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是我们这个社会越来热门的行业和话题,特别是对一些富豪的捐赠行为,总是能引起媒体和舆论的热烈讨论。甚至能引发对富人所谓为富不仁的声讨行为,形成一次次的网络暴力,让无数人以为中国人的仇富心态就是这么的严重。其实这个事情在全世界那个国家都差不多。
慈善,特别是针对大规模群体的直接捐赠行为,比如非洲的捐赠扶贫计划,全世界为此投入几千亿美元的善款,无数的国际慈善机构在为非洲人们贡献着他们的青春和精力。但好像这几十年,非洲也没有大的改变,该穷的还是这么穷,该乱的还是这么乱。
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和非洲的案例,我们国内的扶贫事业才在这几年出现了从上到下、从方式到方法的大转向。从以前那种一刀切、捐款捐物、给钱给物的方式,改变成现在这种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方式。
所以,对于慈善应该怎么做,业界和专家有很多争议,也有很多不同机构采用不同的做法。但从大的层面来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最好的慈善、最高效的慈善。
传统的慈善行为和方式,由于存在缺乏反馈机制、所托非人、养懒汉效应、过程损耗、一厢情愿、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行善扶贫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比如现在的慈善机构,收到善款后需要5-20个点左右的管理费。比如你送大米、蚊帐到非洲的运费、物流的损耗、人力物力的浪费等。还有很多慈善机构需要委托第三方做验证,或者委托第三方管理,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很多新闻报道的负面新闻,往往是行业内的一些第三方合作机构出现问题。
而商业行为,则由于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协调和鼓励人们分工合作,所以能大幅、持续高效的改进人们的行为。如果有一笔钱可以资助一个学生,有两个学生给你选择,一个又穷又笨,一个又穷又聪明,应该资助那个?按经济学的原则,肯定应该资助又穷又聪明的学生。因为用同样的资金资助聪明的学生,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聪明学生成才、摆脱贫穷、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的几率会更高。而笨的学生,可能用持续不断的资助也无法让他摆脱贫穷,更大的几率是浪费资源,导致其他能产生更大效益的,需要资助个体失去机会。
但慈善很少考虑经济学的问题,而是更多考虑道德、社会伦理等问题。因为可能聪明的穷学生本身智力方面已经具有优势,很大可能性是不需要资助也能摆脱贫困。而笨人可能因为失去资助而再也没有机会摆脱贫穷,改变命运。而两者之间如何判断轻重或效益的高低,这也不是单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分的清楚的。这也是慈善的困惑之处,无论如何,总体上来说,商业是效应还是大于慈善的效应。
通过商业代替慈善,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无以伦比的。比如现在的中国,就是因为市场化改革,通过工商业的发展,从而拯救了14亿人,改变了14亿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中国几百年后的命运。这是任何慈善都无法达到的效果。为什么非洲的慈善会陷入困境,全世界投入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依然无法让非洲的大部分人摆脱贫困?因为慈善有他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慈善的资助未必能准确契合资助对象的需求,他可能需要知识,需要技能,需要改变观念和提升认知,需要一个房子或者一条路,但你只能提供部分资金,或者只能提供衣服,棉被。
第二,资助的持续性存在困难,一个人可能需要连续不断资助多年,而且资助内容要适合,才能让他摆脱贫穷。但如果无法持续资助,返贫就在所难免,而且会因为信心被打击,贫困程度反而加剧。
第三、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部分人群的暂时改变是无法持久的。一个山区里面,如果交通不改善,人的思维方式不改变,一部分就算走上劳动致富的道路,也会因其他大部分人的的抵制或影响,而放弃努力,重回贫困的行列中。而且很多时候,一时的改善,并无法坚持下去。比如靠捐资建立了一个农场,一开始看似解决问题,但其实地理位置、技术等原因,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效率低,离开捐款根本不挣钱。只要一遇到歉收的年份,立马就会倒闭,重回贫困。
第四、慈善解决的是表面的问题,而不是根本的问题,比如你往贫困的非洲捐款挖井、购买蚊帐、送粮食、送衣服、送棉被等这些行为;那些慈善机构会告诉你挖井能救多少人、蚊帐能救多少人。但实际上这种效率非常低,并不能真正有效的改善贫穷的情况,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就业,需要挣钱的途径,只要经济问题解决了,他们自然就能喝到干净的水,自然就能买蚊帐、买到粮食和其他用品。
因为平时安装自来水,净化水,制造蚊帐,销售运输蚊帐、生产粮食、运输销售粮食等,都是一个产业链,几十万人甚至几百万人在这个产业链上就业,获取工资养家糊口。虽然产业水平低下,但在当地能产生一定的财富,能让更多人有收入、摆脱困境。你作为慈善者,一批物资捐过去,不用钱,当地的整个市场和产业链就全完蛋了,大量人员失业。就造成这种越扶越贫的恶性循环中,非洲怎么也走不出贫穷的怪圈。这其实就是商业与慈善的本质区别。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工商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地区或者民族解决贫困问题,是最好的方式。通过发展经济,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可以增加挣钱的机会,可以让人从低到高,逐步的有序的解决贫穷的问题。可以让当地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接入全球的协助体系中去,从而让所有的资源转换为价值,转换为经济发展。
人都是经济动物,只要经济发展了,让人人都有机会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财富的美妙,让大家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那么,这个地区或国家或民族,将会大大的减少冲突,减少愚昧,减少懒惰,减少穷人。
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也可以看出,人类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协作体系的不断扩大,随着财富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战争和冲突是不断减少的。
经济发展越快,财富增加的速度越快,冲突减少就越快。基本所有的严重的冲突都发生在经济落后地区。都发生的穷人多的地方。人的财富越少,那么对自身的生命就越不在乎,就越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和暴力思维方式,变成武化而非文化。
或许在失去财富的魔法后,人只能用暴力改变世界,对抗压力,提高个人的控制力和自主权。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正在创造财富,慈善最大的作用是救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