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低落之时想找一部励志电影来给自己打鸡血,发现很多主流的励志电影都看过了,这一步算是“漏网之鱼”。
电影本身算不上特别让人惊艳,标准的好莱坞励志片“起承转合”的剧情设置,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稍有增色,但还不至于让电影达到五星的标准,对我个人而言,至少满足了我给自己打鸡血的需求。
励志电影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观众产生移情作用,跟主人公产生共鸣,想象着自己就是电影中的主人公,既是电影结束了,这种“幻想”还徘徊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男主的经历确实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甚至我弟弟(现在已经成年)小时候的样子,好奇心重,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废寝忘食地去研究,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旁人的嘲笑。
小学的时候,父亲把柚子树从后山移植到房子前面,我突发奇想(可能是电视里看到的),觉得应该给柚子树砌一圈护栏,但是没有砖和水泥,于是叫上几个小伙伴拉着板车到几公里远的砖厂附近捡了很多废弃的断砖,又到砖厂附近的山上挖了几板车黄土当做水泥用,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夏天太阳毒辣,拉着装满砖头和黄土的班车,几公里的路程对于几个小学生来说也没那么容易走完,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用泥巴和破砖头砌了一圈半米左右原的圆型护栏,至今门口的柚子树还在,多年的风吹雨淋,旁边的砖头和黄泥已经所剩无几了。
看电影的时候我在心里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变成了今天的模样?为什么当初灵性十足而现在呆若木鸡?
当Homer的父亲口口声声说他是为了挖煤而生时,父母反复在耳边唠叨的话语又重新浮现在脑海:去考公务员吧,去当老师或者医生吧,反正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吧。我也开始质问自己“我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生吗?如果不是,那是为了什么而生?”,这个问题很大,但是又不得不想,当然也有很多人逃避或者简化了这个问题。
男主在影片的最后,发表了十分煽情的感言,类似于感谢CCTV之类的,从朋友、家人到老师谢了个遍。那么问题来了,有了个人的努力,朋友的帮助,家人的支持,老师的鼓励……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如果没有达到成功的目标,是否因为缺乏上述条件呢?看上去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也不一定,应为这种答案是基于统计学意义上的,具有或然性,即使是99.99%的概率,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必然性。只能说,有了上述条件,实现梦想的概率更大一些。
再来回答上面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从童年灵性变成成年后的呆性?可能的一个回答是:因为人生被设限。
一开始Homer的两个小伙伴认为拿奖学金什么的跟自己无关,天生就是挖煤的料,再怎么折腾也没用,这是自我设限。来自Homer的父亲(家庭方面)的阻挠、学校的校长(还是教导主任?)的训斥、工人和同学的嘲笑……这是外部环境的限制。
回想一下成长过程中,每当我们冷不丁地冒出什么奇怪的想法,都会像Homer在餐桌上突然说出“我想造火箭”时家人的反应一样,“只要你不把自己炸飞了”。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提出奇思妙想,一次次被家人、被朋友、被老师浇冷水,到最后,我们自己也相信了所有最狂野的想象都是痴心妄想,所有的异想天开都是痴人说梦,然后不再需要别人插嘴,每当脑海中冒出什么新奇的想法,自己就能在思考三秒后主动将其扼杀,到最后,我们也变成曾经的父母、朋友、老师那样,变成“梦想”终结者。这种循环长期不被打破,整个社会都会失去活力,缺乏创新意识和不设限的精神。
不过很明显地可以感觉到,现在国内的家长教育观念正在转变,对于子女提出一些稀奇古怪或者难以回答,他们不再厉声呵斥或者用食物堵住子女“发问的嘴巴”,而是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寻找答案。在这种机制的循环下,“一代更比一代强”可能会成为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