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利的《当下的力量》
知乎答主对《当下的力量》进行的评价如下:
1、这本书,大学时候读了几遍,我个人收获很大。作者经历过死亡边缘,体验过当下那一刻强大的力量,所以希望把他的个人体验分享给我们。
2、主要内容:大多时候,我们焦虑都是因为对过去已发生事情的后悔以及对未来未发生事情的担忧。可事实上我们唯一能拥有的就是当下。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把你的大脑和能量聚焦在当下,从而获得巨大的效率与充实感。仔细品读,会发现作者真的把我们焦虑的源头剖析的很清楚了,至于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自己可以实践后再评价。
3、初读这本书至今已过了四年,个人感觉我们终究没有办法彻底摆脱焦虑感,总是会不由控制地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对还未发生的事情忧心忡忡。就在这种来来回回的不安中,流逝了很多时光。所以,到今天我仍然走在寻求当下力量的路上。
作者:王鹏程
来源:知乎
感想:
虽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我知道,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人自己的一个划分。你能抓住的也只有,你目前眼前所能看到的能把握好的事情。
————————————————————
✨只要你向现实臣服,生命就对你宽容。
➡️这里的现实是指“环境”上的不美好,而不是对于困难这些看不见的东西而屈服。
————————————————————
✨怎样做到更好地接纳生命中的好,而去避开生命中的坏?
➡️逃避头脑以为的痛苦。
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
对于生命中所说的好与坏,不一定真的就是好的或者坏的,有一句古话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你所认为的坏,也许只是因为不想逃避,于是他就成了问题。你所认为的好事情,可能背后又潜藏着危机。
———————————————————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还需要有智慧来分辨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老师的课是让我们在情绪和身体痛苦时不要太抗拒,让这种痛苦自由流动,请问如何才能让痛苦自由流动?
各种体验都是这样,当你自己没有体验到时,就只是从头脑上知道,只有你真正体验到,才能知道。
我的感觉是:
坦然面对,自然就是很好的解决方式了。
————————————————————✨如果人的思维改变能像水一样自然流动,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真正的自由?“成为你自己”,这个“自己”是流动的还是固化的呢?
如果思维能像水一样自然流动,你会发现思维会变得松动,而最为美妙的体验是,有时思维突然会空掉,这个时候你会有佛学所说的“开悟”体验。
思维其实难以像水一样流动,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却可以。所以思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我们对思维如此信赖乃至依赖,其实是被思维控制了。当思维之流能露出空隙时,你才会体验到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我与你”,什么是空境。
➡️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思维过程是相当固化的一项内容,因为我们常依赖于我们的思维过程,没有去考虑我们的身体和情绪过程,自然而然,使得我们的身体和思维过程感到痛苦。思维流出空隙的时候,是接纳自己的身体过程,思维过程和情绪过程的,三者几乎合而为一的一种情况。
————————————————————
✨在未自觉的时候突然有了抗拒性的情绪反应,这种情况也要随时停下来,去感受这个情绪的流动吗?很多时候这种情绪都在一个冲突的场景中,这种情况下也要停下来,好好感受我的情绪流动吗?
如果能做到“我能随时停下来,去感受这个情绪的流动”,那一定是非常美妙的事。然而,这是最难的事情。
所以,这需要练习。甚至这不是“随时停下来”,而是因为通过各种觉知和练习,我们不再“向思维认同”,也不再抗拒“痛苦之身”,就是“我”不再去黏连认同这两个东西,这时候就做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剥离,而这时你会看到思维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也会感受到情绪的自然流动。
我们此前引用过一位高僧的说法“流动而不成为”,意思是让一切心灵过程自然流动,而不去将其中的某些东西认同为“我”。
➡️
这一点,我是不太能理解,我以后应该多尝试一下冥想之类的方法。
感受一样东西和用思维去认同相比,感受还是更困难的一件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你做不到感同身受了。
————————————————————
✨是不是每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这样形成的:先是有一个思维认同的“真理”,接着这个想法被现实拒绝,然后一个人的自恋感到挫败和伤害后产生了负面情绪,最后负面情绪累积多了形成了心理防御机制,避免自己今后感受到相似的痛苦?
这是我们容易觉知到的部分:先有一个认同了的思维层面的“真理”,接着被现实挫伤,而形成了痛苦之身。
更完整的表达是
思维先去观察外部世界,并对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分了好坏对错,说这个“痛苦”的我不要,那个“好的”我就非要不可。
➡️思维总结了现实,但“我”向思维认同,于是就有了一个“固化”的真理,然后才去捍卫这个真理,并接着催生了同样的痛苦之身。
✨我们总执着于自己认为的真理,忽略了身边的情况是在发生着变化的,思维走在了身体和情绪的后面。自然而然,我们就只能感受到痛苦了。
————————————————————✨我们要理解自己的思想是保护层而并非真理,同时接受情绪痛苦与身体痛苦,让它们自由流动,从而逐渐进入真我,一切都会变得美妙。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并且我在尝试不加控制地审视自己负面情绪时,确实有一种它在离我远去的感觉。不过我在想,像贝多芬那样的试图扼住命运喉咙的英雄难道做错了吗?
武志红老师的观点
你的总结非常到位,你的质问也很有力量。佛学上有一个说法是“焦芽败种”,指的是那些看起来很有定力、修为貌似很高的人,一旦遇到真正的挑战,他们立即会发现,自己实际上还是会有严重的心理上的动荡。他们是尚未体验过人生,尚未经历过人性的检验,尚未展开过自己的生命,过早去修了定力,但其实内核很不靠谱。
所以最好是,你先展开过自己的生命,淋漓尽致地活过,体验到人性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去修定力。
我的感想:
先努力过好每一天,理解了生活,再去修行自己的内在
————————————————————✨不能不承认向思维认同是件很奇妙的事,只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正向的自我暗示上呢?
