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家里是住平房。辽宁的冬天,不是特别的寒冷。至少比黑龙江暖和许多。后来看《康熙王朝》才知道,黑龙江齐齐哈尔,就是宁古塔一带。专门流放犯人的地方。
无论如何,东三省的冬天,还是跟寒冷挂钩的。因此,一旦秋后,妈妈和爸爸就会用大大的塑料布糊窗户缝。忙的不亦乐乎。而且总像掐算好了天气的样子。头一天阳光暖暖,糊好了塑料布。第二天天气就开始变冷。
那么多年的秋天,爸妈都重复做同一件事。时至今日,他们依然住着平房。依然糊窗户缝。用布,用纸,用塑料。
寒冷的冬日上午,阳光从塑料布透过来。竟然从凉转暖。窗,像一块大面包。我和弟弟,小小的,在炕上蹦跳玩耍。真是怀念那时光。
每次完工之后,爸妈必须告诉我们,无数次的叮嘱——不要用手抠。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小孩儿就是有这个毛病,无论你说多少遍,只要是没做过的事情,总是好奇的要去尝试一下,直到自己觉得不再新鲜为止。所以爸妈的告诫,不过是耳旁风。那塑料几天之后便会出现我和弟弟用小手抠出来的小窟窿——窟窿的大小,恰好是我们手指那么粗细。
于是漏风,于是结冰。印象中爸妈没有因为我们把塑料弄坏而斥责。妈妈却转而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吃那塑料上的冰。相信您懂了,我们又偷偷品尝了冰——忘了滋味如何。但是各位读者,相信您一定知道鼻子里的分泌物的滋味吧,因为咱们的童年,都一样!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塑料布上再也不会出现那些小窟窿。爸妈似乎也忘了,何时他们竟然不用斥责我们的淘气行为了呢?
接下来,快过年时候,爸妈开始糊墙。爸爸在单位要来的报纸。可不要小看这简单的报纸,它们就是那个年代我们姐弟俩的启蒙读物。
妈妈总是给我们读书,我和弟弟识字量很大。所以我和弟弟从小就非常爱读书。
因此那些要来的报纸,总是被爸爸放到桌上,对我们俩说——快点挑,挑完好糊墙。
彼时,妈妈已经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浆糊。我和弟弟就在桌上,一目十行的浏览。把特别喜欢的留下。那些不甚喜欢的就要求爸妈贴到我们身高视线可及的位置。这样,平时也可以在墙上看到。
所以我们的基础教育,一方面是来自于爸爸妈妈,另一方面是来自于那些陌生人给的报纸。那报纸里的方块字,构成了我们灵魂的最初。没事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或者哪怕是吃饭的时候,等爸妈回家的时候,我们都会读上面的文字。一遍一遍。不厌倦。
所以说,书报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它们填补了我们童年时期的无聊与空白,给我们最好的生命养分。也是一生难忘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