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忆囤
秋季是个囤货的季节,每年这个季节,蚂蚁都会把冬货囤足,然后冬眠于地下。还有别的动物也有囤货的习惯,比如田鼠它们早已把粮食囤的满满的。
说起囤货,人类才是之最。
儿时的记忆里,对囤货印象颇深。而囤货也不是为了带来一些所谓的安全感,只是为了生计。
人类的第一囤,就是吃的。
秋季,把土豆、红薯收回家囤起来,还有玉米、谷子、豆类一一收回囤着。这还不够,还要囤梨子、柿饼、萝卜这些冬令菜果。另外买一堆芥子菜,连叶带根全做了腌起来,囤一大缸酸菜,可吃到过年。再囤些长圆白菜和粉条等,过冬就不愁了。
第二囤就是用的。
囤一堆煤炭于煤池子里,再囤一堆红土,覆盖于煤上。取暖烧饭要用这二种混合物。然后就是一些日常用品,棉花补丁和针头线脑什么的。
囤够了这些,过冬的底气就足了。
在八十年代,囤货的习性还是出于人们的自然本能。毕竟不囤下足够的食物,是很难过得了冬的。
那个时候,家里墙上院里挂满金黄的玉米棒子,大缸里存着足够的玉米颗粒,小缸里盛着小米,中缸中放着几个布粮袋,一袋装豆面,一袋装粉面,还有一袋是散称的白面——白面可是珍贵的东西呢。豆子和谷子却在麻袋里装着。还有酸菜也占着一口缸。篓中的梨子盖着棉被,否则会冻黑心。床下堆着红薯与土豆,桌旁囤着一把一把的大葱,衣服和补丁棉花全在一个大木箱里……
而生活必备调料——大盐粒则存在一个罐子里。另外还有醋、黑酱膏。花椒、茴香。这些东西不必要多囤,够短期使用就可以了。
囤够这些,还不够。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缸,要常常费心劳力地保持满状,那就是水缸。
囤水在当时是一件最艰难的事。
需家里有力气的人挑着水桶去有井的人家院里挑水,打满一缸水,需挑三趟。因为城中的井水变味了,都成了废井,凡没有自来水的人家,须要走到城关外的人家去讨水。当时只有公家才拥有自来水,因此挑水桶担水的人们很多,成为一道常见的街头小景,而有水井的地方,也常常排着队,场景就像现在去医院挂号的人排队一样……
最苦的是冬天,即使雪厚路滑,人们也须跑半里地去到处挑水,常有挑水走冰滑倒的场景出现。
(二)弃囤
过去商店很少,也很冷清。
人们的吃的大多产自自己的土地上,刚刚农田包产到户,农民终于可以靠勤劳吃饱肚子了。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粮票终于不再紧缺,饿肚子的时候终于变少。
穿的都是自己做。一块布料都能做到物尽其用。无非是大的破了改成小的,小的破了补补也行。添新衣服不过就是去供销社用有限的布证扯几尺布。那时候都是手工,从一家人的穿戴上,就能看出主人的手工如何。旧衣服淘汰了也有用,好布面裁成鞋面,坏布面一层层纳成鞋底。鞋子穿烂了,那些布料才彻底完成使命。
随着供销社的退出,私人商店的出现,布证粮票成为历史。
商品不再单调。
市场里的服装鞋帽又好看又舒适,样式多的令人眼花缭乱。而手工衣鞋工序繁琐,渐渐淘汰。
人们生活幸福美好起来。
交通发达,南货北调,九十年代,南方出产的大米,从画里出来,登上了北方老百姓的灶台。二十一世纪初,南方出产的水果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北方货架上,终成常客。原来只是看看画的香蕉桔子,终于跑进北方人嘴里。百姓囤货的习性也渐渐丢弃了。
大棚里的反季蔬菜也使人们忘记了过去的冬季食性。
总之,超市的出现,给百姓吃了个定心丸。
每天都有新鲜蔬菜,各种零食,各种用品,不怕货不够,就怕没人要,谁还去囤啊!
感恩道路交通。
(三)囤一点理性
疫情的出现,无疑是给这种幸福感敲了一记闷棍。
人们出现了各种焦虑,囤货行为又复燃了。
却也隐藏着无限商机……
双十一这个梗曾火了一个平台,随着人们对双十一产生理智的抵触,又生出一个囤货梗。
此梗本应是对商家而言。货,即商品。囤货,就是储备足够的商品。结果却使消费者越线,大量哄抢,扰乱了商品正常分配。
冷静地想想,灾难真的来了,唯理智面对而已,囤货又能怎样?
也许是地方小,我们这里的人并没有哄抢囤货,只是正常准备一些冬季储备。
蔬菜倒也很贵,因为闹洪水淹坏许多菜蔬,与囤不囤货无关。
忽然想起,得扛一袋土豆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