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侦探福尔摩斯或波罗,大概是家喻户晓(尤其前者),但说起科伦布,估计知道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大约是因为科伦布只出现在美国电视剧《科伦布》Columbo(中文翻译《神探科伦布》)中,而不像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文学作品那样,通过翻译传播到世界各地。我知道《科伦布》是刚来美国读书的时候,一堂英文课的作业是看一部早期德国电影Wings of Desire (中文翻译《柏林苍穹下》),然后写评论。当时老师特别介绍到其中一个角色皮特·福尔克(Peter Falk)就是侦破电视剧《科伦布》的主演。然而,虽然我那时就知道了《科伦布》这个电视剧的存在,但很久之后才有机会找来看,之后深感该剧的非凡。
电视剧《科伦布》一共69集,每一集都是一个单独的案件。经典传统的侦探悬疑故事一般都是先是案件发生,然后开始侦破,最终发现凶手。这个模式叫 whodunit(谁干的),其中由于罪犯的身份是一个谜,所以叫“悬疑”(mystery),读者或观众也会自然产生想知道“谜底”急切心情。电视剧《科伦布》却采纳了一种稍后发展出的侦探悬疑小说结构 - howcatchem(如何抓住凶手)。这种故事情节始于凶手作案,观众或读者一开始就知道“谁干的”,也知道“为什么”,即作案动机,所以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侦探如何抓住凶手的过程上。在《科伦布》中科伦布和凶手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精彩,而最后科伦布如何让凶手落网的方法和情景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科伦布》故事中的作案凶手一般都是上层社会的有钱人,他们很多都虚伪贪婪,且及其自负。相比之下,科伦布不修边幅,开一辆破车,行为冒昧,大多数时候被误认为是一个下层蓝领工。优越感强盛的凶手更是对科伦布不屑一顾,态度及其傲慢。然而智力卓越的科伦布往往顺水推舟,利用这些人的傲慢,巧妙地设下各种心理或物证圈套,请君入瓮,最后把凶手逼入死胡同,让其作茧自缚,束手待毙。
虽然该剧中大多数凶手都是虚伪傲慢的人,但也有不少作案者并非恶人,科伦布对他们的处理最后也不一样。在“Try and Catch Me”中科伦布甚至借一个演讲的机会说他相信在每一个罪犯心底深处都有善的一面。这种非黑白式的伦理态度在该剧的高智力特征和娱乐性上又增添了一层人性的深度。
和大多数其它优秀影视作品一样,该剧之非凡大概首先应该归功于编剧们。《科伦布》的编剧们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脑筋急转弯,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使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于情理。
皮特·福尔克把科伦布演得出神入化。他性格热情朴实,禀赋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似乎他本人就是为这个角色而生。虽然他还演过无数其它电影电视剧,但深入人心的角色非科伦布莫属。
《科伦布》电视剧数量上然不算最多,但上演时间很长,从7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前后30多年。荣获各种大奖,也在电视剧和悬疑侦探电视中排名前茅(注),实在当之无愧。
注:笔者很欣慰地发现在IMDB的侦破电视剧排名中《科伦布》荣获第一,BBC的《波罗》屈居第二)。https://www.imdb.com/list/ls05081639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