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一个小的封闭式的学习成长群里,有一个案例,需要大家共同讨论,说是一个高中女生,期待有好的闺密,很希望找到同频的同学,可是现实中落差很大,总是陷在人际关系的困惑里。她热情,也乐于助人,可是当她有不开心的时候,若同学察觉不到她,她就感觉受伤,觉得自己孤单,就非常想离开学校,心情郁闷,影响学习。同时又反馈她和妈妈关系非常好,觉得妈妈是她的人生导师。
我个人读到的信息是前后相互矛盾的。比如如果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是希望妈妈是妈妈呢?还是希望妈妈是导师呢?有哪个孩子愿意自己的妈妈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尤其是十五六岁,十七八岁以前的孩子,更多的孩子希望妈妈就是妈妈。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小孩从小跟奶奶长大,直到上初中的时候才跟父母到了城里,跟父母也不亲,有事儿也不愿意跟父母说。有一天,奶奶家的狗死了,孩子非得让爸妈在公墓里给狗买一块墓地。当孩子有了伤心事的时候,就跑到狗的墓地那里去哭一场。在跟心理咨询师交流的时候,问到最亲的人,孩子当然觉得跟爸爸妈妈不亲,因为小的时候没有跟爸妈在一起。奶奶是奶奶,也是老师,因为奶奶真的是一名小学老师,在家里,更多的是把孙子当成学生看待。所以孩子有事儿的时候就只好跟狗说,狗死了的时候,孩子就很伤心,觉得狗就是他最亲的人。
要抱抱是的,即便孩子没有在父母跟前长大,也是跟着奶奶长大,奶奶养了她好几年,为什么孩子更愿意跟狗亲近呢?就是因为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在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奶奶承担抚养责任,可是虽然奶奶养他,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扮演老师的角色,而非奶奶的角色。小狗虽然不会说话,甚至可能听不懂孩子说什么,但是狗能陪着孩子,成为孩子倾诉的对象。陪伴孩子度过所有苦的难的时光。
由此我也想到,有很多老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的角色不能及时的互换,在家里应该作爸爸妈妈的角色,却作成了老师。有谁愿意在学校被老师管着,在家里还被老师管着?
同时我也想到了,曾经一段时间我在家里是很不爽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在单位被领导管着,在家里还有一个领导管着。除了睡觉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是作为一个员工的身份,有谁愿意这样啊?这一辈子难道就只能做这样一个角色吗?在家里不应该是做妻子,做妈妈吗?怎么还是员工呢?
在这个案例中,另外一个矛盾点就是,如果一个人和妈妈的关系好,怎么可能不能很好的跟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呢?怎么就会在同学那里感到失落,孤独,受伤呢?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当中,如果一个人能够跟父母搞好关系,自然在外边也能跟别人搞好关系,但是如果跟父母搞不好关系,那么在外边大多数情况是搞不好关系的。因为妈妈代表的是平辈,能够跟妈妈搞好关系,就能够跟朋友,同事,同学搞好关系;爸爸代表的是权威,如果能够跟爸爸搞好关系,那么就能够跟领导,老师搞好关系。
要陪陪尤其是有一点,是说当她觉察到同学不能觉察到她的时候,她的受伤的感觉就会特别的强烈,就会想离开学校。我能感受到这个孩子非常的敏感,非常的在乎别人对她的感觉,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如此敏感,如此需要被别人关注呢?
我突然想到,只有饿了的人才会找吃的,只有渴了的人才会找喝的,只有困了的人才会找枕头睡。那么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人,一个特别需要关系的人,是不是缺了关注,缺了关系呢?因为只有缺才会产生需要。就像我们不饿的时候就不想吃,不渴的时候就不想喝,不困的时候就不想睡。
以前的时候到学校去给孩子开家长会,不止一个老师说过,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和地,是孩子的靠山,如果孩子在父母那里能够得到足够的包容,安全,接纳,认可,理解,欣赏,那么就无需在别人那里去特意的要。后来在参加心理学的相关学习中,在不同的课堂上也听到类似的理论。
包括前几天做的咨询当中,孩子表达的就是我特别想要爸爸妈妈抱抱我,他们都有好多年不抱我了。试想,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多抱抱孩子,孩子还需要爸爸妈妈的拥抱吗?得不到的,才需要。
所以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就是因为没有尝过那种得到后的满足,所以才总觉得那是最好的,才总是充满了渴望,期待。
一个孩子到底最需要什么呢?无非就是父母亲亲,抱抱,夸夸,陪陪。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到孩子吗?
要亲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