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时候天气特别适合去旅游,因为天气凉爽,太阳也不会特别的晒。中秋时节,那些名胜景点会特别的拥挤,适合去比较偏僻或者是名气并不算特别大的古镇游玩。
既属于吴语区,又传承着楚国风骨的江阴长泾古镇,它的繁华并不遥远。当来到这临水建街、因街成市的古镇时,只见古墙灰瓦老店,小桥流水人家,有一种沧桑而熟悉的味道。
虽然这个古镇的面积并不是特别的大,但当走在蜿蜒的街道,看着两旁高低错落的民居房,慢悠悠地穿梭在古镇当中,看着那勾连着的幽深小巷,倒觉得真的是清雅静幽。
这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千年不朽的湖光水色,以其吴韵楚风的独特魅力,向世人展示她的风采。
临河是一色的石驳岸,窄窄的街面由一色的石板铺成,石驳岸上,又是一色的石河滩,石阶沿着河或朝东或向西,一直伸进水中,石岸上凿有水井,一色的石井栏杆,仿佛可以看到河滩上正挤满了洗作的女人们。
数百年沧桑岁月,印记着那份淳厚与质朴,是杏花春雨的诗情,是小桥流水的画意,是明月清风的雅兴。细听忽远忽近的吴语絮声,任凭心情在此徜徉,一抹纯净,一丝优雅,自在心胸。
临街的店面,大多是两层小楼,紧紧地靠在一起,隔一段便是一条狭小而深长的小弄,狭窄的街道与明清式的廊檐巧妙地构成了“一线天”,两侧小楼相依,几乎可以隔街携手握腕。
门面房皆开店铺,铺面大小不一,透过门面穿堂望去,总会有好几进深的庭院,有的里面还藏着一个幽深的四合院。
大多数建筑是明清时期风格,这些都有很多古老的遗迹,百年来一直都保存到了现在,让人叹为观止,看着那些古朴的民居住宅,倒有一种穿越到了过去的恍惚感。
看着这些坚硬的山磨石,每一块石板都有着鲜明的标记,而在老街的下面,是有着下水道直通河流的。
水赋予长泾活力,桥赐予长泾灵气。水与桥的缠绵,孕育着长泾的钟灵毓秀和人文彬盛,摇曳出古典与现代的万种风情。
在明清时期,才是这里最繁华的时候,在当时,就有很多巨商官宦居住在老街,商铺林立,在明清的时期,长泾古镇还有近十位商家巨贾,因此建造了很多民居建筑,一直保留到现在的有50多处明清建筑,其中还有许多是名人的故居,保存完好,这也些建造都是镇中不可多得的文物遗迹,展现着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长泾在江阴称东舜城,据西晋周处编撰的《风土记》记载,舜曾居此,刀耕火种,开化先民,自此开辟了长泾的古文明,东舜城遗址至今已成一景。于是长泾古镇便有了“舜子居江南胤息藩衍依稀五千年旧迹,东城贯泾水劈荆斩棘累辟四十里河山”之说。
长泾的兴盛起于宋代,因长泾地处长江和太湖连线的中心节点,水系发达,交通便利,逐步形成南北两大集市,故名东城里。明成化年间,又通河道,使三泾成一水,东西各与大河相通,两岸依水逐渐成街成市。街有两条,隔河相对,东西并行,河南河北的两街,以四桥沟通,又形成四弄。
缪氏义庄陈列室、张大烈故居、上官云珠纪念馆、梁武堰遗址……一幅幅打开,便打开了古镇悠悠的时空,打开了古镇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
长泾古镇的回忆,很多的都留在长泾民俗博物馆。江南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农渔文化以及纺织文化,以其鲜明的个性盛兴于世。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各种器具,反应了不同时期的文明程度,长泾民俗博物馆将这些器具以陈列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石板街的东尽头是已有80年历史的大福蚕种场,偌大的院落,一色的民国初年的建筑,两层半敞开式的长楼,院里的所有建筑都以连廊沟通,蜿蜒曲折,其间小院错落,深邃幽雅。
这里曾是江南最大的蚕种场,年产优质杂交蚕种5万多张,以“帆船”牌商标,远销苏、浙、沪和新疆。从墙上两张古丝绸之路地图看,这里蚕种、蚕丝和丝绸由江南水乡的河湖港汊,经长江、运河运往洛阳、开封,再到长安,出西域,直到西欧大陆。
出大福蚕种场大门,是个衰落的船码头。站在码头上,遥想当年长泾河,水通长江,长江口涨潮时,江潮涌入内河,特别是涨大潮时,江水涌到长泾,如飓风西来,河水卷起千堆白雪。曾有诗为证:长泾水长已千古,下有通潮接江浦。朝生暮落春复秋,神鱼跃渊势吞吐。忽惊巨风从西来,沸腾怒气喧如雪。
那潮声帆影、鼎沸人声虽已远去,但长泾领风气之先的名人风范,还是被人传扬。一代影星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就出生在石板街上一座砖木结构的老楼里,这里现已成为上官云珠纪念馆。就是这条窄窄的石板街走出了众多名人,有“两弹一星”元勋张大煜,有天文学家沈璿、同位素专家张理刚、抗日志士包汉生。
吴韵和楚风的相逢,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感官、激荡着心灵,油然生起一种珍藏的冲动,历史的美、文化的美以及浸润着历史文化的人的美,这就是长泾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