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日常的熬汤中,我突然心生感悟,觉得日复一日的熬汤,很像人生中的每一天,练习状态时好时坏,做体式时而容易,时而艰难,并伴随着得到与失去。这一切的发生,是那么地猝不及防,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更多像一位看客,看着它来了,又走了,留下一张懵逼的面孔。
无论垫子上发生了什么,惊喜也好,惊吓也罢,我不会轻言放弃,轻易离开,多半会琢磨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再找找原因,然后在未来的练习中持续观察。幸运的话,过不了几天,有些答案便会自动浮出水面,我有点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然答案有了,那我也会照单全收。
最近感触颇深的是马里奇CD,也许我的这些有的没的想法,在资深练习者眼中太小case,人家估计会说,“你这应该是练习不够稳定,才出现的。”好吧,可我更多看到的是,在练习中,我做体式的结果会不同,身体感受会不同,随之还有些新发现,权当这些就是我的阿汤探索之旅。
新冠恢复第三周时,我第一次做马里奇CD,竟然颇为轻松地绑上了,并且还挺紧的。当时,我以为这个体式我应该算是掌握了。可是,没过几天,当我在生理期休息了三天,再次踏上垫子做到马里奇CD时,就卡壳了。
刚做到马里奇C,我就觉得不太妙,脊柱很僵硬,根本转不动,特别是向右后方扭转,实在费劲,那就停到自己能做的位置,继续抓手。哎呦喂,左小臂在瑜伽裤上打滑得要命,那天我特意穿了一条颇为喜欢,但许久没穿的瑜伽裤。怎么会这样?我好生嫌弃这瑜伽裤,到底是什么面料做的,怎么会这么滑?但冷静过后,我心里清楚,瑜伽裤本无罪,一切都只是我的问题。
既然马里奇C都如此坎坷了,到了D,只会更狼狈,那就欣然接受狼狈的自己,因为这就是我那时那刻最真实的状态,我不接受能怎样,只会折磨自己的内心。我已经很认真滴早起练习了,还是放过自己吧,体式的进步就交给时间好了。
等到第二天,我继续熬汤,在练习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与变化,到了马里奇C,神奇般地,我感觉脊柱灵活多了,心中感叹,“今天的D应该差不多。”果然,不出我所料,两侧的马里奇D,我能够绑上,并且绑得还比较紧,呼吸也较为顺畅。向左侧捆绑时,我还发现左边肩胛骨内侧会微微有感觉,搞不太明白那个位置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体式稍微有进步时,我忍不住沾沾自喜,还会简单分析下为何如此,唯一能找到的原因是前一天晚上喝的蔬菜汤,看来真是瘦一点更容易在体式中深入。想到此处,我决定继续观察,在前一晚正常吃喝的情况下,我能否顺利做到这个体式。
后来的几天,情况时好时坏,那我只好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继续观察。直到有一天,我在做马里奇C时,突然意识到,拉长侧腰后,要先让腋窝更多靠向膝盖,也就是身体需要向前探,充分扭转,然后再转动小臂,两只手在体后交叉。
这一系列的动作,我并不陌生,现在依旧能回忆起去年在长沙的mysore教室,邹杰老师带我做这个体式时,就是这样的顺序,可一到我自己做时,就会丢三落四,我好像只记得要拉长侧腰,充分扭转,外加两手背后交叉。如此这般,最后的捆绑,就时松时紧,常常莫名其妙。
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找到了这个体式的关键要点,第六感是有戏,那就在后面的练习中仔细验证吧。不过,话又说回来,光记得这些要点没用,前面站立体式的扭转同样要认真做,才能为这个体式打好基础。突然,好期待每次的马里奇CD,总觉得它们像个标准,在衡量我当天的阿汤是不是做得认真、到位。
无论我的阿汤练习呈现何种状态,小到马里奇CD的起起落落,大到纵观整个练习的状态,包括体式的深入程度,呼吸的起伏,念头的情况,我好像都会义无反顾地走回垫子,用虔诚之心期待着每次的练习。您有没有觉得这样一种状态很像我们平常的日子?不管我们想与不想,日子总会来,总会走,它会一直过下去,那就让我们怀揣一颗虔诚与好奇之心期待着未来的每一天吧!
貌似通过阿汤的练习,让我学会了用积极的眼光去迎接、看待不确定性。那吭哧吭哧在垫子上的每一分钟,都不是白费的,它们打磨着我的内里,终将成就一个新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