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多月,走访了不少城市,去到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教培学校进行访学。在跟校长交流中,都会被提及到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开展教研工作。不少校长还反应,自己不是专业出身,也没有带班上课,觉得不懂教学,搞不来教研,全靠老师们自行操作。自己也没有权威性,即使给出了建议也会被老师否决。
然而,教研工作非得专业出身才能做吗?答案肯定不是。
掌握了方法,抓住重点,就算是对教学一无所知,照样可以做好教研工作。拿一堂课为例子,可以用两种方法,轻松开展教研工作。
结果反推法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堂课进行拆解。
不管是什么科目或多少时间的课程,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结果,然后进行逐步反推,得出阶段性的目标,再推出如何才能达到阶段性目标的方法途径,最后推出结合自身的落地方案和举措。
(▲点击查看大图)校长作为团队的领导人或是学校的老板,对于上图每一个环节不需要亲力亲为,只需要组织,由老师群策群力,将内容按规定时间“商讨”结果,然后安排试行操作,监督记录和优化,把控方向,掌控所有操作都是以达到核心目标而做的,不做额外发散。
在操作环节,也就是上图最右边部分。
► ►第一条要求立即操作,一个全体会议就可以商讨罗列出来。
► ►第二条规定“实验操作”时间,并制定出试验的规则。考虑到新的方式方法,会有部分老师有心理抵触,有消极状态,那么就设置奖励机制,着重针对记录、优化、效果外化设立具体分值(建议不以金额为奖项,参考分值奖励机制)。
时间切割法
将一堂课按照上课步骤,切割成独立板块,针对每一个板块进行优化。有校长觉得,每一个科目,课程种类不一样,没办法统一进行切割,事实上,“课”的大板块都是互通,大体都会被分成五个部分。
(▲点击查看大图)每个环节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设定,校长需要把控的是,在设定的时间内如何完成目标。组织操作雷同反推法,不同的是所有老师是以自己所带的课程,针对共同的五个环节进行研讨、试验、优化,最后再形成标准化新人培训模板。
同样,校长、老板作为组织人,在既定的时间内看结果,跟进、管控把握主方向,细节由各科目老师在商讨中达成共识,形成固定模板。后期根据老师成长,在固定模板的基础上,再升华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方式方法。
不管是用哪一种方法,校长、老板始终保持一个角色,就是组织者和框架把控、监督者,不作为具体细节操作人和决策者。
另外,还要把握一点,校长、老板看的是结果,过程中给老师充分信任和“试错”空间,观棋不语,等既定时间到了,再做出总结和方向把控。
教研,就是为了让老师把“课”上好,让老师在短时间内成长,并将这个过程转化成一个标准流程,便于新人培训,快速掌握技巧。转化做的好,就是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核心技术,也就是教学品牌的打造。
教研工作不是什么梦中的“蒙拉丽莎”,遥不可及。明晰了思路,哪怕没有上过一次课,也能很“专业”高效地开展教研工作。以上两种教研方法,属个人心得总结,如果你有其它关于教学教研的困惑,欢迎留言,祝您开心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