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图书馆第六届“书香中国·石大阅读季”读书征文活动获奖作品(一)
2017-07-09 中国石油大学报
读书
枣树与“我”
叶子
在中学时代,我最喜欢鲁迅的作品。一方面是鲁迅写的小说,情节引人入胜,读罢总被他笔下的环境,压得喘不过气来。这给我弱小的心灵刻下了一道重痕。另一方面,我在那时隐隐感觉到,标准答案中的鲁迅和我在阅读中,文章背后的鲁迅不是一个人。
标准答案中的鲁迅单薄而伟岸,如同一个高高挂起的纸片、一个抽象出来的精神符号;我感受到的鲁迅丰满却内敛、高大而不失亲和,是一位威严慈祥的长者。借着鲁迅的散文诗《秋夜》,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秋夜》是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野草》的序篇。作为开篇的散文诗,本文定下了《野草》思想和艺术的出发点,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秋夜》描写了“我”在秋天夜晚所看到的景色,全文以恶鸟的叫声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静,描写秋夜中静谧的景色;后半部分写动,侧重描绘秋夜中的声音。文章的两部分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秋日夜景,给人以出色的审美体验。文中作者写了许多意象,有“枣树”、“小粉红花”、“青虫子”等。这些作者笔下的意象,丰富且矛盾,这样的描述给全文营造出奇异诡谲的气氛。让人感到秋夜下的纷乱复杂、暗流涌动。
在本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在初读的时候,感觉非常奇怪。既然作者想表达两颗枣树,却为什么要写一棵、再写一棵?这不符合正常的写作手法。更为奇怪的是,在全文中除了第一句,便只在第四段的前两句描写了两棵枣树。既然作者在开头特意点出了两棵枣树,又为什么作者在后面只写了其中的一颗枣树?
在对两棵枣树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这两棵枣树的果实都被人打光,叶子也落尽了。作者为了刻画枣树的光秃,用反复的修辞,反复写了三次:“简直落尽了叶子”、“连叶子也落尽了”、“简直落尽叶子”。仿佛在告诉读者,果实被人打光也就罢了,似乎是在说他们现在都处于孤立的困境。
而从第四段的第三句开始,作者把人称悄然从“他们”变成了“他”,着重写了一颗枣树。“他”了解“小粉红花”,了解“落叶”,以枝为剑“直刺”天空和月亮。显然,这棵枣树关爱弱小与后辈,又具有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是鲁迅在后世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而文中的另一株枣树,除了同样的果实被人打光,叶子也落尽,便再无描写。有人说这株枣树象征着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朱安;也有人说仅仅是写实,以景映情;更有人说代表了弟弟周作人,抑或爱人许广平。单纯从文中便可以看出,这另一株枣树必是“他”的同类,遭受了同样的苦痛,并没有展现出像“他”一样的革命性与斗争性。作者仿佛故意将另一株隐藏起来,不再谈论。
更进一步地推断,这两棵枣树都是鲁迅先生的化身。“我”希望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或者说当时的作者想展现出来的便是枣树“他”的形象。而作者真实的自己,隐藏在背后,默默修复着“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这种不描写,更像是作者的个中滋味,休与他人说。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里“我”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审视旁人、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文章的开头,作者写了两棵枣树,两棵枣树均是“我”,是“我”的不同侧面。躲在暗处的枣树是受伤之后“我”的本愿,但是枣树“他”却激励着自己不断战斗,即使那天空“奇怪而高”,似乎触不可及,然而“最直最长的几枝”,也要向天空亮剑。
全文中对“我”的直接描写只有两处,一处是“我”回屋,另一处是“我”打呵欠、抽烟,似乎显得很没有存在感。然而这些意象描写,这让“我”这个人物形象十分立体、丰满,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秋夜是“我”站在旁观者的视角上,审视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个世界。后世正如“我”所预料到的那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战士”。那“奇怪而高”的天空终究还是变了,然而秋夜过去,威严慈祥的长者倒在了春天来临前的冬天。
今年年初我去上海游玩,去参观了当地的鲁迅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播放了三个视频,有一个便是鲁迅先生出殡时候的纪录片。八十年后的我看到当时的场景,也为之动容。我记得很清楚,旁白说六七千青年学生自发的为鲁迅送行,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通知。与鲁迅先生同时代的好友史沫特莱评价他,说他是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与青年联系最为紧密的。
我突然想起来,在鲁迅纪念馆里播放的三个视频中,还有一个,便是男声朗诵的《秋夜》。我想纪念馆里研究鲁迅的学者也把这篇挑出来,可能抱着和我类似的心情。那天我和妹妹坐在那个放映厅里,静静地看朗诵,这个时候来了两个日本小朋友,一个说:“ほら見た !(快来,看呐!)”另一个“小盆友”说“静かに!(安静点!) ”我们两个中国大学生和两个日本小朋友,在他这样一位文豪作品前坐在了一起,一种穿越时空阻隔的情感迸发出来,相信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再会。
