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不要洗胃?
经口中毒是我国中毒最常见的途径。我国急诊科急性中毒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80.77% 为口服中毒,以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和农药为主;急性中毒病死率为 2.06%。
直观的逻辑认为要把胃中未吸收的毒物早点清除,但是国外研究表明不管用什么可信的方法进行肠道去污,在临床和志愿者的研究中均未能显示能带来临床益处,故国外中毒救治机构对于毒物毒性弱、中毒程度轻的急性中毒患者,尤其是镇静安眠药类轻度中毒患者不主张洗胃,其原因是依据循证医学提示该类患者多数未从洗胃中 获益,相反增加其并发症发生风险。
洗胃后有诸多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
洗胃后发生误吸现象比较普遍,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插管不当误入呼吸道,尤其发生在昏迷患者,在洗胃过程中因咽部感觉迟钝、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无力吞咽等导致反流至口腔的胃肠液吸入气管,由于洗胃是完全被动的,有时甚至可以引发窒息。
2.洗胃时由于胃内容物含大量食物残渣,一旦涌出误吸入气管,细小的食物颗粒即可致广泛的小气道阻塞。
3.自动洗胃机洗胃时洗胃液量出入不平衡亦可导致反流发生。
4.在洗胃过程中,由于患者呼吸肌受到麻痹使毒物直接进入肺部,引起肺间质水肿、表面活性物质丧失、肺泡萎缩,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吸入性肺炎甚至呼吸骤停。
温州医科大学对 2013 年 01 月 - 2014 年 07 月共 260 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分析后发现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 38.08%,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体位不当、洗胃、毒物类型等4项因素是吸入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方面,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吸入性肺炎多为混合感染,其常见病原菌多以厌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也较常见。
同时洗胃造成电解质紊乱也较常见。Gokel 等通过前瞻性监测 30 个 2 小时内阿米替林中毒病人洗胃后 15 分钟、6 小时、12 小时的血清钙、电离的钙、镁、和钠浓度基线后,发现有统计意义的显著血清钙、电离钙、和血清镁浓度下降,但没有明显低钙血症、低镁症的临床症状。同时留置胃管还可能导致胃肠道穿孔、喉痉挛、心律失常、眼结膜出血等。
如何选择洗胃时机?
国外学者贝利曾提出患者行胃肠道净化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否摄取物质会对机体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步:是否执行胃肠道去污会影响到整体的预后;
第三步:要考虑是否执行肠道去污会损害到患者。
这三步评估可以通过评估中毒的风险、直接和长期的肠道去污的益处和风险后制定治疗策略。有了这个评估系统,我们可以评估中毒患者是否需要洗胃。
上海斯曼峰DXW-2A型全自动洗胃机采用先进的压力反馈控制系统,可实现全自动循环洗胃。适用于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等抢救食物中毒、服毒患者以及手术前洗胃,是新一代理想的洗胃设备。特点有:
采用膜片泵作为冲液和吸液的动力源、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电磁阀的工作顺序,完成冲、吸洗胃过程。
电气控制采用压力传感器和CPU微机控制,使冲、吸转换更可靠。
采用定量容积式转换缸,使吸出液量和冲入液量更准确。
采用换向阀结构和压力控制系统,使管路更畅通,去除传统式外部过滤网,有效解决了影响洗胃机正常工作的出胃污物堵塞现象,使临床洗胃更加快捷方便。
面板设有计数和模拟压力显示状态,加强了人机对话界面,方便操作者掌握洗胃情况。
增设手术冲、吸液量平衡装置,可以解决由于胃内物质差异所引起的冲、吸液量不平衡状态。
如何减少洗胃相关并发症?
1. 洗胃体位:尽量说服患者取左侧卧位,使胃底处于低位,胃幽门位置相对较高,从而减慢毒物排空,提高毒物清除率,同时可减少对患者咽喉部神经的刺激,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减少反流误吸;
2. 使用新型带气囊的胃管:在胃管前端约30~45cm安置1个气囊,可有效阻止食物反流,并可在带气囊时进行一些操作,如翻身拍背或吸痰,均不易引起反流误吸到气管而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 通过使用纤维消化内镜观察胃内毒物残留情况并监测指导洗胃过程,可有效清除毒物并减少盲目洗胃。
4. 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除了具备过硬的洗胃和急救技术外,还应针对中毒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疏导干预,用鼓励性语言进行安慰,以消除其在洗胃治疗过程中的消极悲观、恐惧等情绪,激发患者的求生意志,以减少洗胃期间期的对抗,及配合整个救护工作的实施。
总而言之
1.在进行洗胃操作前我们必须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胃肠道内毒物的清除以及采取何种清除方式,不仅取决于毒物摄入时间、摄入的毒物已呈现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毒性作用,相关清除方法的可行性、清除效果、有无禁忌症以及中毒者的自身状况、并发症的性质、严重程度及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均需考虑斟酌。
2.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并配备完善的洗胃硬件,有条件可以使用防反流胃管及纤维消化内镜协助洗胃。
3.对于急性口服中毒,是否常规洗胃、洗胃时间的界定以及洗胃时气道保护等方面,应形成我国中毒急诊诊疗规范, 且需要进一步临床与实验研究论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