很多朋友问积极自我暗示的问题,当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生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然而,这也是一种“向思维认同”,并且是试图逃避“痛苦之身”。
➡️即 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是一种逃避
“精神胜利法”过去之后,还是要直面惨淡的现实。
————————————————————✨过去的伤痛是否必须要用感受它的方法去疗愈,而其他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不理会呢?比如我有心结,本想着一个一个去通过努力超越它,但是现在看似乎还可以通过松动思维认可、触碰和疗愈伤痛获得改变,这样会不会失去一些前进的动力?我有点不懂,这两种方式该如何选择?当疗愈后,是不是我就可以更好地面对过去挫败的事,去创造新的体验?
你的方式,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果松动思维认同,碰触伤痛,那这是最根本的道路,因此你可能会逐渐做到,对一切感受都抱着接纳的态度,如果真做到了,你的人性也就臻于圆满。
人性臻于圆满,绝不是把自己变成了高大上的人,而是能坦然接纳一切人性存在的人。
➡️我认为这里,相当于是认同了前面一种行为。松动思维认同,而不是“一味的想思维认同”,这样做反而是逃避现实。也许造成的麻烦更大。
————————————————————
✨通过几个月的聆听我已经能很准确地找到我现在身上若干问题在小时候的根源,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感受当时的情境,让当时不好的感觉在你现在强大的身体当中流动来解决?
千万别急着去“解决”。既然痛苦可以转化成美妙的感受,那到底要去“解决”什么呢?
我曾有很深的感悟,觉得没有“心理问题”这回事,有的都是人性的种种呈现方式,它们这一切都有待拥抱和理解。
➡️痛苦也需要理解和拥抱。➡️直面痛苦的意思吧
————————————————————在之前的文章中讲到,自恋是人的三大生命力之一。而今天的内容中说,过度自恋是痛苦的根源。那么请问怎样才能使自恋变成强大的生命力而不是带来痛苦呢?
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三大动力推动着“我”展开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你”。我发现,自恋地执着于“我”的一切,远不如去皈依“你”的真切存在,这时就不一样了。
可以说,自恋是孤独的东西,而救赎则在关系中。
➡️大概就是说 自恋的人其实是沉湎于自己的时间,因为其他人不懂他?要得到救赎要和其他人建立关系。
————————————————————
武老师在文中提到的“钩子”,好像都是负面的情绪,所以会被投射不好的轮回。如果人的内心可以打造一个“爱”的钩子,是否就可以到达“人人爱我”的美好境地呢?会有这样的美妙境地吗?
人是不可能做到“人人爱我”这件事的,因为一旦追求这个,就有了相反的东西产生——“我担心别人不爱我”。
所以,你太想要这个,就会分裂出去一个相反的你不想要的东西。当然,相对而言,对爱更有信心的人,是容易构建好的关系,只是不存在“人人都爱我”这种绝对化的东西。
➡️不可能“有人人爱我”的情况出现,只能说很多人喜欢你,做到问心无愧就够了。
————————————————————✨老师一直把外界出现的问题归咎于自身,围绕着自己出现的一切问题苦恼似乎都和自己,确切地说是和自己的童年有关。这样说是不是犯了“过度概括”的错误?有没有和自身没有关系的问题呢?
童年塑造了自己内心,长大后再把它展现出去。这的确是我一直讲的基本道理。
从相对角度上讲,自然存在着和自身没有关系的问题,例如地震这种客观现象,和灾区受灾者的心理无关。
从绝对角度上讲,你如何对待外界,必然都是因为你内心。例如同样是地震灾区的受灾者,他们的表现可以千差万别,这是他们的内心所决定的。
➡️就是说,看待一项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你的影响是千差万别的。
————————————————————✨别人的衣服其实就是他的需求和期望,挂衣服是一种采取手段实现目标的过程,而自己内心的钩子正是自己内心的弱点和容易被利用达到别人目的的特点,可以这么理解吗?可是如果在一段关系中一方不能或者不愿意与另外一方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而长期采取一种消极甚至回避的态度,那这种关系中的不作为又该怎么应对呢?这时候并没有主动挂衣服的状态,那么抚平自己内心的钩子又如何做到呢?还是衣服与钩子的比喻并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你的理解大致没有问题。不过,你讲的这种情况,也是钩子比喻的一个经典的表现。
如果A回避沟通,那为什么B非要去和A沟通呢?对于B来说,这是不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情景,也就是说在B的人生中,曾上演过这种局面,有一个并不愿意和你沟通的重要客体,而你一直想和他沟通亲近。
对于A而言,他意识层面回避沟通,但潜意识层面,我们可以假定任何一个人都想和别人沟通,因为“我”永远都在寻找“你”。但是,A的人生中,曾经历过想和别人沟通而不能的情况,这种情况下,A体验到羞耻,因此他关闭了自己沟通的意愿。结果,那些想和A沟通的人,体验到了A一旦试着和别人沟通就容易体验到的羞耻感。
➡️如果说怎么办,那么,理解和接纳是根本。不仅理解对方,也包括去理解你自己。
➡️我觉得,我们在平时更多的关注了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看似成为了一个“迎合者”,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我与你的关系问题重要,但是你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