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旋涡中快速旋转的大枣是电影的经典镜头,这个旋涡本身也有黑暗、恐惧的寓意,大枣被它裹挟着沉入江底。

    第二处高潮是乡村少女因贫困被逼外嫁,想不开跳江自杀,秋实一直默默的关注着她,发现后不畏激流的危险及时跳江施救,少女得救了,秋实得到大家的赞扬,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第三处高潮是秋实终于和流浪的女儿娟子相认,相认的媒介是秋实自己创作的诗歌,娟子母亲生前教她唱的,是“爸爸的诗”。此处是全剧最大的泪点,秋实被捕入狱后,妻子几年后也去世了,女儿下落不明,但居然在川江这么一艘船上,亲人相遇了,不得不说,这源自编剧的善良,厨师泪崩甩头的镜头印象深刻。

    第四处高潮是秋实的获救。刘文英的转变是这部片子的另一个重要线索,秋石的思想、行为从根本上动摇了刘文英以往的“信念”,刘认识到自己原来是个“精神上的囚徒”。当她得知那个孤苦无依、四处流浪的小女孩正是秋石的女儿时,决心援救这对父女。援救充满戏剧性,船长、大副、乘警借临时停船之机,联手把秋实和女儿提前送上岸,秋实自由了。令人意外的是她的上司竟然也是秋实的同情者,事实上,他本就安排好了营救秋实的工作,船到宜昌即有人接应,这次解救提前了。

    通篇来看,船上都是好人,或明或暗而已,这也寓意着政策早已不得人心,后来的拨乱反正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同时,这部片子虽然感人至深,但囿于时代局限性,反思的深度还远远不够,还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口号、话语的层级,比起后来的《活着》、《霸王别姬》、《芙蓉镇》,是要差一些火候的,但别忘了,这是1981年获奖的片子,太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海棠小生:闲来无事屏幕刷,此君大作甚当夸;
        文思巧妙堪奇秀,碧玉无暇赛莲花。
        【敢请简友也去为小生拙作指点一二🍵🍵🍵】

      本文标题:观影四十年之三:《巴山夜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f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