先人已逝,一走便已八十年,鲁迅作品里人性的光芒还是丝毫不减。为了忘却的记念,后人把他放进了课本,活在后辈的心中的他便成了不朽。
人生有味是清欢
李爽
在文学史中,恐怕很少能有人与东坡比肩。无论是诗词、文赋、绘画还是书法,东坡总能在各个领域显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他的伟大,不仅在于流传后世的作品,更在于作品背后所呈现的人格魅力。
初读东坡诗,还是那首《引湖上初晴后雨》,一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把西湖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自熙宁四年在杭州任职之后,东坡的文采与西湖的诗情画意融二为一,笔下的诗词正如他所描写的西湖,尽显清淡之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似一幅素雅的水墨画,在宋朝的烟雨之中将青天碧水、古桥船桨的意境渲染纸上。
东坡的一生也似这般淡泊,无论是经历“乌台诗案”还是被贬岭南,他总能在诗文中展现出自己豁达的人生。正所谓“一生之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东坡诗词绘画总是写自己所想,表达自我情思,在他的诗文中所窥见的是他对于人生别样的体味。正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道:“东坡词豪宕感激,忠厚缠绵,后人学之,徒形粗鲁,故东坡词不能学,亦不必学”,东坡词非有其达观豪宕之境界,不能作之。
观其淡泊而不平凡的一生,东坡都秉持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达观豁达的心态,即入仕则与民同在,工程与赈灾均可见东坡政绩斐然,出仕则胸怀宇宙,人不过是沧海一粟,能拥清风明月便已是人生之幸。不同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不同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嫉恶悲叹,不同于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建功立业,东坡的悲天悯人,恪尽职守在于在位期间为黎民百姓所做的实事,至今苏堤春晓、三潭印月仍是西湖十景之一,为后人所观赏。浅绿鹅黄的柳丝、若隐若现的石堤都记录着东坡为官的勤勤恳恳。
真正能体现东坡思想高度的远不至此,而是被贬黜的时间里那些思考人生意义的诗文。东坡被贬黄州后号“东坡居士”,后人也一直称其为“苏东坡”,在我看来苏东坡这一雅号比苏轼更能体现其自身理想与豁达胸襟。与白居易在坡上植树种花相似,历经“乌台诗案”的苏东坡在黄州也过上了田园生活。他在黄州居住于临皋亭,并且对这种生活极为满意,用“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来形容住处之景,可见苏东坡用一种诗人的眼光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并近看云卷云舒,远望天水相接。他在元丰七年写下的《浣溪沙》也足以证明:“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苏东坡在被贬黄州四年后前往汝州所作,上阕用寥寥数笔描绘出一幅淡雅水墨画,乍暖还寒时节,点点细雨,淡烟疏柳,都是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在农家品尝一盏清茶,一盘春笋,便已是人间最为清淡的欢愉。“清欢”一词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不追求任何物质的享受,在自然万物之中追求心灵的慰藉和内心的安宁,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苏东坡在贬谪期间的诗文很贴切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清欢状态。无论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阔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还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感慨,都以一种诗情画意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宁静,这种宁静不源于拥有一切而不惧万物的外在力量,而是来自一种平静疏淡的生活,一颗热爱质朴生活的心。
不仅诗文能够很好地表现苏东坡这种清欢的境界,其绘画亦能体现。《林泉高致》曾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代诗画本是同源,南宗之画推崇简约,认为境高而笔减。到宋代,东坡也为中国的文人画奠定基础,其墨竹也浓缩为中国文人的高洁精神,展现出极高的精神境界。诗为画提供精神支撑,画为诗刻画直观形象,两者相辅相成,呈现出苏东坡内心的清欢之境。
至此,一位淡然优雅的居士形象跃然于纸上,它背后所显现的是岁月的浓淡,人生的清欢。这是一种经历过风雨之后的坦然与舒朗,是看淡起起落落之后的从容与淡泊,这种精神始终在中国的文脉之中,与中国文人同在。正如全书结尾写的那样,“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诗意浓郁 智慧闪烁
赵爽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智慧是心思里歌唱的诗。”
——题记
