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一份麻辣烫,不麻不辣!”
“好的。一份清汤!”
“你这吃的是还是麻辣烫吗?”
我吃麻辣烫,习惯不加麻不加辣,闺蜜嘲笑我吃的不是麻辣烫,是东北乱炖。
终于熬到了周五,我和闺蜜三个月没见了,约了一顿晚饭,之所以约在周五,是因为她说她周末要懒床。下班挤了四站地铁,就为了吃一顿麻辣烫,然后再坐地铁回去,找不到男朋友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才是彼此的真爱。其实很羡慕电视剧里那样的闺蜜,一起斗嘴吐槽,一起走走停停,吃吃喝喝。但我们不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有各自生活的,没事也不会通几通电话,很少一起喝酒,很少一起看电影,过生日也不会互相送礼物,吃饭也会互相AA的那种清汤寡水的闺蜜。但是,就算是这样的关系,对我来说已经是比其他人要近的很多的朋友了。
我和闺蜜是高中同学,那时候她比我学习好,我有些自卑,我们中午经常一起吃饭,互相讨论问题,慢慢就熟悉了。后来上了大学,我们各自去了不同的大学,不在一个城市,但是每个寒暑假回来都要相聚一下,四年的时间,雷打不动。再后来,大学毕业,我考了研究生。而她选择了直接工作,来到上海。
三年前,我第一次来上海旅游,就是住在她那里,一起吃了晚饭,我很感恩。直到现在,我每次经过那趟通向她家的地铁的时候,都会想起我们一起住的那几个晚上。我们一起走着黑漆漆的夜路,喝着冰凉的啤酒,吃着零食,坐在阁楼上,一张床,聊着高中的过往,互相透露彼此不知道的八卦,笑得前仰后合, 聊着现在彼此的生活,聊着未来的憧憬,也会哭的稀里哗啦。
在我的印象中,她是那种家里的乖乖女,毕业后会选择读研究生,会稳稳的进入事业单位,考取公务员。但是她没有,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很有冲击力的。让我开始明白,人是可以不按照父母的要求活着的。而自己很多时候是为了别人活着,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以后的工作,为了得到家人的夸奖,为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从来没有问过我自己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反正只要的是好的我就会全盘接受,只要是父母觉得好的,我也觉得好。
“有时候我不知道这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赚的钱都给了房东?”
“是啊,如果不是回到家乡的话,我们以后的日子就是这样,生活在出租房里,赚着死工资。”
一切还是老样子,我们一边吃着最普通的麻辣烫,一边聊着现在彼此的工作和生活,只不过这次,没有酒。而三年后的今天,我也来到上海了,也成为了出租房里的一员,带着对大城市的憧憬和向往,带着不想让父母遂心的叛逆。殊不知,离开后,才知道,原来家里的床那么舒服,母上大人做的饭那么好吃,以为想吃锅包肉就可以花钱吃到的锅包肉在魔都只能是想想,原来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是可以安眠的,以至于出来之后有无数次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好像脑子不好使。
周末在家和室友一起吃饭,
“你说,人生还有四五十年的光景,难道我们就要这样的度过吗?”
这样的问题,真的让人很无解,也让人一下子泄气。思考人生的意义总是让人觉得苦闷和焦虑,但是能怎么办呢,你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熬着,也不要指望别人能给你什么答案,每个人都自顾不暇。
我感慨,人各有命。在大城市讨生活,生活好像被截断一截,压在别人下面。上海是一台巨大的娃娃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投币越多,抓到娃娃的机会越大,外滩的灯火就越生机勃勃,不投币的人总会被看成不体面。
如果说人生活得的是一种经历的话,那是不是有些事情只要经历过体验过就可以了,然后回到我们正常的人生轨迹上,去坚持那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呢。
不过,我还是要感恩,毕竟所有的事情都还有挽回的余地,所有的决定都还有后路可退,感恩身边人眼前事,一切都还好,一切都还足够让我自己在不开心的时候出去吃一顿不麻不辣的麻辣烫以解忧。
‘’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套丰满的体系,引领我们不迷失不懈怠。待我们一觉醒来,跌落在现实中的时候,可以毫无怨言地勇敢地承担起生活重担。这是孙少平教给我的道理。 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做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要做到这一点,路还好长。”—————《平凡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