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最雅致的生活,是再慢一点的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梁实秋先生,浙江杭州人,出生于北京,已故33年。对于老先生的印象极好,虽是资深读书人,却没有读书人的清高与呆板,一张温和随性的圆脸,端庄又不失阳刚之气,一副眼镜,透出文化学者的灵气和斯文。
1949年,老先生去了台湾,直至1987年去世,再没有回大陆,这也是老先生最大的一个遗憾。
第一部分
《雅舍》:雅舍位于四川的某地,房屋即为经济,用火烧过的砖来做柱子,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起来瘦骨嶙峋。他们一家人与邻人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彼此之间可以互通声息,私密性能由此可见。
但即使这样的房间,也被作者称为雅舍,可见其乐观的态度,以及会生活的性情。
《书房》
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
里面有一些话,我极为喜欢,书房不在大,亦不在设备佳,适合自己的需要,便是。局促在几尺宽的走廊一角,只要放得下一张书桌,依然可以作为一个读书写作的工厂,大量出货。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这样的空间,远离尘世,把自己投放于书的海洋,在里面极尽可能的吸收能量,如果能出货,写出他人喜欢的文章,那是一具几得的事。
《照相》:读到这篇文章,我被作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还有语言的有趣,所打动并折服。
人的眼睛像一具照相机,不,应该说照相机略相似于人的眼睛,人的眼睛,咋吧咋吧的自动启闭,自动调节焦距,自动缩放光圈,自动分辨色光,一瞬间把眼前景物尽收眼底,而且不需计算曝光时间,不需冲洗,不需更换底片,并且随时可以在想象中涌现。
照相在过去,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因为难,所以可贵,科技的进步,带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每个人也都能成为模特,所以照相这件事情,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情。
《旅行》这是一个我最感兴趣的话题,且看看梁实秋是怎么说的。
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的时候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乡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之后,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寝。
与其说这是一种旅行,更确切的应该是逃难,所以,一样的在路途中,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现在的旅行,除了堵车与路途中的辛苦,可谓是无比惬意的事,也是生活质量的一种体现。这样一对比,如今,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第二部分
《读书苦,读书乐》儿时的读书,可以说是苦的。严寒酷暑,读书不能断。先生的戒尺,是很有力的惩罚。相对于古时好的儿童,现在孩子所享受的,或许与他们,是梦中都不会有的。
可是,他们却有着童真,有着黑是黑白是白的单纯,有着父严母慈的家教,严肃的学堂之外,他们是自由的,欢快的。
其中的一段谈到纪律与兴趣,梁实秋提到这么一个观点。
读书上课就是纪律,越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越要加倍鞭策自己,努力钻研。克制自己欲望的这一套功夫,要从小时候开始锻炼。读书求学,只有一条正路可寻,由不得自己任性。
我们中国自古就重视读书,据说秦始皇日读120斤重的竹简公文才就寝。
罗斯金说得好,所有的书可分为两类,风行一时的书与永久不朽的书。我们的时间有限,读书当有选择。
到了中年的年纪,读书已经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完全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部分
《老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宴会中,总是有人簇拥着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这是离入祠堂之日已不太远。上下台阶的时候,常有人狠狠的搀扶一把,这是提醒你,你已到了仗乡仗国的高龄,怕你一跤跌下去,甩成好几截儿。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生老病死原是一回事。这里梁实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老就老吧,偏偏有人不服老。白发染成黑头,驻颜无术,把希望给了化妆师,隆鼻抽脂肪,纹眉割眼,生生把自己弄成一个妖。
《中年》