中学时就对数理化颇感兴致,觉得里面跳跃着智慧的音符。转眼间,这是在石油大学的第六个年头了,没后悔过工科专业的选择,没怀疑过自然科学的魅力。只不过,总觉得好像遗失了些什么。硬性的专业知识愈积累,愈发觉文学素养软实力的分量。毕竟,两条腿一样长才跑得既稳又快。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就像我捧《纪伯伦诗选》在手心的那刻。与其说是读诗,倒不如说是像一位久经沧桑、睿智矍铄的长者在分享处世为人的哲理与智慧。他用诗意浓浓的比喻静静地讲出平易近情的道理,关于爱,关于美,关于自由。
不止一次地发觉,自己已然过了眼观冷暖、耳听爱情的年纪,更多的需经由心灵感悟。爱是一切情感中最高尚的;但爱也是一把双刃剑,“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但也刈剪你。”赐你铠甲也添你软肋,得到温存也偶有彻寒。在诗中,他告诫人们要将爱情这种真挚情感加以理性的淬炼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陪伴固然深情,最好的状态大抵是在爱情里我们都活成了更好的自己。掩卷深思,在爱与被爱中变得明媚而非矫情,变得成熟和笃定而非患得患失,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对于爱情的结晶,诗人认为孩子是凭借父母而来,但是灵魂精神并非受之父母。他把父母比作弓,“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引了力瞄向了不为父辈们预见的未来。理性的父母之爱是教导却不控制、浓郁却不窒息的,孩子们思想的枝丫终将是要穿过长辈们的荫晕伸向他所追求的天空。我有时候想,各个年代的家庭、各个家庭的孩子有着冲出祖辈父辈思想荫庇的渴望,到其身为中年时,去担当上辈尚未扛起或尚未完成的职责,或许才有了时代的不断进步。
智者诗中的爱,除了小我的爱恋,还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内容。大到民族,诗人毫不留情地揭示东方民族的劣根性,对政治伪君子进行抨击,但仍对祖国充满热切的希冀和坚定的信心。小至个人,他把爱工作和爱生命等同起来,批判惰逸的人如同时代的生客,是生命大队中的落伍者。反观自身,倘使不求上进、不兢于研究,便是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辜负了时代给的使命。自然科学的圈子里也有不慕功利不图达贵的科研人员,很纯粹、很难得的敬业精神,常常觉得吾辈望尘莫及,但心向往之。
美
不止一次地发觉,自己已然过了眼观冷暖、耳听爱情的年纪,更多的需经由心灵感悟。爱是一切情感中最高尚
的;但爱也是一把双刃剑,“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但也刈剪你。”赐你铠甲也添你软肋,得到温存也偶有彻寒。在诗中,他告诫人们要将爱情这种真挚情感加以理性的淬炼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陪伴固然深情,最好的状态大抵是在爱情里我们都活成了更好的自己。掩卷深思,在爱与被爱中变得明媚而非矫情,变得成熟和笃定而非患得患失,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对于爱情的结晶,诗人认为孩子是凭借父母而来,但是灵魂精神并非受之父母。他把父母比作弓,“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引了力瞄向了不为父辈们预见的未来。理性的父母之爱是教导却不控制、浓郁却不窒息的,孩子们思想的枝丫终将是要穿过长辈们的荫晕伸向他所追求的天空。我有时候想,各个年代的家庭、各个家庭的孩子有着冲出祖辈父辈思想荫庇的渴望,到其身为中年时,去担当上辈尚未扛起或尚未完成的职责,或许才有了时代的不断进步。
智者诗中的爱,除了小我的爱恋,还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内容。大到民族,诗人毫不留情地揭示东方民族的劣根性,对政治伪君子进行抨击,但仍对祖国充满热切的希冀和坚定的信心。小至个人,他把爱工作和爱生命等同起来,批判惰逸的人如同时代的生客,是生命大队中的落伍者。反观自身,倘使不求上进、不兢于研究,便是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辜负了时代给的使命。自然科学的圈子里也有不慕功利不图达贵的科研人员,很纯粹、很难得的敬业精神,常常觉得吾辈望尘莫及,但心向往之。
自由
整本诗选中无处不彰显着诗人的理性精神,“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饱含了宽容和博爱精神的理性呼唤,体现了诗人对打破战乱桎梏、对和平和自由的无限追求和向往,不仅在民族复仇主义甚嚣尘上的当时,在尚不安宁的今天,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着眼小我,罗伊·马丁纳如是说,“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明白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尤其是自由的心境。我常常想,只要我还愿意坐下来,与数据、实验打交道,和文献、程序来相处,我就还是自由的;只要我还愿意偶尔写写随感、画画彩绘、打打乒乓球,我就还是自由的;只要我还愿意和心爱的他在节假闲余,或是并肩漫步或是海侃神聊,我就还是自由的。研二年级、二十五六年纪,我也深谙责任和成长的意义,但不想就此拘于柴米油盐、囿在结婚生娃。高品质的生活向来都是惹人动心的,但它不应该成为追求的本身,倘使作为努力的附属品,水到渠成地得到,这样多少活着会更洒脱些、自由些!
《嫌疑人X的献身》中有一个比喻,说是数学和爬山一样,山顶只有一个,但是到山顶的路却有很多条,数学就是要找出最优美的那条。人生何尝不是,终点都是一抔黄土,但过程却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纪伯伦的诗可以让我们看到甚是优美而明亮、精致而坚韧的那种。有浓郁的诗意,活得优雅;有闪烁的智慧,活得明朗。如果说世间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那么我想感谢图书馆那个安静的下午,让我遇见一本打开就不愿再放下的书。
编辑:王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