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劝勉向善,这是朋友间应尽的责任。不过必须要“忠言相告,而且要善加引导”尽自己的忠爱之心,用委婉恰当的方法,让朋友听了就能接受,明白了就能改正,内心有所触动却不至于恼怒,这样才是最好的贵善。如果一上来就揭露他人的过恶,猛烈抨击,令他无地自容,他将会羞愧难堪,愤恨不已,到了这一步,即使他想放低自己听从劝告,恐怕也做不到了。这么做,就是在刺激人作恶啊。因此凡是攻击他人的短处,揭发他人的隐私,以此来博取正直名声的行为,都谈不上是责善。尽管我们不能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但如果有人用这种方式对待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凡是攻击我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我怎么可以不乐于接受而且心存感激呢?对于圣人之道,我目前尚未有什么心得,自己的学问也很粗浅,有愧于诸位学子跟随我在此学习,当我彻夜反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恶行都尚未断除,更何况是无心的过失呢?古人说:“待奉老师,既不能冒犯老师的尊严,也不能隐匿老师的过失。”如果偏颜颇地将此理解为不能对老师有所动谏,那就错了。劝谏老师的正确方法是,
言语直接却不至于冒犯他,言辞委婉又不至于隐晦不明。如果我是正确的,因为他人的劝谏,我可以确认我做对的地方;如果我是错误的,因为他人的动谏,我就可以改正我的过错。这就是教学相长啊。诸位学子的贵善,就从我开始吧!
劝人从善,牢记“六不”。
一、不揭人短处。
揭人短处甚至揭人伤疤很容易使对方一开始就从情感上抵触,根本听不进半句,起不到责善的作用。
二、不尽数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用宽容之心对待别人的过失。不能对别人的过失尽情数落。把别人的过错一个不漏地都说出来,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这是会遭人反感的。尽量从正面引导启发,促成他人自我悔悟。
三、不发生争吵
劝人从善应该态度诚恳,语气委婉,不要把责善变成了辩论甚至吵架。远离了责善的目的。
四、不过于粗暴
劝对方改正过失,要顾及体面,委婉表达。
五、不讲大道理
不以教育者自居,借题发挥,越讲越多,越讲越深,扯得太远。长篇累牍的大道理的说教效果不好。
六、 不啰嗦唠叨
话不在多而在精。响鼓不用重敲。劝人向善,点到即可,不要婆婆妈妈,喋喋不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