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作者: 念念流迁 | 来源:发表于2022-06-26 06:51 被阅读0次

    现在抄书热很普遍,许多爱读书的人都在学习抄书、练习抄书,我自己也养成了每天抄书、练习的习惯。抄书的好处有很多,除了可以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还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祛除浮躁。当然,会抄书、爱抄书的人,我觉得背后一定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对文字的喜爱。

    但有一种抄书可能是不妥当的,是一种低效的刻意练习,那就是靠抄书练习写作,值得警醒。

    中国香港导演叶伟民讲个一个关于抄书的经历:有一个年轻人很想写好文章,他工工整整地把所有范文抄了一遍,很自豪,“好像抚摸了田里每一粒稻穗的农民",笃定自己必将"五谷丰登"。当导师问及范文之精华的时候,他好像完全没看过似的,更不说对这些作品的独立评价了。

    叶伟民指出:他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他在机械的重复中麻痹自己。这就是典型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抄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难道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如果是初学,抄范文这件事多少还是有点帮助的,至少可以提升语感,但是它的效果也是非常微薄的。

    想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作品敲回零件状态。

    第一步:看创作自述或创作记录,相当于拆其构思。这些自述和记录非常重要,相当于大楼的工程图。

    第二步:研究作品目录或小标题,相当于拆其构造。研究目录有点考古的味道。作品的谋篇布局不显山不露水,却是最见作者功力的,真正是"最痛苦处最难与人道"。一个好的作家,深夜想结构往往是写废几地的稿纸,走到死胡同那种纠结、推翻重来那种无奈、柳暗花明那种喜悦......这一切都在文辞渐丰之后便隐于纸背、功成身退。所以研究作品目录往往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心思所在,找到作品独具匠心的地方。最好是用思维导图记录这些思考分析。你会发现,书一下就读薄了。

    第三步:细品语言,把玩妙笔,颗粒归仓。这一步相当于吸收营养分子。具体点儿说就是随时随地记录金句,不要泛泛而读。到这一步作品才算把作品敲回零件状态,这些零件态的信息才既是作者的,也是你的。最好让这些零件相互关联,成为知识,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

    受教了,如果把这三步放到论文的写作中应该也是非常有效的。儿子就曾跟我说过,他的导师要求他们,在写论文之前必须找到二十篇相似或相关文章,并且要对这二十篇文章进行拆解、记录,提炼核心观点和精华。有了这些准备,方可拟订自己的研究方向。

    做学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bw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