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为应约要去看一场芭蕾舞《夜莺与玫瑰》,作为背景材料,把王尔德这本童话集翻出来看了看,林徽因译本。
话说作为已过而立之年的我来说告别童话好多年了,近几年只是跟风的看过《小王子》。如今通篇读了《夜莺与玫瑰》才知道,成人才开得懂的童话不止《小王子》,童话真实起来比鲁迅的口诛笔伐更加犀利。里面的情节虽然无厘头,但道理比《小王子》更加真实、贴近当今的时代炎凉。
《夜莺与玫瑰》自不必说,完全是对所谓真爱的戏谑,夜莺啼血的红玫瑰终究不如城主儿子的珍珠扣子,让人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势利与媚俗。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另外两篇,具体名字记不清楚了,一篇是“小火箭”,还有一篇是“星孩子”。
小火箭是是一支自命不凡的烟火,总是小题大做、自我感动、自我催眠。没当它自言自语的说自己有多么独特、多么了不起我就有几分汗颜。人总是有些自我欣赏的,从心理学上说也是往往高估自己、低估他人,夸大自己的独特,看别人都是泯然众人矣。可真实情况又当如何呢?就如同童话中所说,小火箭首先是烟火,不管形状如何,都必须坚守不能弄湿自己的原则,否则就变成了垃圾;其次,每一个烟火其实都是主人表达感情的工具,汇合在一起才有意义,而且并不会少了谁就不可以,不管如何独特,作为一支小火箭要有这个自觉,自作多情的认为主人对它如何看中是荒唐的;最后,任何烟火最后的结局并没有什么不同,哪怕是只哑弹,也有机缘巧合爆炸的可能,就如文中的小火箭,差别只在于过程,或者绽放、或者浸入泥沼,只待最后完全看不出颜色的一声响,就如你我的人生。
“星孩子”顾名思义是星星的孩子。他幼时因完美的面貌总是被原谅,他任性、刁蛮、残忍,甚至欺侮生母,后来突然变得如癞蛤蟆一样丑陋。他知道自己错了,全世界去寻找他那乞丐一样的母亲。让我内心受到震撼的是这样的情节,他走入森林,远远的看到郁郁葱葱,可他进去全部是荆棘。他寻找母亲的过程中他感受不到一点温暖与善意,所有的境遇都是不幸的,他说,这都是我曾经创造的啊。所以,这个世界其实有它客观的样子,而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因果,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手创造什么、积累什么,我们就会遇到什么、得到什么。
我的下一本书是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刚刚看了开头,略感乏味,许是黑发的我还无法理解经历过世纪的心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