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短短三十多年,却是个名流名媛辈出的时代,他们大多出身名门,才华横溢,相貌出众,不仅是各大时尚社交场上的贵宾,更是官场政坛上的重要角色。即使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家儿女,展现出的也是现在的我们所缺失的独特,与众不同的气质。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们,气质普遍都那么好呢?
中华民国1912-1949,在这个政府、制度新旧交替的特殊年代里,频繁的外交带来的是国际化和国家本民族气质的互通,带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大交融,言论的高度自由,思潮的交替革新,尊重和平等被逐渐重视起来,开拓出别具风格的文化盛世。在这之前,即使是留过洋的人,依然是一副旧式学生的模样,长袍褂子加身,渗透出的是弱不禁风,任人宰割的模样。而处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的人们,所呈现出的,是我们至今都会去羡慕,去模仿的,书香的儒雅与时尚的摩登并存的气质,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从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他们懂得为自己发声,为自己呐喊,不愿成为外族奴隶,看国破家亡,而为自由奋斗、献身,能人贤士、文人墨客,纷纷投入其中,风气之傲骨,无人企及。
曾有幸看到过档案馆所展示的民国老照片,有照相馆留下的百姓照片,也有学校学生毕业时拍的合照,所见到的,男士们各个气宇轩昂,即使只是照片也能看出他们身姿挺拔,不说长相美丑,只说给人呈现出的感觉,精气神都是清清爽爽、积极向上。女士们呢,或婉约,或清冷,或美艳动人,不同的是,她们身上还有除这些女人味的另一种美,比如大气、浩瀚、独立和坚韧。
人文环境的大改变,带来的是让每个人对学问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读书,不仅可以改变人的前途,读书带来的改变,在民国人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旧时中国的封建思想,禁锢着女性们的种种,读书,是不被允许的,男子们学的也是私塾教授的四书五经。社会的进步,使富人子弟有了先行一步的机会,男丁们向海外各地求索学问,大家开始对民主有了新的认识,在追求民主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注重起对人的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平常人家女子被平等对待,去学堂求学、参加社团,出入公众场所,旧时在大多人眼中不正经的娱乐场所,歌舞会场,如上海的百乐门歌舞升平的暮暮朝朝,甚至戏院影院,这些地方都曾被定性为不正经人去的地方。
民国这一时代的包容度与接受度如此之大,能用平常心习以为常的接受着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挑战,以至于从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对长兄丈夫言听计从的弱小女子,一个个转变成这个时代独领风骚的人物。文学界奇才、叱诧商界的风云人物、报社与教育界德高望重的第一人以及在战争起义和政坛作出巨大贡献的烈士,出现了众多女子的身影。
饱读诗书给予了这些女子自信、独立与大气的性格特征,那么纯粹的信念,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是铸就了他们大多数人成功的因素。这个时代的人们能沉得下心,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与志同道合者一壶茶,一首诗,一篇文章便能推心置腹成毕生挚友。他们对梦想有追求,有明确而正面的信仰追求,愿意为自己的追求赴汤蹈火。
如果说民国女子展现的是不同的气质,那么民国志士们带来的便是不同的气度,与巾帼们相同的是,他们即使性格迥异,术业专攻各不相同,我们看到却是他们相同的风骨,高雅、以及热血激情,责任担当。他们纯真如赤子般,动荡时代里也不惧强权,他们超脱如置身世外,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
可见能抵御一切洪水猛兽的,是精神上的富足,精神的富足让人们的灵魂拥有高度思想与深刻内涵,而内在的,是不朽的,无法磨灭的,即使容颜老去,扎根在心底的会一直伴随人们一生。环境可以铸就人才,但更多的是人们的自我铸就,民国时期,文化氛围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战争纷乱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一颗信念坚定的心,也无法让自己沉淀升华。
民国的人们就像是诗经中的各个篇章,似风、似雅,让当今世人称颂,特殊年代里的特殊气质也是现在的我们学也学不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