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同时,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以前也不知他们藏在哪里?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哪个年轻女子不是饱满丰润的像一颗牛奶葡萄,中年的女人全变了。牛奶葡萄要变成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脂粉不可少,在原有的一张脸上,再罩上一张脸。
这段话太生动形象了,把皱纹比作了铁路,熨斗也烫不平。人生在这个时候,也慢慢地走向了下坡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年以后的半生,才是刚刚开始,这就好比是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乐观的人,会把后半生当重生。悲观的人,会把后半生当前半生的延续。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善待我们的中年,人生至此,精彩开始。
《旧》
我爱一切旧的东西——老朋友,旧时代,旧习惯,古书,陈酿。
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
对于这篇文章,很喜欢,因为我也是个念旧的人,在我的记忆里,关于生命的概念,还是在小时候,那些有故事的老人,那些陈旧的房子,阳光射进厅房,能看到空中布满了灰尘,还有那个古老的村子,还有那些已经老去的跟父母同时代的人,永久的留在记忆。
作为一个活在现代的人,喜欢旅游,喜欢骑车,喜欢新的生活方式,也喜欢新交的朋友。但是,我的思想,我的另一面,就是很古的,每到一个城市,首先要去的是这个城市的博物馆,看着那一个个老物件,想象着在它们身上曾经发生的故事,那种感觉,真的很特别。
《猪》
它那两扇鼓动生风的耳轮,细细的两根脚杆,辫子式的一条尾巴,陷在肉坑里的一对小眼,和那快擦着地的膨亨大腹,全不成比例。
这一篇文章,语言非常的幽默,肥头大耳,头脑简单的猪,在这里成了很可爱的宝物。
看猪的一生,好像很是无聊,大半时间都是被关在圈里,如待决之囚,足迹不出栅门,出不能接见亲属,而且很早的被阉割,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临了还不免冰凉的一刀。
但是它也有它的慵福,不用愁吃,只消饭来张口,不用劳力,有的是闲暇时光。除了最后不得善终,好像没有遗憾。一生的经过,比起任何养尊处优的高级动物,也并无愧色。
这一段把猪的一生,概括的极为精彩,有了一种向往之意。并且作者的语言,有一些是自创的词语,很是独特。
《鸟》:这是这一章的最后一篇,也是不能不提的。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在这里可以用庄子的一句名言: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爱鸟的人不是鸟,买一个漂亮的鸟笼,供上精美的鸟食,以为鸟就会觉得自己很尊贵。或许时间久了,鸟也真的会那么绝的。但如若它会反省,或许会在一个不眠的夜里,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开始怀念在树林里的那些时光,只是现在,笼子里的生活虽然天地窄了很多,但最起码能保证活着。
只是无论如何,都不愿做那笼中的鸟儿,哪怕飞出去,会挨饿受冻,会面临风雨,甚至会有致命的危险,也要去飞翔,会发出生命的吟唱。
第四部分
《味精》
味精是外国发明的,最初市场上流行的是日本的味素,后来才有自制各种牌子的味精上市,取代了日货。
加了味精的饭,到底有多好吃,还真没有直接的经验,或许在餐馆里是少不了的佐料,但家常的饭,应该还是少一些为好。
慢慢的,味蕾的感觉,似乎也进入原始的状态,哪怕什么调料都不加,少许油,适量的盐,一点生抽或老抽,再加上一点葱姜蒜,就吃的很满足。
《饭前祈祷》
60年代,作者在美国科罗拉多泉念书,和闻一多同住在一位美国人家,房东太太是典型的美国主妇,大约60岁,有三个女儿,一家五口,加上他跟闻一多,一日三餐,一顿也不少。每顿饭前,都要做祷告,梁实秋跟闻一多只惦记着桌上的饭,幸亏祷告的时间很短,否则对于他们不知是怎样的折磨。
看到这一部分,就能想到,梁实秋之所以是那么一个丰富的人,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留过洋,又读了那么多的书,经历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见识了那么多的人,怎能不再往后的岁月中,体现出那么多的不同。
第五部分
《记得当时年纪小》,这一篇文章,写的是孩童时期的事,每一个人,都只有一个故乡,关于故乡的记忆,也就只能有一种。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根,会从不同的方向,伸出长短不一的枝,叶子可以长出很多片,但是根,却是不变的。并且一个人的根扎的越稳,结出的果子也越美。写文章讲究前后照应,我们的人生,想必也是如此。
我的结束语
第一次认真读梁实秋老先生的书,领会到老先生的语言魅力,而这样的语言,必然离不开一颗丰富又细腻的心,而不论怎样,这只是形式。真正的内容,在于经历,在于拼搏。
老先生的文字,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到,我们所能学的,只是那种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文字的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