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春秋》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还是合上吧,真读不懂。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啊。
反复读了两次,觉得此书确实有趣。因为都是故事,所以比起长篇大论的历史,《春秋》的可读性还是很强的。
而且这里面会讲故事的人,可真多。
《春秋》中最显眼的故事,各位在各个影视剧中也见过,就是: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就是郑庄公——寤生。
一个生下来由于脚先出来,被视为不祥征兆,于是他的关键词就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
克段,段是寤生的弟弟,亲弟弟,同母同父的弟弟。
段为人勇武,从小就是母亲武姜的小甜甜,武姜甚至给郑武公吹耳边风,要废了寤生,立段为继承人,这也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寤生和弟弟比射箭寤生的爸爸郑武公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立了大功,所以郑国一直都受到天子的特殊对待。
郑武公也喜欢小儿子,但是看寤生老实而仁爱,而且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还是寤生比较合适。于是他便在临终前将郑国托付给了大儿子寤生。
庄姜和段都很生气,可是没有办法。
庄姜为了帮小儿子夺权,恳求寤生将京邑送给段,(备注:京邑可是好大一块儿地,规模和当时郑国的都城新郑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臣们听了都得疯狂摇头不同意啊。
可是,寤生竟然同意了!!!
理由是: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就这样,段就出发去了京邑。从此武姜和儿子开始了远程通信。
段来到京邑,就开始秣马厉兵,预备杀进新郑,夺了哥哥的君位。
叔段,也称段有一次,段还派人刺杀寤生,
大臣们都说段这人,人品不行。
可是寤生竟然再次放人了!
你们肯定想说,寤生这哥哥行,能处。
但是寤生反手就是一个嘴巴子: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是他对弟弟结局的预言。
于是段膨胀了,预备去新郑杀哥哥,没想到他还没动手,哥哥先来了。
段惊慌失措,逃到鄢城,寤生追到鄢城。
段逃到共城,寤生就追到共城。
最后段无路可去,只得自杀。
这就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都是段的错吗?
确实,段嚣张跋扈,贪得无厌。
但是在我看来,寤生就像个韬光养晦的狡猾狐狸,而且明显寤生要比弟弟段聪明许多,手足相残,不留余地,寤生这人心思深。
所谓:游鱼贪食,钓者诱之;人人责鱼,我责钓者。
《春秋》用“郑伯克段于鄢”,丝毫不见两人关系之说,恐怕也有此意吧。
但是如果抛开权力争夺角度,从家庭情况来说,恐怕寤生也有对弟弟的嫉妒,母亲眼里只有弟弟,长期缺乏母爱的寤生也是可怜人。说他不教育弟弟,他又何曾得到过母亲的教诲呢?
读《春秋》,把它当成故事来读,或许它会显得更有趣一些。
读《春秋》的第一天,盘它!
风乎舞雩
建议搭配:《东周列国:春秋篇》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网友评论