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久不见的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近半年来对我来说改变最大的是一类问题——“现实是/如果/你要的是……,那么,你要怎么办呢?”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得不面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把我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里,让我只得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考虑问题出在哪里。过去,我倾向于寻根问底,凡事会追究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执着乃至于“偏执”。事实上,这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在一次团队合作中,我担任队长,因分工问题、意见分歧和队友发生了争执,导致了关系的僵化,我也为此罪责自己、埋怨队友,每天都在想着“是我的责任吗?是因为我没有尽责所以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吗?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我做错了什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抑郁情绪持续了一个多月,原定任务也一再拖延,这个过程伤害了我的自尊。
很多情况下,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事关他人的、持续时间长的、涉及多方利益的事件往往很难经由个人的分析找到答案。爱问为什么的人,如果本身的责任感强、对自己要求严格,可能会陷入自我批评、评判他人的陷阱。在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中,发现了自己或他人身上的一个有一个不足,在“归因”之路上没完没了地走下去。然而这无益于改善局面。好比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你一直在对自己问为什么,心思百转千回,心里面有许多“应该”、隐性假设,每日愁苦,然而对方不会因此对你改观。因为找到了原因不等同于改善了现状,只有行动可以改变。
我近期最大的转变源于问自己“你要怎么办呢?”这得益于拆书帮RIA拆书法中A2“规划应用”的强化训练,也源于拆书学院梦想赋能班同学月君推荐的《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拆书法的练习催促我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ABCC选择法不断在纠正我的评判者状态,日久天长,我也逐渐拥有了“直面问题”的思维模式。
知易行难。我还要多问自己“你要怎么办呢?”在提问中挖掘问题的解决之道。解决问题比找到原因更关键、更高效。
例句
家庭类问题
家庭经济不足以支持你继续念书,你要怎么办?
父母可能几年内还是无法理解支持你的想法,你要怎么办?
父母年纪大了,未来5年需要你的经济支持和照顾,你要怎么办呢?
团队类问题
如果顶头上司和你特别不搭,你要和他长期合作,你要怎么办?
团队中的人拥有不同的自我定位和目标,存在意见分歧,你要怎么办呢?
个人类问题
工作和读书难以兼顾,总有先后,你要怎办?
剩余的复习时间不到两个月,如果你这一次考不上研,你要怎么办?
你想要5年内达到一线城市中等收入水平,你要怎么办?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